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人教版)
1.电磁波:如果在空间某处产生一个随时间变化的电场,这个电场就会产生磁场,如果这个磁场也随时间变化,那么它又会在空间产生新的电场,这个变化的电场,磁场并不局限于空间某个区域,而是由远及近的传播出去,这样的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即导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2.电磁波性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特殊物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传播的速度c=3×108m/s,电磁波的波长为λ,波速c=λf,其中f是电磁波的频率;电磁波的波谱:γ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短波,中波,长波。
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1)发射:将要传输的电信号(音频信号,图像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载波)上,再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的过程。
2)接收:天线将电磁波接收下来,再通过接收器(收音机,电视机等)将要传输的电信号取出来并放大,最后还原成声音或图像过程。
3)“天线”可以同时接收多种频率的电磁波,利用调谐器可以选出人们所需要的频率。
4.电磁波的应用
1)微波炉:利用电磁波(波长很短的微波)来加热食品。
2)雷达:利用无线电波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工作原理:电磁波如果遇到尺寸明显大于波长的障碍物就要发生反射,雷达就是利用电磁波的这个原理,波长越短,传播直线性越好,反射性能越强。
3)无线电波:电磁波中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频率为数值数百千赫兹至数百兆赫兹的那部分叫做无线电波(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根据波长的不同而有不同传播特征:分为地波,天波,空间波三种;激光:激光束平行度特别好,在传播很远的距离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强度,制成激光测距雷达;激光束的亮度高,在很小的空间和很短的时间内能集中很大的能量,利用激光束切割物质,焊接金属,医学上称作“光刀”。
1.考点解析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在中考中出现的几率并不大,从分值看一般情况下本章内容只占整个试卷的1%—2%之间。所以,本章内容在整个初中物理中处于了解、认识、知道的位置,但作为学习物理学,此内容又是学生需要了解和知道的,目的是为今后的学习和社会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支撑。
从本章的四节内容看,中考试题中出现最多的是对电磁波的考查。主要内容是:电磁波的概念、电磁波的应用和人们利用电磁波的知识等。所以,对本章四节内容的复习,本学案综合在一起进行分析。
本章的主要考点有:电话的利用及其知识、电磁波的概念、电磁波的应用、卫星通信知识、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电视广播的知识等。
出现本章考题,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也曾出现填空题,但较少。考查内容多数是知识性、基础性和概念性,一般不会太难,只要学生能够理解有关知识,解答会较容易。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一般情况下单独作为一个考题的不多,常见的是与其他章节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所以,在进行复习时,抓住这些特点会对本章的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
考点分类 考点内容 考点分析与常见题型
常考热点 电磁波概念与应用 选择题居多,考查对电磁波的认识及其有关应用知识
一般考点 无线通讯知识 选择题居多,考查无线通讯的知识
冷门考点 电话、电视知识 选择题居多,考查对电话和电视的认识
★考点一:电话
◆典例一:(2018·十堰)如图所示的用电器中,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
A. 电风扇 B. 节能灯C. 洗衣机 D. 微波炉
【解析】电磁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无线电广播、电视、手机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微波炉利用微波加热食物等。
A、电风扇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故A错误;
B、节能灯工作时,消耗电能转化为光能,不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故B错误;
C、洗衣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故C错误;
D、微波炉利用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振荡从而加热食物的,故利用了电磁波,故D正确。
故选:D。
◆典例二:(2018 淄博)关于信息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扫码支付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B.光在光导纤维内壁上多次折射传递信息;
C.化石能源和核能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核反应堆通过可控聚变反应释放核能
【解析】(1)手机既是电磁波的反射台,也是电磁波的接收台;(2)光纤通信是依靠激光在光导纤维内壁上多次发射反射来传递信息的;(3)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核能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4)核电站主要利用核裂变的可控链式反应来发电的。
【解答】A、手机扫码支付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A错误;
B、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从光纤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后在另一端放射出来,然后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故B错误;
C、化石能源、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正确;
D、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故D错误。
故选:C。
1.(2018·黔南)中国的两位宇航员曾经在太空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向同学们传授科普知识。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宇航员的声带振动产生;
B.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C.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是通过超声波传回地球的;
D.讲课的宇航员和另一名宇航员只能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
2.(2018·邵阳)关于能源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B.太阳能、水能、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C.因为能量守恒,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移动电话是利用超声波来通信的
3.(2018·常德)下列家用电器工作时,利用电磁波的是( )。
A.电饭煲 B.吹风机 C.微波炉 D.电热毯
4.(2018·昆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的频率越高,传播的速度就越大;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手机间通话靠超声波传递;
D.微波不具有能量
5. (2018·徐州)今年3月3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30、31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卫星向地面传递信息是通过(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红外线
6.(2018 玉林)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既可以发射也可以接收 (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晚自习时,教室中正常发光的某一盏灯突然熄灭了,原因可能是该灯 (选填“短路”或“断路”)。
7.(2018 岳阳)在“走进西藏”活动中,小明对藏民用面积很大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烧水(如图甲)很好奇。于是他利用不锈钢汤勺的内表面当作凹面镜,将平行的光正对“凹面镜”照射,光路如图乙。
(2)小明还观察到收集微弱电视信号的“卫星锅”(如图丙)也有类似结构,你认为“卫星锅”的凹形锅应选用对电视信号有很强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性能的材料。
8.(2018 南京)2018年5月21日凌晨,“鹊桥”号中继星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如图所示)。地面控制中心通过 波向它发出指令,这种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m/s。
9.(2018 泸州)进入泸州市古蔺黄荆老林风景区时,景区照片通过手机上传到微信朋友圈,是靠 来传播的(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
10. (2018·吉林)我们通过电视机看世界杯足球赛。电视信号是通过 传递过来的;比赛时,足球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 。(空气阻力不计)
11.(2018·齐齐哈尔)WiFi是将电脑、手机与互联网以无线方式连接的技术,可进行信息、文件等材料的无线传输,此过程中各种信息是靠 来传输的,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
跟踪训练解析
1.(2018·黔南)中国的两位宇航员曾经在太空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向同学们传授科普知识。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宇航员的声带振动产生;
B.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C.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是通过超声波传回地球的;
D.讲课的宇航员和另一名宇航员只能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宇航员的声音是靠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对听课的人来说不是噪声,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无法在太空中传播。宇航员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C错误;
D、讲课的宇航员和另一名宇航员可以利用电磁波和声音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A。
2.(2018·邵阳)关于能源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B.太阳能、水能、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C.因为能量守恒,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移动电话是利用超声波来通信的
【解析】(1)核电站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2)手机能发出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故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3)能量在转移、转化过程中总是守恒的,但是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使能源从便于利用的变成不便于利用的,所以说能量虽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4)像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都是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像化石能源、核能等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
解答:A、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核能是不可再生,故A正确;
B. 太阳能、水能是可再生能源,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C、能量虽守恒,但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可以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所以要节约能源。故C错误;
D. 移动电话是利用电磁波来通信的,故D错误;
故选:A。
3.(2018·常德)下列家用电器工作时,利用电磁波的是( )。
A.电饭煲 B.吹风机 C.微波炉 D.电热毯
【解析】电饭煲和电热毯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没有用到电磁波;吹风机吹风是利用电动机工作中线圈通电后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吹热风时还有电热丝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来发热,没有用到电磁波;而微波炉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电磁波,从而使食物产生热能,C正确,ABD错误,选C。
4.(2018·昆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的频率越高,传播的速度就越大;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手机间通话靠超声波传递;
D.微波不具有能量
【考点】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1)明确机械波和电磁波的性质,明确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靠介质,在真空中也可传播;(3)手机既是电磁波的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收台;(4)微波是电磁波的一种,传播速度与电磁波速度相同,具有能量。
【解答】A、电磁波的速度在真空中均为光速,与频率无关,故A错误;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介质,故B正确;
C、手机是现代人们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之一,手机间通话和收发信息是利用电磁波,即微波,故C错误;
D、微波可以传递信息,具有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5. (2018·徐州)今年3月3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30、31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卫星向地面传递信息是通过(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红外线
【解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北斗卫星向地面传递信息使用电磁波,故C正确;
超声波和次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不能用作卫星通信,故AB错误;
红外线主要用于取暖、遥控器、夜视仪等,不适合远距离的通信使用,故D错误;
故选C。
6.(2018 玉林)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既可以发射也可以接收 (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晚自习时,教室中正常发光的某一盏灯突然熄灭了,原因可能是该灯 (选填“短路”或“断路”)。
【解析】电磁波是移动通信传递信息的介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
【解答】卫星接收和发送信号要靠电磁波传递,我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也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
教室中正常发光的某一盏灯突然熄灭了,其他灯不受影响,由于是并联电路,故灯泡的故障是断路。
故答案为:电磁波;断路。
7.(2018 岳阳)在“走进西藏”活动中,小明对藏民用面积很大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烧水(如图甲)很好奇。于是他利用不锈钢汤勺的内表面当作凹面镜,将平行的光正对“凹面镜”照射,光路如图乙。
(2)小明还观察到收集微弱电视信号的“卫星锅”(如图丙)也有类似结构,你认为“卫星锅”的凹形锅应选用对电视信号有很强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性能的材料。
【考点】凹面镜、电磁波。
【解析】球面镜对光的反射作用。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平行光经过凹面镜会聚于一点。会聚能量。
故答案为:反射。
8.(2018 南京)2018年5月21日凌晨,“鹊桥”号中继星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如图所示)。地面控制中心通过 波向它发出指令,这种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m/s。
【解析】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地面控制中心通过电磁波发出指令给嫦娥二号;电磁波信号传播速度与光速是相同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解答】“鹊桥”号中继星的运动受到地面指挥中心的控制,地面中心是通过电磁波来传达指令的;这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3×108m/s;
卫星加速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变大;同时,质量不变、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变大;由于火箭对卫星做功,故使得其机械能不断增加。
故答案为:电磁;3×108。
9.(2018 泸州)进入泸州市古蔺黄荆老林风景区时,景区照片通过手机上传到微信朋友圈,是靠 来传播的(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
【解析】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
【解答】手机上的微信依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电磁波。
10. (2018·吉林)我们通过电视机看世界杯足球赛。电视信号是通过 传递过来的;比赛时,足球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 。(空气阻力不计)
【解析】电视、广播、手机、卫星导航等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我们通过电视机看世界杯足球赛。电视信号是通过电磁波传递过来的;
比赛时,足球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速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答案】(1)电磁波;(2)动能。
11.(2018·齐齐哈尔)WiFi是将电脑、手机与互联网以无线方式连接的技术,可进行信息、文件等材料的无线传输,此过程中各种信息是靠 来传输的,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
【解析】利用WiFi无线上网时,路由器利用电磁波向四周有效范围内的终端传递信息;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为3×108m/s。
故答案为:电磁波;3×108m/s。
知识点精析
考点概览
典例精析
跟踪训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跟踪训练(附解析)
1.下列关于能源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前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发电;B.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C.光纤通信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D.卫星通信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2.关于能源、电磁波、超声波等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聚变时产生的能量;
B.化石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C.光纤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D.“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3.关于“电与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磁场的方向总是从N极指向S极;
C.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D.地球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4.2017年1月18日,我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墨子号”与地面控制系统交流靠的是( )。
A.次声波 B.X射线 C.红外线 D.电磁波
5.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交会对接成功,为两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二号铺平道路.天宫二号中的航天员是通过 接收地面指挥中心发出的各项指令的,天宫二号的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成 能的装置。
6.如图,“歼2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隐形战机”,它的机身材料和涂层对雷达发射的 (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具有良好的吸收作用。
7.2016年10月17日7点30分28秒,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在对接过程中,地面的工作人员发出的指令通过_________________传送给载人飞船。
8.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放在旁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 ;丹麦物理学家 (选填“法拉第”、“奥斯特”或“欧姆”)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联系的人。
9.汽车上常安装一些设备来传递信息,如倒车雷达利用 来传递信息。而汽车导航仪则利用 与卫星联系来传递信息,以确定汽车所处的位置。(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
10.在光纤通讯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 m/s,通讯用的激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经过多次 (选填“反射”或“折射”),从另一端射出,从而把它携带的信息传到了远方。
11.远程信息传递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例如:地面卫星控制中心是利用 向“嫦娥三号”传递指令的;倒车雷达利用 来判断到障碍物的距离;家用电视遥控器是靠 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的。(选填“电磁波”、“超声波”、“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
12.手机是靠 传递信息的;使用手机时,其外壳因摩擦带 而经常粘有灰尘。
13.手机是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手机之间是利用 传递信息的。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 。接听电话时能辨别不同的人,是因为不同人说话时声音的 不同。
14.“低碳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煤、石油、太阳能中,有可能成为今后理想能源的是 ;手机是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手机之间是利用 传递信息的。
15.如图为高速公路ETC电子收费通道。ETC系统采用的是一种短程无线通信方式。它通过接收车载IC卡中的感应天线发射的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来收录信息。汽车通过高速收费站时,司机看到收费站向后退去,是以 为参照物。在高速行驶中,会听到车窗的缝隙处风的呼啸声,这是空气快速通过车窗缝隙时发生 引起的。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跟踪训练解析
1.下列关于能源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前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发电;B.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C.光纤通信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D.卫星通信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解析】(1)核裂变和核聚变都能释放能量,但是又有区别,对于核裂变是可控的,如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就是通过核裂变提供能量的,对于核聚变过程不可控,如氢弹爆炸就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2)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3)光纤通信主要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激光是一种光波;(4)现代电信网络中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实现的。
解答如下:
A:核电站是利用铀核裂变发生链式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核能来发电的,是可控链式反应,故A错误。
B: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B错误。
C:光纤通信主要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激光是一种光波,故C错误。
D:卫星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实现的,故D正确。
【答案】D。
【考点】核裂变、光纤通信、卫星中继通信、太阳能的转化。
2.关于能源、电磁波、超声波等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聚变时产生的能量;
B.化石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C.光纤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D.“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解析】(1)核电站的原理是通过核裂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2)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称之为可再生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称之为不可再生能源;(3)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传递信息,传输过程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A: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释放能量的,不是利用核聚变;故A错误。
B:化石能源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利用之后无法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C: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光就是一种电磁波,故C正确。
D: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故D错误。
【答案】C。
【考点】核能、电磁波的传播、光纤通信、能源的分类。
3.关于“电与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磁场的方向总是从N极指向S极;
C.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D.地球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解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的传播部需要介质,故A的说法正确。
磁场的方向在磁体外部总是从N极指向S极,故B的说法错误。
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向机械能的转化,不是机械能像电能的转化,故C的说法错误。
地球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故D的说法错误。
【答案】A。
【考点】电磁波的传播、磁体的磁感线、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地磁场。
4.2017年1月18日,我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墨子号”与地面控制系统交流靠的是( )。
A.次声波 B.X射线 C.红外线 D.电磁波
【考点】信息的传递。
【解析】次声波属于声,声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再真空中传播;“墨子号”与地面控制系统交流靠的是电磁波中的微波。
故答案:D。
5.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交会对接成功,为两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二号铺平道路.天宫二号中的航天员是通过 接收地面指挥中心发出的各项指令的,天宫二号的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成 能的装置。
【考点】电磁波的传播;太阳能的转化。
【解析】(1)飞船在太空中是通过无线电波传递信号的;(2)太阳能电池工作时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解答】(1)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太空不可以用声波传递信息,需要通过电磁波把信息传递到地面指挥中心;
(2)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故答案为:电磁波;电。
6.如图,“歼2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隐形战机”,它的机身材料和涂层对雷达发射的 (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具有良好的吸收作用。
【考点】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1)隐形飞机就是能吸收更多的电磁波,减少电磁波的反射,防止被雷达发现;
【解答】雷达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答案:电磁波。
7.2016年10月17日7点30分28秒,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在对接过程中,地面的工作人员发出的指令通过_________________传送给载人飞船。
【解析】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发出的指令是通过电磁波传送给载人飞船的,因为太空是真空,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电磁波。
8.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放在旁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 ;丹麦物理学家 (选填“法拉第”、“奥斯特”或“欧姆”)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联系的人。
【解析】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
故答案为:3.0×108;磁场;奥斯特。
9.汽车上常安装一些设备来传递信息,如倒车雷达利用 来传递信息。而汽车导航仪则利用 与卫星联系来传递信息,以确定汽车所处的位置。(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
【解析】汽车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原理制作的;汽车导航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解答】据课本可知,汽车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原理制作的;汽车导航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故答案为:超声波;电磁波。
10.在光纤通讯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 m/s,通讯用的激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经过多次 (选填“反射”或“折射”),从另一端射出,从而把它携带的信息传到了远方。
【解析】光其实也是一种电磁波,任何一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光纤很细,有内外两层,由于内外层的折射本领不同,所以光在光纤中通过时,就不会跑到外层了。
【解答】光其实也是一种电磁波,在光纤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传播速度的,即×3×108m/s=2×108m/s;
任何一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从光纤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后在另一端放射出来,然后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
故答案为:2×108;反射。
11.远程信息传递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例如:地面卫星控制中心是利用 向“嫦娥三号”传递指令的;倒车雷达利用 来判断到障碍物的距离;家用电视遥控器是靠 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的。(选填“电磁波”、“超声波”、“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
【解析】(1)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所以倒车雷达就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原理工作的;(3)红外线的热效应强、穿透力强;紫外线的化学效应强。
【解答】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地面控制卫星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而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工作的,所以用的是超声波;对于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控制电视的,因为其穿透力比较强。
故答案为:电磁波;超声波;红外线。
12.手机是靠 传递信息的;使用手机时,其外壳因摩擦带 而经常粘有灰尘。
【解析】手机是靠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工作的;不同物体相互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解答】使用手机通话时,手机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使用手机时,手机外壳因与其他物体摩擦而起电,带上了静电,从而吸引灰尘。
故答案为:电磁波;电。
13.手机是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手机之间是利用 传递信息的。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 。接听电话时能辨别不同的人,是因为不同人说话时声音的 不同。
【解析】(1)电磁波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手机间通话就是利用了电磁波的反射和接收;(2)声音的特征有三个,即音调、响度、音色;改变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3)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是各不相同的,根据这点可判断来电的是熟人还是陌生人。
【解答】(1)用手机打电话时,是利用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来完成信息的传递;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弱);手机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不同音量产生声音的音调和音色是不变的;
(3)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接听电话时,一般能够知道对方是熟人还是陌生人,判断的主要依据就是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答案为:电磁波;响度;音色。
14.“低碳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煤、石油、太阳能中,有可能成为今后理想能源的是 ;手机是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手机之间是利用 传递信息的。
【解析】(1)太阳能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型能源,无污染,是较为理想的可再生能源;(2)有线电话靠电流传递信息,无线电广播、电视、手机都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解答:(1)煤、石油、太阳能三种能源中,太阳能因分布广阔、获取方便、清洁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可能成为未来的理想能源;(2)手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在人讲话的时候,它用电磁波把信息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在空中捕获电磁波。
【答案】太阳能、电磁波。
【考点】能源的分类、电磁波的传播。
15.如图为高速公路ETC电子收费通道。ETC系统采用的是一种短程无线通信方式。它通过接收车载IC卡中的感应天线发射的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来收录信息。汽车通过高速收费站时,司机看到收费站向后退去,是以 为参照物。在高速行驶中,会听到车窗的缝隙处风的呼啸声,这是空气快速通过车窗缝隙时发生 引起的。
【解析】(1)ETC系统是通过电磁波实现信息传递的;(2)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取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是静止的;(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解答】ETC无线通信是通过电磁波实现信息传递的;
汽车通过高速收费站时,司机看到收费站向后退去,研究对象是收费站,并且收费站是运动的,向后退去,所以他选取的参照物一定和收费站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他是以汽车或自己为参照物;
在高速行驶中,会听到车窗的缝隙处风的呼啸声,这是空气快速通过车窗缝隙时发生振动产生的。
故答案为:电磁波;汽车;振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