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件(3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件(3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30 20:3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五、我们一起认识高中历史课程 选修课程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0世纪的战争和和平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探索历史的奥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必修课程:
一模块:政治文明历程
二模块:经济成长历程
三模块:文化发展历程政治文明发展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中国古代的朝代顺序吗?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半。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古代中国政治的特点两大矛盾: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帝与宰相的矛盾
两大趋势: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三个结合:
国家政权与神权崇拜结合:君权神授、真龙天子
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结合:儒家伦理影响古代政治
贵族特权与官僚政治结合:贵族统治、文官制度神意政治、人治政治、集权政治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内容标准: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禅让制——远古的美丽传说
世袭制——天下为家的开端
分封制——等级森严的统治
宗法制——嫡庶分明的秩序
礼乐制——维护等级的工具传统中国政治制度的奠基 思考:什么是禅让制?
什么是王位世袭制?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世代沿袭的制度。尧舜禹禅让制:远古的美丽传说 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思考:当时的社会出现了怎样的变化?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大禹治水图 两张图中的大禹有何不同,它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同?此后王位该如何传承?臣民---部落联盟首领——国王;“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是生产力进步和私有制发展的产物;王位世袭制世袭制:天下为家的开端 启与交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史记·燕召公世家如何治理“家天下”?通过占卜神化王权
建立行政管理制度 卜辞记载战争的史实相当多,卜问内容包括战事的时间、地点、将领、吉凶祸福等。
此甲骨记载有二类不同的内容。一段为殷(商)王将征伐,卜问哪位将领合适。另外一段记录殷王牙齿有病,卜问是否来自祖先作祟,能否痊愈。殷墟出土的刻有卜辞的龟甲和牛骨 商王依靠神权来强化王权。因为商代的附属国只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与之结成臣属关系,它的服从与否是随着中央力量的强弱而变化的,所以商王还不得不依靠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以此加强控制附属国的能力。
占卜用的龟甲甲骨文卜辞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带有神权特色国王中央地方相、卿士卜、史师(参与商王决策)(祭祀占卜和 记录王朝大事)(执掌军权)(管理地方,向国王定期纳贡和奉命征伐)夏商行政管理制度伯、侯1、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什么?分给谁? 2、受封者享有什么权利,要履行什么义务?3、西周分封制有何特点?有何影响?结果如何?为什么? 巩固统治
土地和人民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服从周天子命令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层层分封,等级森严西周末期,分封制遭到破坏生产力发展
诸侯的独立性分 封 制分封制:等级森严的统治1.分封的对象有哪几类人?分别有哪些国家?
2.封国的分布有何特点?
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篇》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王室贵族:燕、鲁、卫、晋、吴先代贵族:杞、宋、许、陈、楚功 臣:齐周公封邦建国中国统一国家形态由此奠定方国联盟首领转为天下之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分封制:等级森严的统治宗“宗”字是什么意思?表明宗法制与血缘和神权有关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政权与神权的结合神主宗 法 制宗法制:嫡庶分明的秩序历 史 假 说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依据是什么?宗 法 制宗法制:嫡庶分明的秩序宗 法 制运行原则:嫡长子继承制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表示其余嫡子及
庶子等降一级 长子●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长子长子长子长子①定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②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与分配上的矛盾。③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核心)
大小宗相对性;
家国同构 ;
血缘关系为纽带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关于宗法制来源: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夏商周盛行,以后历代存续)大小宗是相对的;具有双重关系,既是家族内的兄弟关系,又是政治上的君臣隶属关系思考:“大宗”和“小宗”关系如何?奠定家国天下一体家国同构观念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有什么关系?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互为表里;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里)(表) ★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举例子说明吗?公祭黄帝陵这是两张拍摄于清末和21世纪初的中国家庭聚餐照  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中国人的生活观念,它已经延续了数千年,中国人至今都没有放弃的“团圆饭”情结,不管岁月如何,年龄多大,都得团聚于父母身边;过年过节无论山高水远,连滚带爬也要赶回高堂膝下才觉慰藉、才觉完满。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⑤对宗法制度的影响:★宗法制对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 积极: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忠孝报国消极:重男轻女、等级观念、专制作风 根据礼书记载,西周时凡使用鼎,天子和诸侯用九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凡使用乐器,天子用编钟四套,诸侯三套,大夫二套,士一套。
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一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不但僭用诸侯之礼,甚至僭用天子之礼。按礼,天子的舞用“八佾(yì)”(“佾”是“乐舞行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这时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材料涉及到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阅读材料:礼乐制——维护等级的工具 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
——《礼记·王制》礼乐制度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据《周礼》记载,衮服是西周统治阶级的最高一级礼服。●礼乐制——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西周一般贵族服饰据记载,西周时凡使用鼎,天子用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凡使用乐器,天子用编钟四套,诸侯三套,大夫二套,士一套。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 —— 《史记·楚世家》 (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之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楚王问鼎楚王问鼎的用意何在?反映了什么?用意:想替代周王号令天下。反映:王权衰弱,分封制破坏。思考: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里表工具思考: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1.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宗法制;商代的甲骨;“天子”的由来) 2.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3. 中央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宗法制;分封制)4.早期的政治制度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探究问题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商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地方分封制
(重点)宗法制(重点)王位世袭制相、卿、师等的设立封侯、伯作用对象破坏内容特点作用封建诸侯,以蕃屏周加强统治,巩固王权西周后期,王权衰弱,被破坏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嫡长子继承制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目的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知识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