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课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4-22 10: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根河市第一中学 张自明复习:声现象 要点考点聚焦 本课时涉及的考点有:声音的产生原因,声音的传播,声速及有关计算,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减弱和控制噪声的方法.
从中考命题看,上述考点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界 产生:物体振动 传播:介质速度:与介质有关形式:声波音调响度音色噪音及危害利用危害听声人耳构造知识框架听声途径传递信息 传递能量回声:0.1秒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
2、声音的传播需要 ,
3、它可以在 中传播,
不能传声。
4、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它有 。振动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声波能量5、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
6、声音在金属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空气中的要 。340m/s大基础诊断:声音的特征(声音的三要素)1、响度表示声音的 ,是由声源振动的 决定的。2、音调表示声音的 ,是由声源振动的 决定的。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发声体不同, 不同。强弱振幅高低频率音色令人厌烦的噪声噪声的危害人们用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为 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分贝(dB)0507090令人厌烦的噪声噪声的控制控制噪声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防止噪声的产生(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隔声、吸声和消声)(戴耳塞、头盔等)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 之间。 20~20000Hz频率比可听声高的声波叫 。
它具有 、 等特点,可用于 等。频率比可听声低的声波叫 。
监测与控制它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用来 。超声波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定位、导航、测距、清洗、碎石、次声波预报地震、台风、监测核爆炸B超次声武器 1.声音在空气、钢管、软木、水这四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小的是( )
    A.空气    B. 钢管
   C.软木    D.水 2.“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时,你往往根据说话声就可以判断出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具有不同的( )
  A.振幅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巩固练习:AD3.一般来说,大会堂的四周墙壁都作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是为了装饰 A4.人拍手后过1秒钟后才听到从对面墙壁反射的回声,这个人与墙壁的距离约是___________m.1705.人能看见蝙蝠在空中飞行,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的原因是(  )
A.蝙蝠发声响度小 B.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大
C.蝙蝠不会发声  D.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大小 6.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A.半导体 B.磁性物质
C.真空带 D.绝缘物质BC7.敲响一个音叉,则另一个音叉会弹起泡沫球,若把此装置在月球上进行,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泡沫塑料球_______像图示那样弹起(填“会”或“不会”)   不会1、关于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D实战演练:2、口技演员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乐音 A3、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主要是靠什么传播的:(1)耳朵贴在枕头上,可以听到放在枕头下机械手表的“滴嗒”声,是靠
传播的;(2)潜水员在水下听到岸边人的谈话声,是靠 传播的.枕头水4、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米/秒。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 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340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快,而且箭筒还可以起到共鸣箱的作用。5、当火车进站时,工人师傅总是用铁锤敲打火车轮上的部件,听其发出的声音,便分辨出部件间是否有松动,他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B6、在普遍房间中说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A.房间内无传声的介质?
B.房间的声音根本没有回声?
C.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小于0.1s
D.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大于0.1s C7、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 老黄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嗡嗡声从声音的三个特性进行比较,老黄牛发出的声音____大,蚊子发出的声音_____高.
响度音色响度音调物体(钟)振动产生声音(钟声)8、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


(写出两点)
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判断是钟声9、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
(2) 。
振动物体发声时振幅越大,响度越大10、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______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 500 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3 000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月亮与地球之间是真空,所以不能用此方法来测月地之间的距离知识拓展1.用水壶向暖水瓶里灌开水,凭声音就可以知道暖水瓶是否将要灌满了,这是根据( )
A.声音响度的变化觉察的?
B.声音音调的变化觉察的?
C.声音音色的变化觉察的?
D.声源振动振幅的变化觉察的B这是根据声音音调的变化觉察的.灌水的时候,瓶里的空气受到振动,发出声音,这部分空气就是声源.开始的时候里边的空气多,空气柱长,它振动起来比较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也就低,水越灌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了,振动越来越快,即振动频率高,音调也变高了 2、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
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
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D3.医生常用叩诊术来检查胸腹内器官是否正常(如图1一2所示),脏器不正常与正常的叩诊声音是不同的.有趣的是300多年前,一个奥地利人用敲击酒桶的方法来判断桶中酒的多少(如图1一3所示).上述实例中都是根据声音的哪一个共同特征来判断的?( )
A. 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A4、新年联欢会上,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A5. 图1一6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6、如图所示,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


玻璃罩内仍有空气,
没形成真空状态7.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D.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D谢谢欢迎指导再见!耳的结构人耳听到声音的途径:音色 不同,声波 的波 形也 不同噪声的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