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卷 课外阅读
(一)莺鸟和它的妈妈(29分)
莺鸟妈妈采了蒺藜(jí li)的种子。这种浑身是尖利的硬刺的种子,是这个荒岛上莺鸟唯一的粮食。
莺鸟妈妈把种子放在地上,啄了又啄;把种子放在岩石上,狠狠挤压,搞得精疲力竭,终于把外壳弄破,让小莺鸟吃到了深藏在里面的果肉。
小莺鸟问:“妈妈,吃点果肉,为什么这么难呢?”
莺鸟妈妈说:“这些刺又长又尖利,你得把喙(huì)长得更长更有力,否则就别想弄破种子的外壳,吃到里面的果肉——还没等你弄破它,它就先刺得你鲜血直流啦!”
“喙要长到多长呢?”
“像妈妈的一样,至少11毫米。”
“少一点不行吗?”
“少半毫米也不行!你看,那些喙长在11毫米以下的莺鸟,都被活活饿死啦!”
小莺鸟怯(qiè)生生地问:“这么说,这11毫米,是咱们莺鸟生与死的门槛(kǎn)?”
“是这样!关键时刻,这生、死就相差这么一丁点儿!”
听了妈妈的话,小莺鸟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喙长得又长又坚硬,做一只吃得饱、有力量的健壮的莺鸟。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6分)
(1)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 )
(2)形容胆怯畏缩的样子。 ( )
2.荒岛上,莺鸟唯一的粮食是________________,这种粮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8分)
3.为了让小莺鸟吃到深藏在蒺藜种子里面的果肉,莺鸟妈妈是怎么做的?用“——”在文中画出来。(5分)
4.通过和妈妈交谈,小莺鸟知道了决定自己生与死的关键,它是什么?之后小莺鸟有了什么打算?(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南辕北辙(33分)
从前有一个人,要从魏国到楚国去。楚国明明是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却乘着车一直向北走。
路上有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要向南走。你这样走,方向不对。”
那人回答说:“不要紧,我的马好。”
“不管你的马有多好,朝着这个方向走,是到不了楚国的!”
“没关系,我带的路费很多。”
“路费再多,也到不了楚国呀!”
“那也不碍事,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
那个要到楚国去的人,依仗自己的条件优越,始终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还是坚持错误的方向,继续向北走去。其实,照这样走下去,他的条件越好,就会离他要去的楚国越远。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8分)
这个人要从________到________去,楚国在魏国的________,这个人却一直向________走。
2.这个人始终不肯改变方向,是因为他觉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分)
3.“照这样走下去,他的条件越好,就会离他要去的楚国越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煮 书(38分)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篇,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10分)
(1)一下子明白过来。 ( )
(2)因为有疑问而困惑不能理解。 ( )
2.用自己的话写出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写什么是“煮书”的句子,用“——”画出写“煮书”的好处的句子。(8分)
4.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把你的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一)1.(1)精疲力竭
(2)怯生生
2.蒺藜的种子 浑身是尖利的硬刺
3.莺鸟妈妈把种子放在地上,啄了又啄;把种子放在岩石上,狠狠挤压,搞得精疲力竭,终于把外壳弄破,让小莺鸟吃到了深藏在里面的果肉。
4.喙要长到11毫米长。 一定要把喙长得又长又坚硬,做一只吃得饱、有力量的健壮的莺鸟。
(二)1.魏国 楚国 南面 北
2.(1)他的马好
(2)他带的路费多
(3)他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
3.他始终坚持错误的方向行驶
4.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方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有利条件。
(三)1.(1)豁然开朗
(2)疑惑不解
2.示例:如果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又快又好。
3.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
不仅能体会文章,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
4.示例:首先上课时要专心听讲,把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弄清楚,不懂就问。其次要多读、多背、多练,也就是要反复诵读品味,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最后要重视积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