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2.3绝对值》测试(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2.3绝对值》测试(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8-29 18:3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对值 测试
时间:60分钟 总分: 100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则a一定是  
A. 负数 B. 正数 C. 零或负数 D. 非负数
若,则的取值不可能是  
A. 0 B. 1 C. 2 D.
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等于  
A. 2a B. 2b C. D.
若,,则为  
A. B. C. 和 D. 和
若a、b都是不为零的数,则的结果为  
A. 3或 B. 3或 C. 或1 D. 3或或1
的绝对值是  
A. 5 B. C. D.
如图,M,N,P,R分别是数轴上四个整数所对应的点,其中有一点是原点,并且数a对应的点在M与N之间,数b对应的点在P与R之间,若,则原点是  
A. M或R B. N或P C. M或N D. P或R
的绝对值是  
A. B. 6 C. D.
的绝对值是  
A. B. 2 C. D.
若a为有理数,且满足,则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已知,则 ______ , ______ .
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______ .
______.
若,,则 ______ , ______ .
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_和______.
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的结果为______ .
已知,,,,化简 ______ .
若,则m、n之间的关系为______ .
如图,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______.
如果,则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
如图: 化简:
如果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且m的绝对值是1,求代数式的值.
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化简:.

若,,且,求的值. 已知,计算的值.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a的相反数为b,c的倒数d,m的绝对值为6,试求的值.
已知有理数,,且,,求的值.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C 2. B 3. A 4. D 5. B 6. B 7. A 8. B 9. B 10. D
11. ;??
12. ??
13. 4??
14. 4或或14或;或4或或14??
15. 0;正数??
16. ??
17. ??
18. 或??
19. 0??
20. ??
21. 解:根据题意得:,且, ,,,, 则原式.??
22. 解:根据题意得:,,或, 当时,原式; 当时,原式.??
23. 解: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得:, ,,, 则原式.??
24. 解:根据题意得:,;,, 则或; , ,,, 则.??
25. 解:、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是6, 、,, 当时,; 当时,.??
26. 解:,, ,. , ,,或,. 又, ,. .??
【解析】
1. 解:的相反数是,且, 一定是负数或零. 故选C. 根据绝对值的定义,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数是负数或零. 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型注意不要忽略零.
2. 解:分3种情况: 两个数都是正数; , 两个数都是负数; , 其中一个数是正数另一个是负数, 所以,原式. 的取值不可能是1. 故选B. 由于m、n为非零的有理数,根据有理数的分类,m、n的值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那么分三种情况分别讨论:两个数都是正数;两个数都是负数;其中一个数是正数另一个是负数,针对每一种情况,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先去掉绝对值的符号,再计算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定义及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由于m、n为非零的有理数,则有3种情况要考虑到,用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
3. 解: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得:,且, ,, 则原式. 故选A. 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判断出绝对值里边式子的正负,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绝对值,以及实数与数轴,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4. 解:,, ,;,;,;,; 则或2或或16. 故选:D. 根据题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求出x与y的值,即可确定出的值.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绝对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5. 解:当,时 则 ; 当,时 ; 当,时 ; 当,时 ; 故选B. 可从a、b同号,a、b异号,分类讨论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及分式的化简正数和0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和0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互为相反数除外的两个数的商为1,相同两个数除外的商为1.
6. 解:的绝对值是, 故选:B. 根据绝对值实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可得一个数的绝对值.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7. 解:, , ; 当原点在N或P点时,,又因为,所以,原点不可能在N或P点; 当原点在M、R时且时,; 综上所述,此原点应是在M或R点. 故选A. 先利用数轴特点确定a,b的关系从而求出a,b的值,确定原点. 主要考查了数轴的定义和绝对值的意义解此类题的关键是:先利用条件判断出绝对值符号里代数式的正负性,再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把绝对值符号去掉,把式子化简后根据整点的特点求解.
8. 解:的绝对值是6. 故选:B. 根据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得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的定义,规律总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9. 解:的绝对值是:2. 故选:B. 直接利用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进而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正确把握绝对值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10. 解:, , ,即a为负数或0. 故选D. 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即可得到,从而得到答案.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若,则;若,;若,.
11. 【分析】 由非负数的性质可知,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非负数的性质,掌握非负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解:, ,, 解得:,. 故答案为:;.
12. 解:从数轴可知:,, , , 故答案为:. 根据数轴得出,,求出,再去掉绝对值符号合并同类项即可. 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数轴的应用,注意:整式的加法实质就是合并同类项.
13. 解:. 因为,由绝对值的性质,可得的值. 本题考查绝对值的化简,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4. 解:, ,;,;,;,; 则或或14或. 或4或或14. 故答案为:4或或14或;或4或或14. 根据题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求出x与y的值,即可确定出,的值.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绝对值,以及有理数的加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5. 解: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和正数. 故答案为0,正数. 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解答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此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同时要明确绝对值的定义:数轴上的点到原点距离叫表示该点的数的绝对值.
16. 解:由图可知,,, 所以,,, 所以,, , . 故答案为:. 根据数轴判断出a、b的正负情况并确定出和的正负情况,再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去掉绝对值号,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 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绝对值的性质,准确识图并判断出a、b的正负情况以及大小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17. 解:,,, 为非正数,b为非正数,c为非负数, ,,, 则原式, 故答案为: 根据题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判断出a,b,c的正负,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即可得到结果.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以及绝对值,熟练掌握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18. 解:, 或. 或. 故答案为:或. 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回答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绝对值的性质,掌握绝对值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9. 解:根据数轴图可知:、、, . 根据数轴的意义,、、,结合绝对值的性质化简给出的式子. 此题把数轴的意义和绝对值的性质结合求解. 注意借助数轴化简含有绝对值的式子,比较有关数的大小有直观、简捷,举重若轻的优势.
20. 解:,则. 故答案为. 根据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得所求的绝对值. 考查绝对值的意义;用到的知识点为: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21. 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判断出绝对值里边式子的正负,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2. 利用倒数,相反数以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求出ab,,m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此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相反数,绝对值,以及倒数,熟练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23. 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判断出绝对值里边式子的正负,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数轴,以及绝对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4. 根据a小于b,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求出a与b的值,即可确定出的值; 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c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此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5. 由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是6得出、,,代入计算即可,注意讨论. 本题主要考查相反数、倒数及绝对值的计算,掌握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互为倒数的两数积为1是解题的关键.
26. 依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知a、b异号,然后依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可知正数的绝对值较大,故此可确定出a、b的值,然后代入求解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绝对值、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求得a、b的值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