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3. 能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纬线
4. 掌握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特点
5. 能在地球仪上找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6. 能判断地球上任意地点的东西半球位置和南北半球位置
7. 知道经纬网,并了解经纬网的用途
8. 能判读经纬网,并描述地球上任意地点的经纬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比较、归纳和列表,理解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特点
2.运用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理解并判读经纬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前人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
2.意识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从肤浅的、主观的、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到深入的、客观的、理性的认识
3.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通过比较、归纳和列表,理解掌握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特点
2.能在地球仪上找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能判断地球上任意地点的东西半球位置和南北半球位置
4.能判读经纬网,并描述地球上任意地点的经纬度
5.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难点
1.通过比较、归纳和列表,理解掌握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特点
2.能判断地球上任意地点的东西半球位置和南北半球位置
3.能判读经纬网,并描述地球上任意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晴朗的白天,我们可以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一个明亮的圆盘。但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呢?我们自己却看不见。虽然大家在小学就已经知道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我们人类认识到地球形状却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索我们所生活的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二、《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师要求:请大家翻开书p2,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看书,然后回答)
教师总结:①天圆地方→②天如斗笠,地如覆盘→③球体
教师提问:地球是一个球体,首先被证实的是什么事件?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
教师要求:请大家默看阅读材料:《麦哲伦船对的环球航行》
教师提问:除了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之外,还有没有其它事例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
(学生思考或讨论,然后发言)
教师总结:
证据1.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如果地面是平的,则桅杆和船身总是同时看到。
证据2.月偏食的照片。当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太阳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球表面上。通过月球表面上地球的影子可以看出地球是球形。
证据3.登高望海。站得越高,望得越远。
证据4.最科学最直观的方法:地球卫星照片。
证据5.……
教师提问: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经历了由片面认识到猜想到实践,由错误认识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代价。对此,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1.感受到前人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
2.意识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从肤浅的、主观的、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到深入的、客观的、理性的认识。
3.树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态度。
教师提问:我们已经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地球到底是一个多大的球体呢?请大家看书p5。
(学生看书后回答)
教师总结: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km,最大周长40000km,表面积5.1亿km2。
教师讲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队地球的测量越来越精确。现在我们知道,地球并不是一个标准的球体,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大约长21km,而北极半径比南极半径大约长40m。
三、《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教师过渡:地球上有哪些国家,哪些城市,哪些河流,哪些海洋,它们分别在地球上的什么位置等等,我们很想知道。但是地球太大,无法看到它的全貌。什么东西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地球仪。
(学生观察地球仪)
教师讲述: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符号、不同的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和名称等。
教师提问:
1.在地球仪上,蓝色表示。
2.蓝色越深,表示。
3.绿色表示。
4.▲表示。
(这些知识我们将在第三深入学习)
四、《经线和纬线》
教师要求:仔细观察地球仪,我们可以看到地球仪上有很多很多的线。这些线就是??????????? 。请大家看书p5,图1.7,找到经线和纬线的定义,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地球仪上有两极,分别是?????????????????? 。
2、根据经线的定义可以知道,经线的形状是。
3、根据纬线的定义可以知道,纬线的形状是。
4、根据经线的定义,可以知道,经线与纬线相交的角度一定是。
5、你能不能数清经线的条数和纬线的条数?
6、不同经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7、不同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8、经线连接南极和北极,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学生看书,思考,讨论)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地球的大小,证明了地球的形状,了解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曲折而漫长的认识过程,初步认识了地球仪,理解了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对于经线和纬线,还有更加重要、更加有用的知识,我们将在下节课学习。
六、课堂练习
课后反思
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课时)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②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①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②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①东西半球划分。
②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学习准备
教学地球仪、学生地球仪、
学习过程:
一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认识纬线和经线
1、读教材图1.7(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同学先小组交流,推荐发言人回答下列问题。
①纬线的特点,经线的特点。
②认识地轴、南极、北极。
2、地球真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
3、读教材图1.10(地球仪上的经线)和教材图1.11(地球仪上的纬线),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
②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
③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④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30°、6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
4、读教材图1.12和图1.13,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
①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②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5、结合地球仪,完成下列问题:
①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
②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③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
④完成教材中的第8页“活动”中第二问题,问:小明能否找到夏令营地点?为什么?
⑤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
⑥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
长度的分布
? 标度的范围
? 度数的变化规律
?经纬度的表示法
? 地球半球的界线
? 数量特征
? (二)、利用经纬网定位
1、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确切地理位置?
2、读教材图1.14(经纬网),在图上选出经纬网的交点a、b、c点。读出a、b、c点的经纬度数。
3、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如果有一航行的轮船在茫茫的大海中遇难,你怎样能准确地报出遇难轮船的位置,而及时地救援?
4、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
5、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找出下列事件的发生地。
a.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s、150°w。
b.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n、125.3°e。
6、①讨论,填出下表:最后互相对答案。
经纬度数
?判断东西半球
?判断南北半球
?30°e、20°n ,120°w、30°s , 10°w、87°n ,160°e、45°s
? ②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纽约、伦敦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经纬线度数。
二、课堂小结
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三、诊断评价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线总共有360条???????? b.纬线总共有180条
c.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d.经线和纬线都是斜交的
2.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邻的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
b.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c.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前走,最后能回到出发的地点
d.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任何一条经线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3.关于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相交的整圆
d.任何一条纬线圈,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4.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90°纬线
②赤道是划分经度的起点线,是0°经线
③赤道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
④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这样在南北极点各有(??? )
a.一个方向??? b.两个方向??? c.三个方向??? d.四个方向
6.关于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正确说法是(??? )
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愈来愈大
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180°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90°
7.表示东经的代号是(??? )
a.e???? b.w???? c.n???? d.s
8.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0°经线和180°经线???? b.20°e,160°w
c.0°经线和0°纬线????? d.20°w,160°e
9.中纬度是指(??? )
a.0°~30°?? b.23.5°~66.5°? c.30°~60°?? d.60°~90°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内容: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上的纬线、纬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纬线的一般特点2、知道南北半球的划分。能力目标 熟练地在经纬网图上确定地球上某点的纬度位置,初步建立南北半球空间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有关地球仪知识,为学生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重点和难点1、了解纬线的一般特点2、知道南北半球的划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在经纬仪上标示纬线、纬度。学生准备:学生自制的纬线仪。教学过程内容提纲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或训练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地球是是巨大的球体,我们在地球上不可能看到地球的全貌,而我们在研究地球时经常要观察地球,那么怎样才能让人们很方便地看到地球上的各个地区呢?
向学生展示地球仪。三、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可以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和名称。提问:地球仪是如何展示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的呢?观察地球仪,并解释地球上的地理事物是如何在地球上表示出来的。 地球仪是将地球及其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模型。提问:地球仪和真实的地球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 地球仪上的城市、河流等地理事物的符号与真实原貌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地球仪上的主要符号,并找出它们与真实事物间的关系。认识地球仪上的主要符号的意义。(一)、纬线和纬度、纬线:沿东西方向绕地球仪一周的线。
①形状:圆;
②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在地球仪上示意纬线,同时讲述纬线的含义。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地球仪上的纬线,分别说出纬线的形状特点、指示方向。 2、纬度的确定讲述:赤道为0度,以赤道为起点,向南、向北分别为南纬与北纬,两极为南北纬90°。填图:标注《填充图册》p.3的经纬仪图(二)上的纬度。3、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在地球仪上找出能够在南北之间平分地球的纬线。四、利用经纬网定位设计训练:①由经纬度查找地点:(117°e,39°n);(123°w,49°n);(151°e,32°s)。
②给出地图上的一些地名,学生读出它们各自的经纬度:上海、伦敦、纽约、北京等。
分小组读图。教后感:1、对纬线特点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在绘制过程中,自己分析总结得出,不要直接给予现成的结论让学生硬记。
1、 纬度度数的标示尽量指导学生通过计算确定。
板书设计:三、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一)、纬线和纬度:
1、沿东西方向绕地球仪一周的线。
①形状:圆;
2、纬线的特点 ②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
3、纬度的确定
2、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人类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认识过程,体现着人类认识自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科学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因而教育学生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发展。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和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观念。
[知识和能力]
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本初子午线。
3.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4.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教学重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3.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4.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
1.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判读。
2.东西半球的划分。
3.借助经纬度及经纬网知识,使学生对空间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去电影院根据票上的“排”和“座”就能准确地找到座位。那么,要在地球仪、地图上、地球上准确找到某地的位置,该怎么找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地球仪指出:地球仪上虽然没有“排”和“座”,但有经线和纬线,它们就相当于电影票上的“排”和“座”,这样就能准确找到某地的位置了。
[讲授新课]
学生自学
让学生翻开课本p8,阅读课文和观察图1.4“经纬网”,了解经纬网的含义,知道经纬网的作用。
多媒体画面17
阅读下面两幅经纬网图和甲、乙两地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甲: 2001年3月23日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安全坠入44.4°s、150°w。
乙:今天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n、125.3°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1.甲地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____(a、b),应该如何表述?
2.乙地的位置在___________纬___________度、________经_________度。
3.a、b分别属于哪个半球?
a:_________________半球、_________________半球。
b:_________________半球、_________________半球。
引导分析
在学生议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甲地所在的两条经纬线,用手指住交点,教师指住图上的b点说明:b点的地理位置在44.4°s和150°w的交点上。强调要用两个数值来表述。如a的地理位置在28°n、125.3°e。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判断半球位置的问题。a点→28°n→北半球;b点→44.4°s→南半球。概括为南北半球看纬度——“北北”“南南”。a点→125.3°e→东半球;b点→150°w→西半球,概括为东西半球看经度——在20°w→160°e范围内为东半球,在160°→20°w范围内为西半球。
多媒体画面18
在地球仪上,按下表中列出的经纬度,找出该经纬度附近的一座大城市的名称,或者按表中的地名,找出该地点的大致经纬度。
117°e 39°n 天津 上海 121°e 31°n
?123°w 49°n (温哥华) 伦敦 (0°) (52°n)
?151°e 32°s (悉尼) 纽约 (75°w) (41°n)
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查找、填表,并引导学生观察城市这类地理事物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表示出来是点。
教师点拨
评价学生完成的情况后,点击出表中括号内的正确答案,并强调对于点状地理事物,如城市、山峰等的位置,必须要用所在的纬度和经度两个数值来共同确定。对于面状事物,如国家、平原等的范围,须用两条纬线和两条经线及其度数四个数值来确定。教师可用学校所在省或地区的范围作实例,给学生说明其表示的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同桌2人为一组,看课本p8活动2。一个扮演杰克寄信,一个扮演小明收信。看看小明能否找到信中所说的地方,差错出在哪?如果小明想去找杰克,在哪几个地方才有可能找到杰克?
教师点拨
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评价后强调:用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时需要切记,经度必须说清是东经还是西经;纬度必须说清是北纬还是南纬,不能只写度数,否则,就不能确定某地的位置。
定位游戏
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定位游戏,加深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在游戏中练习利用经纬网定位。
1.游戏的准备。教师根据学生的座位在黑板上画出经纬网图(如右图),使学生明确每一排是哪一条纬线,每一行是哪一条经线,先让学生对照经纬网图确定自己的位置,然后再观察其他同学的位置。
2.游戏的方法。“定位站人”,如图上定出a点,那么,第三排、第三行的同学就站起来说出自己的位置(20°n,10°e)。“站人定位”,如第6排、第5行的同学说出自己的位置(10°s,10°w)。那么,让其上来描出b点。
3.游戏的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说位置比赛、描位置比赛、说描结合,自说他描接力赛等等多种形式的游戏练习。还可以让说错或描错的同学表演一个节目活跃课堂气氛。
多媒体画面19
做一做
根据下列经纬网略网,回答问题。
?
1.图中下列各点的经纬度是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各点位于东半球的有___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有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的有___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有_______________。
4.a点在e点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b点在e点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f点在c点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f点在d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
5.a点在b点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b点在a点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c点在d点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d点在c点的_______________方向。
反馈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互问互答,讨论交流,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准确。并给学生说明图2中放射状的直线是经线,弧线是纬线,提示学生注意东西经的辨别。
评价点拨
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后边补充点拨,边鼠标点击出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1.a(92°e,32°s)? b(100°e,36°s)? c(170°e,40°n)? d(170°w,20°n)
2.aeb? cfd????? 3.cfd? aeb???? 4.正北?? 正东?? 正南?? 正西??
5.西北?? 东南?? 西北?? 东南
[课堂小结]? 同学们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用途广泛,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