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动荡的春秋时期
公元前 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公元前 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 770年公元前 476年公元前 221年周平王建立东周小知识:
“春秋”源自于孔子整理修订的鲁国编年体史书《春秋》。
由于《春秋》记载的历史时期与东周前期历史发展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就把东周前期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一、春秋之“变”—— 经济发展 牺 尊 春秋?晚期 1.农业耕作技术:牛耕出现
“宗庙之牺,
为畎亩(quǎn 田间,田地)之勤。”
——《国语 · 晋语》 一、春秋之“变”—— 经济发展 1.农业 性能优越,更加锐利、耐用;一、春秋之“变”—— 经济发展生产工具 成本低廉,便于广泛的使用; 铁制农具出现 1.农业生产工具改进
——铁制农具使用耕作方法改进
——牛耕的使用推动农业
发展一、春秋之“变”—— 经济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1.农业2.手工业 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tuó 皮制的风囊)装炭,金铁乃濡(熔化铁液)。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耶……
——《吴越春秋 · 阖闾内传》一、春秋之“变”—— 经济发展春秋以后,青铜器型突破商周厚重的传统,开始向轻薄灵便和工整细腻的方向发展。莲鹤方壶
春秋?晚期
高:122cm
宽:54cm
重:64kg
现藏:故宫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2.手工业 1.农业2.手工业3.商业一、春秋之“变”—— 经济发展耸肩尖足空首布(甘丹)
春秋 晋
高:14厘米
重量:34.7克
现藏于国家博物馆“安阳之大刀”
春秋 齐
高:18.5厘米
重量:42.5克
现藏于国家博物馆3.商业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史记 · 周本纪》春秋之“变”王室衰微二、春秋之“变”—— 王室衰微去垦荒啦! 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步瓦解 二、春秋之“变”—— 王室衰微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 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方约千里的土地兵力 土地名称 周王室直接管辖地区仅在洛邑一带逐渐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了 西周 春秋时期 春秋之“变”王室衰微 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步瓦解 周王室统治力大减 周王室财政陷入困境 “武氏子来(鲁)求赙(fù 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王未葬也。”
——《左氏春秋·隐公三年》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 · 周本纪》春秋之“变”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二、春秋之“变”——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春秋首霸春秋首霸二、春秋之“变”——王室衰微、诸侯争霸齐桓(huán )公春秋争霸形势图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吕氏,姓姜名小白。 二、春秋之“变”——王室衰微、诸侯争霸“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史记·管晏列传》 “ 齐桓公为何能最先称霸?二、春秋之“变”——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 齐桓公楚庄王周天子晋文公秦穆公越王勾践吴王夫差春秋霸主二、春秋之“变”——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教育部审定 七年级 | 上册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人民生活困苦。春秋之“变”二、春秋之“变”——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你能从材料中看出春秋时期是怎样的局面? 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大。 春秋初,大小诸侯国有一百四十余,经过三百年的兼并和战争,到春秋末只剩下了秦、楚、齐、燕……等十几个大国、强国。
——《文物春秋战国史》二、春秋之“变”——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时期诸侯国数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之“变”春秋时期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
——《史记·齐太公世家》 重耳出亡到狄,狄人给他很好的礼遇,并将季隗(kuí)嫁给重耳。
——《文物春秋战国史》 战争 联姻春秋时在民族关系方面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齐桓公)把山戎的冬葱和胡豆引进中原......
——《文物春秋战国史》 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争霸战争的影响:1、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人民生活困苦。3、有利于民族交流与融合。2、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大。二、春秋之“变”——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铁制农具使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发展一、春秋之“变”—— 经济发展二、春秋之“变”——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乱 动荡 发展 交融 小结 1.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作用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争霸 B.百家争鸣
C.商鞅变法 D.铁器与牛耕
3.《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A.耜耕 B.牛耕 C.耧车 D.机耕
4.下列历史人物,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后来成为春秋霸主的是
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秦孝公
5.2014年5月6日,为期一周的安徽省颍上县第九届管子文化旅游节开幕。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被称为“春秋第一相”。他辅佐下列哪为诸侯成为春秋首霸
A.秦孝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6.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最主要的是因为
A.分封制的推行 B.百家争鸣的活跃
C.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 D.合纵连横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