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选择题
1. 在一张旧报纸上报道的一则新闻中,描述一次战事时说:“这是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这张报纸报道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贺胜桥战役
2.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3.小明同学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下列信息,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西安事变
4.平型关战役的指挥官是( )
A.邓小平 B.刘伯承 C.林彪 D.罗荣桓
5.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先后建立了四块重要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与山西省有地缘关系的就有三块。同时,这期间八路军在山西这块黄土地上与日、伪军作战7万余次,歼灭日、伪军64万余人,八路军总部在山西先后转战30个县。下列叙述与上述材料无关的是( )
A.山西是八路军在华北抗日的主要地区之一
B.山西是中国抗战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C.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曾从山西境内多次转战
D.山西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 下列不属于敌后战场采取的战术战法的是( )
A.地雷战 B.地道战 C.麻雀战 D.阵地战
7.“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歌曲,我们会联想到的是( )
A.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者
B.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游击战争
C.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展开了主力决战
D.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8.为争取抗战胜利,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怎样的土地政策( )
A.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开展大生产运动
D.开展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9.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为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的政治措施是( )
A.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开展大生产运动
D.开展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10.敌后战场的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 )
A.南京 B.重庆 C.武汉 D.延安
11.日本侵略者在敌后战场实行什么政策( )
A.军事专制 B.囚笼政策
C.政治诱降 D.军事诱降
12.抗战老兵张步风回忆说:“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割了多少次电线,拔了多少根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在公路上挖了多少个大坑,现在已记不清。”这次战役指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血战卢沟桥 D.平型关大捷
13.2015年9月3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其中,参加阅兵的抗战老兵方阵备受关注。回首那场战争,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的最高指挥员是 ( )
A.朱德 B.陈毅 C.贺龙 D.彭德怀
14.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这份嘉奖电的背景是 ( )
A.红军长征胜利
B.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D.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5. 下列战役发生在敌后战场的是( )
①血战卢沟桥 ②平型关大捷 ③台儿庄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二、材料题
16.阅读下列图示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此时他在哪一次战役的指挥前线?
(2)根据材料二、三说说这次战役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展开此役?
(3)结合材料三,你从中可以发现此次战役大致在华北哪几个省展开?
(4)材料描述的战役在抗日战争中有什么样的地位?
(5)你认为如何评价这次战役对抗战的影响才是全面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