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练习题(无答案)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练习题(无答案)部编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29 15:5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单元近代经济社会与教育文化事业发展
一、选择题
1. 张謇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张謇创办的“有用事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汉阳铁厂
C.轮船招商局 D.大生纱厂
2.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年均注册工厂(家)出现如下图所示变化的原因包括( )
①清政府的推动 ②辛亥革命的鼓舞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④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1913年北京政府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宣布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还要求对所有商办公司进行保护和维持。这一规定( )
A.激励了张謇弃官回乡办企业
B.表明北京政府决心铲除三座大山
C.加剧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D.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持续发展
4. 某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在该书中,描写1912年时中国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现象是( )
①女子缠足 ②男子剪掉辫子 ③穿翎顶补服 ④跪拜礼 ⑤鞠躬、握手礼 ⑥“老爷”“大人”等称呼 ⑦“先生”“君”等称呼
A.①②③④ B.②⑤⑦
C.③⑤⑥⑦ D.①③⑤
5.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变化的是( )
A.1877年在上海租界内首先使用了电话
B.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C.出现了学习宣传西学的魏源和严复等思想家
D.人们见面称呼“大人”“老爷”
6.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 ②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③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促使中国社会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化的因素有( )
①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的变革 ③教育的变革 ④中西文化交汇碰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 照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之一。右图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
A.开眼看世界思潮的发展
B.洋务运动的开展
C.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D.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9. “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由此表明,科举制废除的直接影响是( )
A.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根基
B.促进了新式学堂的发展
C.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10. 《申报》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它记录了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如果你想了解《申报》早期创办的历史,你应该去( )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11.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方式和文化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三幅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A.图一反映的是创办于北京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B.图二反映的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图三反映的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D.三幅图都反映了历史的进步
12. 他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曾评价说:“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现代杂文的开拓者的评价,“他”是( )
A.齐白石 B.茅盾 C.鲁迅 D.徐悲鸿
13. 20世纪以后,中国的文艺创作空前繁荣。下列作家及其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
A.鲁迅——《阿Q正传》
B.郭沫若——《女神》
C.茅盾——《雷雨》
D.老舍——《骆驼祥子》
14.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抗战时期,以此为题创作了鸿篇巨作《愚公移山》的画家是( )
A.徐悲鸿 B.齐白石
C.曹禺 D.茅盾
15. 促使在中国存在了约1 300年的科举制度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有( )
①科举制度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科技文化发展的绊脚石 ②戊戌变法运动对科举制度的冲击 ③西方思想文化的涌入和近代新式学堂的举办 ④为了适应与列强的外交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从经济上讲,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求强”和“求富”的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陆续兴办了19个近代军用工业和近40个近代民用工矿交通企业,至1894年为止,这批洋务企业的资本达到了263 443元,占当时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然而,洋务运动最终没能使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
材料二 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厂数(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年份
1912年
1913年
1914年
1915年
工厂数
17
37
37
50
年份
1916年
1917年
1918年
1919年
工厂数
33
34
29
23
材料三 1915年,荣氏兄弟集资30万银元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公司,建立申新纺织第一厂,荣氏兄弟占股60%,由荣宗敬任总经理。后来公司不断发展,从1家厂逐步扩大到9家厂,但随后遭受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的双重压榨,濒临瘫痪。新中国成立后,该厂曾成立过股份公司,1955年实行公私合营。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在经济上有什么积极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洋务运动最终没能使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分析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及其原因。
(3)依据材料三,归纳概括出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轨迹。并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曲折的主要原因。
(4)通过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旧式学堂与科举制度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没有现代的传媒手段,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因此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请你结合相关知识,完成探究任务。
材料一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
(1)为什么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材料二:下图

图一 图二
(2)图一报纸创刊于哪一年?它有什么地位?
(3)图二是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字叫什么?在当时该出版机构主要出版哪些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