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北师大版七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北师大版七年级)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0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8-19 21: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制作:南京市瑞金路中学教师 钟天竺注音译文作业拓思给下列红字注音:舜发于畎亩之中(quǎn)傅说举于版筑之间(yuè)胶鬲举于鱼盐之中(gé)法家拂士(bì)舜发于畎亩之中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 。管夷吾举于士 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 孙叔敖举于海图为孙叔敖除去两头蛇的传说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 百里奚举于市 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
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
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
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
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
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
萎靡死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请将你的思考写成文,题目自拟。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韩非囚秦,《说难》、《弧愤》.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欧阳修两岁丧父笃而成才 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 爱迪生小时一边卖报一边作化学试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无论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