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一折,做一做》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折一折,做一做》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8-29 12:18:11

文档简介

《折一折,做一做》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6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的第一课时,对称是数学图形的,对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对图形美的感受与欣赏,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习了《图形的认识》,后续三年级还将学习到《轴对称图形》本课是二年级上册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教材编写定位在初步感知,积累经验,这节课是一节实践课,主要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认识的经验,是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的认识打下基础。通过组织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又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情感态度的表现,因此本课中所选的素材都是学生非常喜欢的。?
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等基本图形,在美术课和活动组中有了折一折,剪一剪的动手操作经验,学生在生活中对轴对称现象有了初步的体验,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但是由于年龄小,语言描述比较吃力,也不够准确。
教学目标:
1、?结合有趣的剪纸活动,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2、?在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数学中的对称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教学难点:从轴对称图形中抽象出图形的一半并正确画在折纸上。
教学准备:课件、游戏字、彩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出示中、果、非三个字的一半,猜一猜分别是什么字?怎么猜出来的??
通过看一半就能想到整体,这个办法不错?
2、淘气和笑笑也剪了很多这样左边和右边一样的图形,看看都有什么??(课件出示)?
?
你也想剪出这样好看的图形吗?揭示课题:折一折?做一做
二、?自主尝试,探究方法?
1、?剪一剪:以衣服为例,尝试独立自己动手剪一剪?
2、?验一验:思考怎样检验?动手验一验,自己剪的左右一样吗?
3、?想一想:怎样才能剪出一件左右一样的衣服??
4、?议一议: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每步注意什么?也可以看看书上26页淘气和笑笑是怎么做的?小组内交流?
5、?说一说:先折,再画,最后剪。画什么?画哪部分?从哪边画?小组汇报?
6、?试一试:再把这件衣服剪一剪,看自己是否进步了。?
7、?评一评:小组内互相看看,剪的左右一样吗?
三、实践操作,体会方法?
1、课件出示淘气笑笑另外作品?
??
相同时间内选择图形剪出,贴在小组展示纸上,又多又对为胜?
2、动手操作剪图形并展示?
3、小组间互相评价
四、巩固提升,思维锻炼?
课件出示课后练习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联系生活,感受对称美?
1、生活中有哪些左右一样的图形或者现象??
2、欣赏左右一样的图形、建筑、植物,感受数学的美?
六、发散思维,多元思考?
继续猜字游戏:课件出示王字上一半,猜这是什么字??
引导学生体会有些事物既可以左右一样也可以上下一样。
教学反思:?
轴对称现象只有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才能体现,所以本节课我组织学生以有趣的剪纸活动为主线,结合每一个活动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在剪中学,剪中悟。开始我让学生自己去剪,通过自己的操作发现自己出现的问题,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和帮助总结出正确的方法,再次尝试剪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接下来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在规定时间内剪的越多越好,再一次让学生感受轴对称现象。本节课的设计中我有意识的选取了中外著名建筑和动植物,让学生感知数学美来源于生活;在素材的选取上,选择学生喜爱的事物,体现数学现实与生活现实的联系,内容的呈现注意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年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和现象,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玩中有数学,玩中有乐趣,玩中有美!
《折一折,做一做(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
学习目标
1.结合有趣的剪纸活动,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2.在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数学中的对称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编写说明
数和形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它们都是数学研究的对象。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教科书只是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本节课主要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在操作活动中感受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你能剪出小衣服吗?
教科书通过5幅图说明剪小衣服的步骤:先对折,再画出小衣服的一半,最后沿着所画的线剪下来,展开就是一件小衣服。
?想办法得到上面的几个图案。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剪小衣服的经验,自己想办法剪出“王”字和其他图案。
?说一说,操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说一说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渗透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科书中的图片是对活动的具体指导。这些活动,学生会非常感兴趣,对于学生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积累操作经验也非常有价值。
教学建议
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重要形式,是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主要来源,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学过程,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尽量让他们多想、多做、多说,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
教师在课前要进行必要的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纸、一把剪刀。在使用剪刀时要规范操作,操作前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教学时,应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图形中的美,在观察图案的过程中发现图形的美。同时,还要注意将操作、观察与思考活动结合起来,使探究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你能剪出小衣服吗?
可以先让学生看图想一想,小衣服是怎样剪出来的;再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操
作。在操作的过程中直观感受“轴对称”现象。
?想办法得到上面的几个图案。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先把彩纸对折,再分别剪出“王”字、五角星图案和树叶。
?说一说,操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通过淘气和笑笑的对话给出提示:对折一定要对齐,描线描得像不像很重要。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学生自己创作出更加漂亮的作品。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把各自作品贴到黑板上,同学间互相欣赏,让学生感受图案之美,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应意识到,往往这类动手操作活动的个体差异较大,加上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的不同,有的学生远可以做得很复杂、灵巧,但可能有些学生从来都没有机会独立操作过,因此,小组交流、相互启发、足够的耐心、提醒注意安全等很重要。有些工具如小剪刀的使用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可能要手把手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