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一玩做一做》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第28——29页“玩一玩,做一做”。
学习目标
1.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图形或物体平移或旋转的运动问题。
3.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具准备
PPT课件华容道游戏棋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硬纸火柴棍纸蜻蜓
过程预设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棋类商店去看看,知道这是什么棋吗?(出示PPT)
【学习成果预设:学生依次说出棋类的名字象棋、跳棋、围棋、华容道。】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玩一玩——华容道
1.教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以及基本的游戏规则
师:“华容道”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发明的人受到三国故事“华容道”的启发,制作了这个游戏棋。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华容道”这个故事。(PPT演示华容道的故事。)
师:真正的“华容道”玩起来很复杂,咱们把它简化一下,变成现在的样子:华容道变成了这个画着20个格子的棋盘,上面只保留4个棋子,分别代表曹操、赵云、关羽和士兵。曹操想从这个出口逃出去,但现在被赵云、关羽和士兵拦住了。
师:在玩棋前我们还要知道游戏的规则。(PPT出示“游戏规则:4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请一名学生读游戏规则。)
师:怎么移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指名,学生可以用手势比画一下。)全班一起用动作表示一下。
师:谁愿意到黑板的棋盘上真正地演示一下?
(板书:左右上下。)
【学习成果预设:学生结合手势说出棋子是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移动的。】
(1)学生分组玩游戏
师:现在他们三个把出口挡住了,根据游戏的规则怎样移动棋子才能放走曹操?谁能根据游戏的规则到前面玩一玩啊?
【学习成果预设:请会玩的同学到前面实际玩一玩:一个人移动棋子,一个人当解说员,比较清楚地说明谁向哪移动几个格。】
师:同学们,你们想玩吗?下面我们两人一组进行分组游戏。
PPT出示“游戏要求:两人一组,轮流玩一次。”
边玩边和同伴说一说每一步是怎么走的。(重点说清楚谁向哪个方向走几个格。)
【学习成果预设:学生从学具袋里轻轻拿出模拟游戏棋,两人一组玩一玩,边移动棋子,边叙述,感受平移的特点。】
指名反馈。(比一比,哪个同学听得最认真,找两组学生来说:谁向哪移动几个格。)
师:曹操从出口逃走了,我替他谢谢你们,给他们点掌声好吗?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师:回忆一下刚才我们玩的过程,想一想,这些棋子是怎么移动的?能用动作表示一下吗?
【学习成果预设:学生说出棋子都是上下或者左右移动的,棋子无论怎样移动都不离开棋盘。】
2.练一练:超级小司机
师:同学们,咱们再来玩一个类似的游戏吧。(PPT出示:超级小司机)谁来读一读要求是什么意思?图片不能动请你动笔标一标,怎样才能让黄色汽车开出来?
【学习成果预设:学生在书上画一画,然后指名在投影仪上演示,用前进、后退说明汽车的移动。】
(板书:前进后退)
3.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师:像这样的运动生活中还有很多。’老师这有一些图片,猜一猜图片上的物体是怎么运动的?
(PPT动态演示:升国旗、缆车。)
【学习成果预设:学生边说边做手势:国旗升起时是自下向上移动的,缆车是从左向右移动的。】
师:想一想,在你们的身边,还有没有像棋子和汽车这样运动的物体呢?举例说一说。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刚才举例的这些物体都是怎样运动的啊?
4.小结
师:你们很棒,在玩一玩的同时,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前进、后退这样运动,真有数学的眼光!这种眼光在数学学习上特别有用!
师:(过渡)同学们,这个大家认识吗?是什么?今天咱们利用学过的图形制作一个陀螺。
活动二做一做——制作陀螺
1.学生任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制作陀螺
师:咱们认识了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请你任选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利用学具袋里的火柴和陶泥制作一个陀螺。
(PPT出示“活动要求:
(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创作一个陀螺。
(2)火柴棍扎在什么位置时,陀螺转得最稳?哪种形状的陀螺转得最稳?
【学习成果预设:学生拿出1号信封,动手操作,充分感受陀螺的旋转,音乐停止就坐好。】
2.反馈
师:采访一下,你做的是什么形状的陀螺?
(请用圆形纸片的、正方形纸片的、三角形纸片的分别举手。)
师:火柴棍扎在什么位置时,陀螺转得最稳?哪种图形做的陀螺转得最稳?
【学习成果预设:圆做成的陀螺转起来更稳定,而且把火柴插在圆中心位置上很重要,陀螺旋转起来不会跑偏,转的时间更长。】
师:我发现同学们的陀螺上有不同图案,它们转起来可神奇啦。我们一起看一看。(插播视频)不同的图案转出来不一样,转中有变化。
师:感兴趣的同学,你可以做一做图案不同的陀螺玩一玩,很有趣。
3.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例子
师:你还看到过哪些物体的运动和陀螺一样能转动?
师:这些物体都是怎样运动的?用动作表示一下。
(板书:转动。)
4.对比,小结
师:想一想这些物体的运动和刚才我们看到的棋子的运动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用手势做一做刚才的两种运动。(有的运动像是画直线,有的运动像画圆。)
师小结:刚才在玩一玩、做一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有的物体是上下或左右移动的,而有的物体是可以转动的,增长了自己的知识和智慧。
(板书:玩一玩做一做。)
师:(过渡)你们知道一只聪明的猫吗,它有许多有趣的发明?(叮当猫)它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啊?
活动三做一做——竹蜻蜓
1.介绍竹蜻蜒
师:你们看这就是竹蜻蜒,像谁?哪像啊?指一指。
师:看来这个玩具的造型很简单,别看它简单,它可神奇呢,知道它为什么神奇吗?
(它会飞)真的,怎么飞的呢?
指名学生到前面演示。
师:你们知道吗,小小的竹蜻蜓的身上还藏着一个大秘密呢,西方人称它为“中国螺旋”,据说直升机螺旋桨的发明就是受到了它的启发1
2.放飞竹蜻蜓
教师介绍用一张彩纸做成的“竹蜻蜓”。
教师提出要求:从2号信封里拿出竹蜻蜓,每人轮流玩一玩,认真观察竹蜻蜓的翅膀是怎样“运动”的?
教师提出观察要求。
(加音乐,当音乐停止的时候,请同学们坐好。)
3.介绍教科书中的竹蜻蜒
师:竹蜻蜓可以用纸做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它也可以飞,一起看一看。
(出示已经做好的“蜻蜓”让学生欣赏。)
师:你们想拥有这样一只竹蜻蜓吗?我们看看书上介绍的制作方法。你们回家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和步骤做一做。
三、课堂总结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在玩一玩、做一做中一起感受了物体的运动,希望你们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发现玩中的数学,玩中的乐趣,玩中的美。
实施要求
1.本节课教师课前应该做好充分准备,教学时,教师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不要把数学课上后手工制作课,在仁安的操纵活动背后,教师应该明确每个活动应该承载的数学任务,更多地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
2.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重要形式,是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主要来源,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学过程,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尽量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
3.二年级学生的动手活动比较多,教师要及时进行组织,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
《玩一玩,做一做(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
学习目标
1.结合华容道和做陀螺的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图形或物体平移或旋转的运动问题。
3.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编写说明
平移、旋转现象只有在动态的变化中才能直观感受。为此,本节课以游戏活动为主线,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操作活动。
?想一想,怎样移动图中人物,才能让曹操从华容道出来?利用附页3中的图1试一试。
通过学生非常喜欢的“华容道”游戏,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感受上下平移、左右平移。
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科书对华容道游戏适当地进行了改造,简化了棋盘上的棋子,只放了曹操、关羽、赵云和1个兵。
教科书通过淘气和笑笑的话,告诉学生刚开始应该怎么去想,给出了策略提示,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分别用下面三种硬纸板和火柴棍制作陀螺。
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旋转的活动经验,教科书选取了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制作陀螺的游戏。
教科书提供了三种形状的硬纸板和一盒火柴,这是制作陀螺需要的基本材料。笑笑和淘气提出了在“做陀螺”和“玩陀螺”过程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教学建议
教师课前应该做好充分准备,方格纸和图片等学具需要人手1份(见附页3图1)。教学时,教师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千万不要把数学课上成手工制作课。在热闹的操作活动背后,教师应该明确每个活动应该承载的数学教学任务,更多地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们可以参考教参中的具体课例。)
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能够通过操作活动直观地感受到:平移就是沿着一定的方向平行移动了一定的距离;旋转就是绕一个点或线转动了一定的角度。
?想一想,怎样移动图中人物,才能让曹操从华容道出来?利用附页3中的图1试一试。
教学时,教师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教师首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以及基本的游戏规则(当然也可以由学生来介绍)。理解“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是什么意思,可以让学生用手比划比划。
(2)找一位同学到前面与教师一块玩,在玩的过程中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清楚每个棋子是怎样移动的,向上还是向下,向左还是向右,移动了几个格。
(3)两人二组进行分组游戏。
教师提游戏要求:边玩边和同伴说一说每一步是怎么走的。(重点说清楚谁向哪个方向走。)
这个游戏,文具店有售,在互联网上也有多个版本的软件,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课下去玩。
?分别用下面三种硬纸板和火柴棍制作陀螺。
用硬纸板和火柴棍制作陀螺的活动,学生们会非常感兴趣。有关制作陀螺的内容,学生在科学课上已经有所接触,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
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种形状的硬纸板(为了比较,可以每种形状准备两个),自己试着做一做,玩一玩。
在做的时候,火柴棍可以从硬纸板的不同位置穿过。通过亲自实践,引导学生发现哪种形状的陀螺转得最稳。
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让学生欣赏民间的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