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一、选择题
1.下表是某个国家发展示意图,图表中④政权的名称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2.右图是查士丁尼像,他是哪个帝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 )
A.拜占庭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波斯帝国
3.德国著名学者耶林在谈到罗马时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下列不属于罗马“法律”的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
C.《法理概要》
D.《新法典》
4.534—565年,查士丁尼又发布了168条敕令来对三部法典进行补充。在他死后,法学家将这些新的敕令汇编颁行,称之为 ( )
A.《查士丁尼法典》
B.《法学汇纂》
C.《法理概要》
D.《新法典》
5.《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在于( )
A.宣扬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强调法律在和平时期的作用
C.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
D.利用法律维护统治
6.十字军东征历时将近200年,共进行了8次东征,动员总人数达200多万人,它以捍卫宗教、解放圣地为口号,实际上是( )
A.宣扬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掠夺东方的财富
C.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
D.维护拜占庭帝国的地位
7.拜占庭曾经是世界上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阿拉伯人的威胁,奠定了“西方文明的保护神”。最终灭掉它的是( )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罗马帝国
8.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 ②市民文化丰富 ③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 ④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典编纂委员会,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除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各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
材料二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民法大全》在世界法学史上的地位。
(2)材料二中“一个古老的国度”指什么?“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它保存了什么?
(3)根据材料二,指出拜占庭帝国衰落的主要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命运给我们什么启示。
1.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首都在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庭,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
2.A
3.B [解析]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加强法制建设,颁布了《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法典。
4.D
5.D [解析] 题干的关键信息是“法律”“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是维护统治。
6.B [解析] 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拜占庭皇帝不得不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早就垂涎东方土地和财富的西欧封建主组建了十字军。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7.B 8.C
9.(1)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2)罗马帝国。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或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经典)。
(3)封闭保守,故步自封,缺乏创新。
(4)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或不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要学习和吸取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实行对外开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