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时同步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时同步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8-28 20:0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2小题)
1.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脂是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B.蔗糖和葡萄糖都是单糖
C.纤维素是木材和棉花的主要成分
D.胆固醇属于脂质
【答案】B
【解析】磷脂是组成膜结构的重要成分;纤维素是组成木材和棉花的主要成分;胆固醇属于脂质;蔗糖是由果糖和葡萄糖组成的二糖。
2.蔗糖是一种常见的二糖,下列与蔗糖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蔗糖必须水解为单糖,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
B.缺乏淀粉分支酶的豌豆中蔗糖的含量较高
C.植物细胞内合成蔗糖时需ATP水解为其供能
D.蔗糖及其水解产物均不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答案】D
物葡萄糖与果糖均属于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D项错误。
3.如图为某生物体内某项生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示意图。
如果甲代表二糖,则甲、乙和丙分别代表
A.蔗糖、葡萄糖、果糖
B.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
C.蔗糖、葡萄糖、葡萄糖
D.麦芽糖、葡萄糖、果糖
【答案】B
【解析】题中指出甲代表二糖,其水解产物乙和丙的分子结构完全相同,所以表示的是相同的单糖。而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脱水缩合形成的,其水解形成的单糖的结构是不相同的。
4.人的大脑20%~30%由磷脂构成,所以多食富含磷脂的食物(比如大豆)有较好的保健功能。人体内磷脂的重要生理作用是
A.细胞内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B.氧化分解为机体提供能量
C.合成维生素D和油脂的原料
D.有利于脂溶性物质的吸收
【答案】A
【解析】磷脂的重要生理作用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一般磷脂不能为机体提供能量。
5.下列有关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不易溶于水,纤维素不溶于水
B.淀粉含有能量,纤维素不含有能量
C.淀粉可以被降解,纤维素不能被降解
D.淀粉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纤维素仅含葡萄糖
【答案】A
【解析】淀粉不易溶于水,纤维素不溶于水,都含有能量,都可以被降解,单体都是葡萄糖,选A。
6.在人体中,既属于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的物质是
A.磷脂 B.胆固醇
C.脂肪 D.维生素
【答案】B
【解析】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有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而胆固醇又可以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7.如图为苹果成熟期有机物质含量的变化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的五种有机物质中最可能含有S的是酶
B.每个月采集苹果制备样液,用斐林试剂检测,则10月的样液砖红色最深
C.图中的酶最有可能是淀粉酶,在该酶的作用下,苹果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小
D.图中五种有机物质中属于单糖的是果糖、葡萄糖
【答案】C
中的酶最可能是淀粉酶。在淀粉酶的催化下,大分子的淀粉发生水解,致使苹果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大,C错误。图中的果糖、蔗糖、葡萄糖、淀粉均为糖类,其中属于单糖的是果糖、葡萄糖,D正确。
8.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下列各种糖类物质中,既存在于动物细胞中,又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是
①葡萄糖 ②脱氧核糖 ③糖原 ④乳糖 ⑤半乳糖
⑥麦芽糖 ⑦核糖 ⑧淀粉
A.①②⑦ B.②⑦
C.③④⑥⑧ D.①②⑤⑦
【答案】A
【解析】糖原和乳糖分别属于动物多糖和二糖,而半乳糖是合成乳糖的原料;麦芽糖和淀粉分别属于植物的二糖和多糖;只有葡萄糖、脱氧核糖和核糖是动植物共有的。
9.小李在进行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时,向待测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III染液。结果样液被染成橘黄色,说明样液中存在
A.还原糖 B.脂肪
C.蛋白质 D.DNA
【答案】B
【解析】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液染成红色。B正确。
10.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的是
A.麦芽糖 B.核糖
C.葡萄糖 D.淀粉
【答案】C
【解析】葡萄糖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
11.下表是动植物体内常见的糖类物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类别
主要糖类举例
单糖
葡萄糖(C6H12O6)、核糖(C5H10O5)、脱氧核糖(C5H10O4)、果糖、半乳糖等
二糖
蔗糖、麦芽糖、乳糖等
多糖
淀粉、纤维素、糖原等
A.植物体内特有的糖是葡萄糖、蔗糖、麦芽糖
B.二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
C.淀粉、纤维素、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D.核糖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答案】A
【解析】植物体内特有的糖是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二糖是由两分子单糖(C6H12O6 ) 聚合而成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淀粉、纤维素、糖原都是多糖,由葡萄糖聚合而成;核糖主要构成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12.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有机物及其相关知识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化合物
检测试剂
颜色反应
实验操作
组成单位
A
多肽
双缩脲试剂
紫色
水浴加热
氨基酸
B
麦芽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
水浴加热
葡萄糖
C
淀粉
碘液
蓝色
水浴加热
葡萄糖
D
脂肪
苏丹Ⅳ染液
橘黄色
显微镜观察
甘油和脂肪酸
【答案】B
【解析】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多肽不需要水浴加热,A错误;淀粉与碘液在常温下即可出现颜色反应,C错误;脂肪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D错误。
二、非选择题(3小题)
13.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速率几乎可降至0),能耐受-271 ℃的冰冻数小时,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根据上述资料,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请设计一实验方案,用于探究海藻糖是否能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操作时只要定性即可)
(1)实验材料:
①用于实验的细胞:取同一动物个体的组织或器官,经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大量不含有海藻糖的细胞;
②本实验所需要的其他材料和用品。
(2)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甲组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______,乙组细胞的培养液中不加;
③将上述细胞培养液在______条件下培养数小时;
④观察并记录两组细胞的生活状况。
(3)实验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若甲组细胞均生活良好,乙组细胞均(或绝大部分)死亡,则说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甲、乙两组细胞均死亡,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①将培养的适量动物细胞等分为甲、乙两组
②海藻糖
③-271℃
(3)①海藻糖确实能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
②海藻糖不能保护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因低温而损伤
14.分析图甲和图乙,图甲中A、B、C代表物质单体,图乙中①②③④表示物质合成或分解、转化的途径,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图甲A、B、C代表的单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具体名称),属于还原性二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在血糖浓度过高时,会通过图乙中________(填图中标号)途径合成多糖。
(3)肝糖原在适宜条件下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吗?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4)北京填鸭育肥利用的是图乙中________(填图中标号)过程。
【答案】(1)葡萄糖 果糖 半乳糖 麦芽糖、乳糖
(2)①②
(3)不能 肝糖原属于非还原糖
(4)④
【解析】(1)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所以A为葡萄糖,蔗糖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组成,所以B为果糖;乳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组成,所以C为半乳糖;麦芽糖、乳糖属于还原性二糖。(2)血糖浓度过高时,会通过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来降低血糖浓度,图中的①和②可表示这一过程。(3)肝糖原属于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4)在动物体内糖类过多时,可以转化为脂肪。
15.下图表示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据图回答:
(1)A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还原性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参与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组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是由2分子的A脱水缩合形成的,则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加入新配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50~65 ℃水浴中加热2 min,会出现砖红色沉淀;在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的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是由大量的A脱水缩合形成的,则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人和动物的肝脏中存在的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马铃薯块茎中,B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参与构成高等植物细胞壁的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单糖 葡萄糖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2)二糖 蔗糖 麦芽糖 麦芽糖 斐林试剂 乳糖
(3)多糖 糖原 淀粉 纤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