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斯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1、知识与能力
(1)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认识重力加速度;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3)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轻重不同物体在真空中的下落过程,实际测量重物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等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推理和实验是揭示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前人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人格魅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学习目标: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
由打点纸带求加速度的公式: 温故知新: 2. 如图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在纸带上所选取的连续的5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试判断小车在做何种形式的运动?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温故知新: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认为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探究导航: 演示实验一:让石头和羽毛、气球和实心球同时落地。探究一: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思考: 是否重的物体一定下落的快? 实验现象:分组实验: 利用桌面上的金属片和纸片验证你的猜想思考:1、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物体只受重力,从静止
开始下落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呢? 演示实验二: 牛顿管内物体的下落。结论: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物体下落的一样快总结:
1.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探究导航: 探究一: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例1】判断下列物体是否在做自由落体运动
⑴向地面用力掷一小石块;
⑵棉花团落地;
⑶蹦极跳只受重力作用,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1)只受重力 (2)初速度为零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探究导航: 探究二: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问题提出:科学猜想:方案设计:信息采集:1.纸带上的点是在一条直线上还是一条曲线上?
2.重锤是在作匀速直线运动吗?
3.是加速还是减速运动?
4.是匀加速运动吗?我们怎样去判断呢?分析论证:小组交流:实验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怎样的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探究导航: 探究二:自由落体运动有何运动特点?问题提出:科学猜想:方案设计:信息采集:分析论证:小组交流:实验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总结: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对重力加速度g的理解: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探究导航: 探究二:自由落体运动有何运动特点? 1.同一地点,任何物体的自由落体加速度相同,跟物
体的轻重无关。
2.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大小跟高度和纬
度有关。
3.地面附近通常取g=9.8m/s2,粗略计算时,可取
10 m/s2。0g1、规律:
①速度公式:
②位移公式:
③速度与位移关系: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探究导航: 探究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2.应用:
【例2】:在汶川大地震中,一架直升飞机在灾区某地上空做定点空投救灾物资,已知每隔1秒释放一包物资,当第1包物资刚着地时,第五包刚好离开机舱开始下落。(g=10m/s2)
求:①直升飞机距离地面的高度?
②第一包与第二包之间的距离?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探究导航: 解:(1)(2)第一包下落高度:第二包下落高度:第一二包之间距离:【做一做】:测定反应时间的小实验
器材:
?
方案:
?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探究导航: 探究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应用一把长刻度尺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
落体运动
D.当空气阻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从静止开始
下落的实际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2.估算从三楼晾台上下落的花盆,经多长时间到达地面?到达地面的速度有多大?
(提示:每层楼高约2.8m,凉台高约0.9m)课堂检评: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BCDt=1.1sV=11m/s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课堂小结: 作业拓展: 回扣目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课本第44页【做一做】估测曝光时间再见祝同学们身体好!学习好!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