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课时课件+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课时课件+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8-29 09:09:53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这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设计的实践探索》(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一书的配套课件,这本书的形成历时十余年,是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的积累,以“把每一节课当作礼物送给学生”作为设计追求!
购书可与作者联系,QQ:871003695;手机/微信:13990810599。
书到付款。
大到宇宙中的星体,小到用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因此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有助于我们了解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使人类的生活得以提高。下面我们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新知导入
【实验1-1(1)】
操作: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
现象:
液态水沸腾,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片又凝结为液态的水。
物质的变化
新知讲解
【实验1-1(2)】
操作:
取少量胆矾(又叫蓝矾,硫酸铜晶体)放在研钵内,用研杵研碎。
现象: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蓝色粉末。
【实验1-1(3)】
操作:
1.把少量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放入2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直到变成澄清的溶液。
2.再向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在两支试管中都有蓝色沉淀生成,溶液颜色变浅,最后变为无色。
新知讲解
【实验1-1(4)】
操作:
1.把少量石灰石放在干燥的试管里。
2.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
现象:
1.试管内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2.大理石逐渐变小。
3.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新知讲解
一、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二、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
三、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想一想
新知讲解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2) 块状的胆矾 粉末状的胆矾
(3)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
(4) 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等 二氧化碳气体等
试管中的水沸腾并逐渐减少,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蓝色粉末
溶液中有蓝色沉淀出现
试管内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大理石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新知讲解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新知讲解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物质变化的类型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发光发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发光发热,在这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而电灯通电时也发光发热,在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产生气体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受热至沸腾时会产生大量气泡,是物理变化。变色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氧气液化时变成淡蓝色。所以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唯一根据。
注意
新知讲解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新知讲解
【讨论】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为什么说蜡烛燃烧时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新知讲解
1.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钢铁生锈
牛奶变酸
溶洞钟乳石的形成
燃烧
节日焰火
巩固提升
⑴煤燃烧
⑵焚烧垃圾
⑶木棍折断
⑷铁制成铁锅
⑸把纸一撕两半
⑹猪肉变臭
下列变化是什么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⑺钢铁融化
⑻裁剪衣物
⑼苹果一切两半
⑽苹果腐烂
⑾山体滑坡
巩固提升
3.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4.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D
C
巩固提升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共17张PPT)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二课时)
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这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设计的实践探索》(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一书的配套课件,这本书的形成历时十余年,是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的积累,以“把每一节课当作礼物送给学生”作为设计追求!
购书可与作者联系,QQ:871003695;手机/微信:13990810599。
书到付款。
物质会发生一些变化,本质上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
新知导入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如物质的可燃性、稳定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
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新知讲解
【实验1-2】
实验步骤:
1.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
2.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
3.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慢慢地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现象:
2.燃着的木条在氧气瓶中燃烧得更加剧烈。
3.燃烧的木条在二氧化碳瓶中熄灭。
1.它们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新知讲解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并将你的看法与同学交流。
【讨论】
新知讲解
色 态 味
无色、无味的气体 能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
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区分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的方法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燃得更旺,集气瓶内是氧气(O2) ;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集气瓶内是二氧化碳(CO2) 。
氧气
(O2)
二氧化碳
(CO2)
新知讲解
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而变化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叙述物质的性质往往用“能”、“难”、“易”、“不易”、“会”、“可”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词语。
新知讲解
性质 变化
汽油可燃烧 汽油燃烧
木柴能燃烧 木柴燃烧
铁在空气中易生锈 铁在空气中生锈
胆矾溶液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汽油易挥发 汽油挥发
新知讲解
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
A是化学性质,B是物理性质,C是化学变化,D是物理性质,E是物理变化
新知讲解
性质和变化的联系
性 质
决 定
变 化
反 映
例: 汽油可燃烧 汽油燃烧;
汽油易挥发 汽油挥发。
决定
反映
决定
反映
新知讲解
1. 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较好的纯金属之一。①呈紫红色光泽;②熔点为1 083.4 ℃;③沸点为2 567 ℃;④密度8.9 g/cm3;⑤具有很好的延展性;⑥导电、导热性较好,但含杂质时则导电性大受影响;⑦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⑧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物质,俗称铜绿;⑨高温时可被氧化,生成一层黑色氧化铜。阅读完这段话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铜的物理性质有:
铜的化学性质有:
①②③④⑤⑥
⑦⑧⑨
巩固提升
2.将钠从煤油的底部取出,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 可看到钠在水面迅速移动,嘶嘶作响,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并渐渐缩小,直至消失。据此判断:
钠的物理性质有:
硬度: , 密度: 。
熔点: , 颜色: 。
化学性质有:
该金属能够与 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 (放热或吸热)反应。
较 小
比煤油大而比水小
较 低
银 白 色

放 热
视频:钠与水的反应
巩固提升
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性 质
决 定
用途
反 映
例: 酒精可燃烧 可作燃料
决定
反映
决定
反映
石墨质软在纸上画过能留下痕迹
可用于制铅笔芯
课堂小结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