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右图所示壁画反映的是( )
A.佛教的传入
B.张骞出使西域
C.西汉诸侯王把封地分给其子弟
D.丝绸之路上跋涉的商队
2.有一句广告词:“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为丝绸成为“中国名片”作出最大贡献的人物是 ( )
A.张骞 B.卫青 C.霍去病 D.董仲舒
3. 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A.引进果树品种 B.推动经济交流
C.加强友好交往 D.寻求军事联盟
4.在汉代把 “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区称为( )A.关西 B.新疆 C.西域 D.西藏
5.如果我们沿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重走丝绸之路,我们应该从哪个省(自治区)出发( )
A.陕西 B.甘肃 C.宁夏 D.新疆6.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共同点是 ( )
A.都与匈奴有关 B.都是为了联络大月氏
C.都是为了加强与西域的友好交往 D.都从此加强了内地与西域的联系
7.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为( )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前60年 D.公元73年
8.某导演在拍摄电视剧《张骞》时,其中有一场戏是“公元前138年张骞拜别汉武帝”,以下道具不适合出现在该场面中的是( )
9.西域各国与西汉王朝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C.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D.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10.与陆上丝绸之路同样有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于 ( )
A.汉武帝以后 B.汉文帝以后
C.汉景帝以后 D.汉明帝以后
11. 下列关于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 )
A.最初开通于唐朝 B.起点在洛阳
C.中转站是大秦 D.张骞是功臣
12.为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和商旅往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 )
A.西域都护 B.太尉 C.刺史 D.御史大夫
13. “丝绸之路”是 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 B.朝鲜派遣大批使节来中国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奇珍异宝不断输入中原
14.“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这段诙谐有趣的话所反映的史实是( )
A.通西域 B.通南美洲 C.通北美洲 D.通非洲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是陕西省城固县建成的再现张骞出使西域艰难历程的大型雕塑。雕塑工程……以三个部分展现了张骞受汉武帝指派,十几年内两次出使西域的艰难历程。
材料二 在一次公祭张骞的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网友汇聚城固县张骞纪念馆,在身着汉朝服装的司仪主持下,所有人员按照13纵队的方阵排列……活动的发起人“楚汉”(网名)恭读祭文……这次活动的意义在于激发民众的觉悟,“复兴张骞精神,重振奋发民风”。
材料三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10月,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请回答:
(1)城固县正在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根据材料一,如果你是导游,请你向游客介绍一下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
(2)材料二中的网友们为什么“按照13纵队的方阵排列”?假如你是“楚汉”,你将如何在祭文中总结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今天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4)“复兴张骞精神”,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张骞的什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