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古诗二首19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理解诗的主题,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重点)
3.背诵课文,默写课文,积累语言。(难点)张继:唐代诗人,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生卒年不详。
代表作品:《枫桥夜泊》等。泊bó苏sū寺sì钟zhōnɡ愁chóu寒山寺sì泊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和字词,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词句。核心问题:
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分别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图?
串珠问题:
1.《枫桥夜泊》中,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这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泊:停靠。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又在啼叫,到处弥漫着寒霜,使空气中充满了凉意。江边的枫树模糊一片,渔船上的灯火在风中摇曳,我与愁思相伴难以入眠。乌:乌鸦。啼:叫。霜满天:到处弥漫着寒霜,使空气中充满了凉意。江枫:江边的枫树。渔火:渔船上的灯火。对:伴。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苏州城外有一座寒山寺,半夜时分,寒山寺的钟声悠扬回荡,传到客船上来。到:传到。 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船上客人一夜未眠。 “愁”字流露出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导思:这两句写了哪几种景象?“愁”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前两句主要写诗人的所见所感,后两句主要写诗人的所闻。“夜半钟声”,不但衬托了夜的静谧,而且暗示了夜的深沉,衬托出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导思:这两句与前两句描写的角度有什么不一样?描述这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分别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图?核心问题:这两首诗都是描写秋景的古诗。《山行》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枫桥夜泊》写的是诗人夜间停泊在枫桥所见到的霜天、落月、江枫、渔火等,伴之以所闻的乌啼、钟声,构成了一幅清幽寂远的秋江夜泊图。1. 《枫桥夜泊》中,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串珠问题:《枫桥夜泊》中诗人看到月、霜、江边的枫树、渔火等,听到了乌鸦啼叫、钟声。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枫桥夜泊》表达的是诗人旅途中孤独、寂寞的忧愁之情。所见:月落 霜满天 江枫 渔火秋江夜泊
愁闷凄凉枫桥夜泊所闻:乌啼 钟声所感:愁 《枫桥夜泊》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秋天夜泊枫桥时看到的江边的景色:霜天、落月、江枫、渔火、客船,伴之以所闻的乌啼、钟声,勾画了一幅清幽寂远的秋江夜泊图,表达了诗人孤寂忧愁的情感。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
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
(《泊枫桥》高启)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刘禹锡)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代表的含义】月:思乡怀人;
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梧桐:凄凉悲伤;
柳:离情依依;
芭蕉:孤独、忧愁。《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描红临写点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需要注意:“径”左窄右宽,“彳”第一撇短,第二撇长。“泊”“氵”成弧形分布。“苏”“艹”稍小,“办”左右两点相呼应。“寺”第二笔“丨”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横长。“钟”左右等宽,“钅”笔画紧凑,“中”的“口”扁而宽,“丨”挺直有力。积累运用读词语。
寒山 石径 枫林 霜叶 江枫 渔火 钟声 客船参考答案:
hán shān shí jìnɡ fēnɡ lín shuānɡ yè
寒 山 石 径 枫 林 霜 叶
jiānɡ fēnɡ yú huǒ zhōnɡ shēnɡ kè chuán
江 枫 渔 火 钟 声 客 船
点拨:首先借助字典说一说带点字的意思,然后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最后边读诗句边想象画面。
参考答案:生:升起,升腾。这句诗描写的画面是在那白云升腾,云雾缭绕的地方有居住的人家。
对:伴。诗句描写的画面是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伴随着满怀忧愁的我入眠了。理解表达点拨:首先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课文,然后多读几遍达到流利朗读课文的要求,最后在理解诗句的意思的基础上,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边完成背诵。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点拨: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诗歌中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山行》表现的是诗人对深秋景色的喜爱之情,诗中“爱”字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枫桥夜泊》表达的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愁”字表达了诗人当时的心情。
参考答案:《山行》一诗中诗人用“爱”字表现了当时的心情。《枫桥夜泊》一诗中诗人用“愁”字表现了当时的心情。在两首诗中分别找一找,诗人各用哪个字表现了当时的心情。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石径(jìn jìng) 停泊(bó pō)
苏州(sū shū) 乡愁(cóu chóu)
寺庙(sì shì) 枫林(fēn fēng)﹒﹒﹒﹒﹒﹒二、看拼音,写字词。 泊 船bó chuán姑 苏 gū sū钟 声zhōng shēng霜 叶 shuāng yè石 径 shí jìng愁 思chóu sī三、比一比,再组词。
蹄( ) 城( )
啼( ) 诚( )
经( ) 霜( )
径( ) 露( )马蹄啼叫城市诚实经常径自霜叶露珠四、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字母)
1.远上寒山石径斜( )
A.横的 B.倒下 C.曲折
2.白云生处有人家( )
A.生命 B.产生 C.生活
3.停车坐爱枫林晚( )
A.坐下来 B.因为 C.座位
4.枫桥夜泊( )
A.停放 B.停留 C.停船靠岸
5.霜叶红于二月花( )
A.在 B.从 C.比CBBCC.....五、用“/”标出下列诗句的朗读停顿。
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对”是“正确”的意思。( )
2.“姑苏城外寒山寺”中的“姑苏”指的是苏州。( )√×完成“基础知识练”“阅读方法练”
“写作方法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