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1.东汉的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 )
A.前202年 刘邦 B.前199年 刘彻
C.25年 刘秀 D.221年 刘备2.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 ②统治者调整政策
③社会局面稳定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3. 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政权,在位30余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历史上称为( )
A.休养生息 B.统一六国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4. 通过“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负,减少行政开支”而减轻了农民负担的皇帝是( )
A.光武帝 B.汉宣帝 C.汉明帝 D.汉高祖
5.东汉前期出现的治世局面是( )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开皇之治” D.“贞观之治”
6.下列对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特点表述比较确切的是(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7. 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 )
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
B.东汉争夺帝位斗争激烈
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
D.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8.导致黄巾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外戚宦官专权,政治黑暗 B.自然灾害频发
C.统治者“改制”失败 D.民族矛盾尖锐
9.下列起义属于东汉末年的是( )A.大泽乡起义 B.武昌起义
C.绿林赤眉起义 D.黄巾起义10.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 B.初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C.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
11. “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后来不必可轻!”这首民谣反映了( )
A.当时人民的愤怒情绪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B.当时统治者对人民的蔑视和仇恨
C.当时人民的彷徨和苦难
D.当时统治者害怕人民起义的畏惧情绪
12.下列说法不是东汉灭亡原因的是( )A.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 B.地方势力的膨胀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王莽施政的危害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光武帝刘秀在刘邦开创的西汉王朝灭亡以后,利用农民起义的力量重建了汉政权,历史上称为“东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刘邦在西汉建国初期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哪些主要内容?
(2)刘秀在东汉建国初期采取的政策与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有什么相同的内容?
(3)刘邦和刘秀的措施分别为哪个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