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实物的联想》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实物的联想》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8-08-29 18:5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物的联想》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感知各种材料的特征,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合理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联想,组合成新的形象。 2、操作目标:通过探索、设计、制作,学会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制作一些实用而有趣的形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实物进行联想,达到有计划学习的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生活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工艺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丰富的联想,组合成新的形象。
难点:通过对物品的组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前准备:
师生:收集各种材料:包括纸张、绳子、饮料瓶等废弃物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前几天老师看了一个很有趣的展览,其中有世界大师的作品,也有同龄的小朋友的作品,它们都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你们想看吗? 1、课件出示实物联想作品的照片,引导学生欣赏。 2、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二、合作探究 1、选择对象,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多媒体展示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形式,探究构成这种装置艺术所需要的材料和方法。 2、直观演示,学习方法。 教师、以驼鸟为例,采用师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更直观主动地学习,具体操作程序。 3、简单概括,归纳方法。想(根据材料想)----找(找材料)---拼摆(创设作品) 三、导练自创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材料的形状、色彩,联想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可以构成什么形象?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自己独特的构思。
成果展示
班级进行创作作品展示,再评选优秀创意作品,并邀请制作学生讲述创作思路,同学们从中收获经验。
五、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