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我国地形多样,面积最大. 分布最广的是(? ? )。
A. 平原 B. 高原 C. 山地
2. 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 )内。
A. 地核 B. 地幔 C. 地壳
4. 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
A. 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B. 温度越高,压力越小C. 温度越低,压力越大
5. 下面受到雨水侵蚀最严重的是(? )。
A. 华北平原 B. 黄土高原 C. 热带雨林
7. 石灰岩地区特有的溶洞,是由于(??? )作用形成的。
A. 冷和热 B. 流水 C. 动物植物
8. 很多岩石破裂是因为季节和昼夜的交替,温差使岩石发生了(?? )。
A. 热胀冷缩 B. 热胀 C. 冷缩
9. 河边的卵石又光又圆,是由于(? )形成的。
A. 热胀冷缩 B. 水的冲刷 C. 植物的作用
11. 关于我国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B. 我国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C. 我国西部多平原,东部多丘陵
12.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由于(??? )形成的。
A. 土壤流失 B. 土壤沉积 C. 海水冲刷
13. 把土壤拿来烧会闻到一股焦臭味,这是因为土壤中有(??? )。
A. 水分 B. 黏土 C. 腐殖质
14. 土壤中蚯蚓的主要作用是(??? )。
A. 给植物提供盐分B. 使植物的根更容易伸展使空气和水更容易进入土壤C. 分解动物. 植物残留体
16. 通过观察世界地形图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陆地面积较小B.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C. 中国地形是东高西低
17.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占9.6%,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占90.4%这一文字表明了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
A. 人类活动不会引发水土流失?B. 人类活动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C. 人类活动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18. 某小组研究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影响时,要控制的相同条件是( )。
A. 有无植物覆盖和土地坡度 B. 土地坡度和雨量大小
C. 有无植物覆盖和雨量大小
20.下列选项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缺少植被、 降暴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土壤流失
B. 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
C. 人类的活动对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没有影响
二.填空题(每题空1分,共20分)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原、盆地等。
2.最大的土壤颗粒是________,其次是沙,比沙还小的是________,最小的土壤微粒是________。
3.土地被侵蚀的程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________和 ________现象发生。________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 ________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因为它们的作用,使地球上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地貌。
5.地球表面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力的作用下,也会缓慢地发生变化。
6.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________?。土壤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最容易被雨水冲走。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9分)
1. 在河流的下游河床上堆满细沙。(????)
2. 河床越宽. 水流越快,携带泥沙的能力越强。(???)
3. 河水有很强搬运能力,能把上游沙石搬到下游(??? )
4. 我国的平原大多在河流的下游。(????)
5. 风、冰川、 海浪等对土地也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6. 在茂密的森林里,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很严重。 ( )
7. 在同一地区,土地坡度大小不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 )
8. 做“土地的坡度对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影响”的实验时,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地形坡度要一样。 ( )
9.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降雨量越大,对土地侵蚀的程度越大。 ( )
四. 连线题(11分)
1. 连一连(5分)________平原 ? ? ? ? ? A??________高原 ? ? ? ? ? B?________山地 ? ? ? ? ? ? C?________丘陵 ? ? ? ? ? ? D ?________盆地 ? ? ? ? ? E ??
2. 连线题。(6分)
下暴雨时
天气晴朗时 土地容易被侵蚀
有植物覆盖
无植物覆盖 土地不容易被侵蚀
陡坡地带
缓坡地带
五.实验探究题(30分)
1.(6分)在河流的上游,山上的岩石都布满了裂缝。这些岩石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发生着变化。其中,渗入岩石裂缝的水在冬季会造成岩石裂缝变大。
(1)由于受到水.空气或生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称为 。
(2)将小石子烧热后立即放入水中,反复几次后,会发生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3)小金想验证流水对岩石变化的影响。他将几块岩石放在有水的塑料瓶中剧烈摇晃。
①关于“为什么要剧烈摇晃塑料瓶”,下面哪一种解释是合理的?( )。
A.主要是为了模拟自然界中正在发生的地震
B.主要是为了让瓶中的水像江河那样流动起来
C.主要是为了让瓶中的石块能够撞击到塑料瓶壁
②请你描述塑料瓶中的岩石和水在实验结束时分别出现的变化。
岩石变化:
水的变化:
2.(6分)右图所示为一条河流。
(1)河水对两岸主要产生了 作用,结果会造成 。
(2)沉积的顺序按轻重的不同有先有后,的先沉积, 的后沉积。
(3)上游流水的速度比下游 。(选填“快”或“慢”)
(4) 鹅卵石可能分布在 ;较大的石块可能分布在 。(选填“上游”“中游”或“下游”)
3.(8分)【实验题分析】用泥土堆成两个坡度为30的斜坡(如图所示),在A坡种上草皮,用喷水壶在相同的高度分别向两个坡面喷水,两个坡面的水流运动和水沟的汇水情况见下表。
水流运动
汇入引水沟的水量
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
A
较慢
较少
B
较快
较多
请同答以下问题:
分析实验,我发现: 坡汇入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这说明 对土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植物的根系把土壤颗粒紧紧地粘在一起,植物的树冠或茎叫可以减轻雨水对土地的冲击,大大减轻了 流失。而裸露的地面没有 的保护,就容易发生 。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 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 污染。
(3)请你提出几点保护土壤的措施。
4.(10分)设计题。
完善“研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的实验没计。
(1) 研究问题:有五植物覆盖对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影响。
(2) 实验假设: 的土壤被侵蚀程度严重; 的土壤被侵蚀程度较轻。
(3)实验材料。
(4)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
(5)实验中保持不变的条件。
(6)实验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A 3. A 4. B 5. B 6. A 7. B 8. A 9. B 10. C
11. B 12. C 13. C 14. B 15. C
二、填空题
1.山地;丘陵;平原
2.沙砾(小石子);粉沙;黏土
3.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
4.侵蚀;沉积;侵蚀;沉积
5.流水;风;冰川;海浪
6.侵蚀;细沙;黏土
三、判断题
1. √ 2.× 3.√ 4. √ 5. √ 6.× 7. × 8. × 9.√
四、连线题
1.
2.
五、实验探究题
1.(1)风化 (2)水中出现了少量碎小的岩石,这说明了冷热作用能使岩石发生变化。 (3)B 岩石变化:岩石碎裂,出现较多碎屑,小石子变得圆滑了。水的变化:清水变浑浊了。
2. (1)侵蚀岸边土壤变少,河堤变窄 (2)重 轻 (3) 快 (4)中游 上游
3. (1) A 植物覆盖 土壤 植物 侵蚀现象 (2)环境 (3)植树造林,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等,会减少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4. (2)无植物覆盖 有植物覆盖 (3)两份土壤(一份有植物覆盖. 另一份无植物覆盖). 喷水器. 容器等。(4)有植物覆盖(对照组,无植物覆盖(实验组)。(5)土地坡度. 雨量大小. 喷水高度等。(6)将两份土壤放置在容器中,土地坡度保持一致,用喷水器在相同的位置向土壤喷水,观察实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