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
【知识管理】
知识点1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概况: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和掠夺的道路。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它们的“先锋队”,率先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紧随其后。
影响:它们的扩张和掠夺,打断了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的自然发展进程,造成了上述地区的新的落后。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国家的力量逐渐增强,成为世界的主角。
知识点2 “三角贸易”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因遭受屠杀、奴役和瘟疫而人口锐减,因此劳动力日益缺乏。欧洲殖民者看到从非洲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有利可图,便纷纷加入到这项罪恶的活动中去。
经营者:最早进行奴隶贸易的国家是葡萄牙,随后,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相继加入。从17世纪后期起,英国成为经营这种贸易的主要国家。
路线:贩奴者乘船从欧洲出发,载着欧洲工业品,到达非洲后交换黑人奴隶,甚至不择手段虏获黑人,然后将他们运到美洲出售,最后带着从美洲殖民地收购的工业原料和贵重金属返回欧洲。因整个路线呈三角形,故又称“三角贸易”。
影响:“三角贸易”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之一,它给非洲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却让奴隶贩子发了大财。他们把赚来的钱投资于工商业,摇身一变就成了工厂主和商人。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1.新航路开辟以后,最先走上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道路的国家是(B)
A.英国和法国 B.葡萄牙和西班牙
C.英国和葡萄牙 D.法国和西班牙
2.漫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其夸张的手法,简洁的笔锋,丰富的寓意,展现着社会主题,让人们在幽默中深思。如图漫面揭示的主题是(C)
A.新航路开辟
B.财富流西葡
C.殖民扩张
D.殖民抗争
3.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15-19世纪,(戈雷岛)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岛上简陋的奴隶居住区与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鲜明的对比。”材料揭示了(D)
A.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B.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
C.罗马帝国的扩张范围
D.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野蛮性
知识点2 “三角贸易”
4.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从非洲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的根源是(C)
A.黑人奴隶劳动能力强
B.黑人奴隶价格便宜
C.开发美洲需要大量劳动力
D.美洲是黑人的故乡
5.“三角贸易”成为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持续了三四百年。在“三角贸易”中受灾难最深重的地区是(B)
A.亚洲 B.非洲
C.美洲 D.欧洲
6.茫茫的大西洋曾见证了“三角贸易”的罪恶活动。“三角贸易”中最具悲惨性和血腥性的一段贸易航程是(A)
A.非洲—美洲 B.美洲—非洲
C.美洲—欧洲 D.欧洲—非洲
7.历史上“三角贸易”对欧洲最大的影响是(D)
A.丧失了近一亿精壮人口
B.获得了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
C.获取了美洲大量土地
D.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能力提升】
8.“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为英国的第二大港。”下列对该材料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C)
A.奴隶贸易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
B.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了大量黑人劳动力
C.奴隶贸易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奴隶贸易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92年10月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舰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
材料三:
(1)材料一描述了什么历史事件?
答案:新航路开辟。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西方殖民掠夺的方式有哪几种?
答案: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
(3)材料三中的C大陆是哪位航海家发现的?从B至C航线,贩运的“黑色货物”是什么?贩运这些“黑色货物”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哥伦布。黑奴。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
(4)上述材料体现的殖民方式为“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的出现提供了什么条件?材料一与材料三之间有何联系?
答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的积累。材料一新航路开辟使得欧洲人开始了材料三的“三角贸易”。
【直击中考】
10.(金华中考)习近平主席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只有着力打造“向海经济”,才能写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以下史实能论证“向海则兴”的是(C)
A.鉴真东渡 B.戚继光抗倭
C.新航路开辟 D.两河流域文明兴盈
11.(云南中考)“船舱难以忍受的拥挤,令人窒息的闷热,生病的奴隶被抛进海里淹死……”材料反映的是(A)
A.“三角贸易” B.攻占巴士底狱
C.新航路开辟 D.俄国农奴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