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中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段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
命题人:曹志东 审核人:董作胜 曹生印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有4个选项,有的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有的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关于某力做功的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力越大,其功率就越大
B.该力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
C.功率越大说明该力做的功越多
D.功率越小说明该力做功越慢
2.关于某一物体的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的动能有变化,其速度也一定变化
B.如果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其动能也一定变化
C.如果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其动能一定减小
D.如果物体的动能没有变化,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
3.关于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在地面上的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
B.将质量为m的物体匀速举高,重力势能增加mgh
C.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一定都具有弹性势能
D.重力势能实际上是物体和地球所共有的
4.下列运动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是
A.手榴弹从手中抛出后的运动(不计空气阻力,未炸前)
B.子弹射穿木块
C.吊车将货物匀速吊起
D.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
5. 某人乘小船以一定的速率垂直河岸向对岸划去,当水流匀速时,关于它过河所需的时间、发生的位移与水速的关系正确的是
A.水速小,位移小,时间短 C.水速大,位移大,时间不变
B.水速大,位移大,时间短 D.位移、时间与水速无关
6.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抛运动过程中,其加速度和水平速度保持不变
B.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C.平抛物体是做曲线运动的,因此它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D.平抛物体水平飞行的距离只与初速度有关
7.斜上抛的物体经过最高点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速度是零 B.加速度是零 C.速度最小 D.加速度为g
8.在匀速圆周运动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A.速度 B.速率 C.角速度 D.周期
9.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第一次沿光滑的水平面移动距离为s;第二次在同一水平力F作用下沿粗糙的水平面移动的距离也是s。设第一次F对物体做的功为W1,第一次F对物体做的功为W2,则
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确定。
10.用起重机将质量为m的物体匀速地吊起一段距离,那么作用在物体上的各力的做功情况应该是下列说法的哪一种
A.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合力做功为零
B.重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正功
C.重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功为零
D.重力不做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正功
11.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能的变化情况,下面哪些说法正确
A.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减小 B.重力势能一定减小,动能一定增加
C.重力势能一定减小,动能不一定增加 D.重力势能不一定减小,动能一定增加
12.在离地面15 m高处,某人将一质量为4 kg的物体以5 m/s的速度抛出,人对物体做的功是
A.20 J B.50 J C.588 J D.638 J
13.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经过时间t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t。则经过时间2t,物体速度大小的正确表达式应该是
A.v0+2gt B.vt+gt C. D.
14. 如图所示,一个球绕中心线OO′以角速度ω转动,则
A.A、B两点的角速度相等
B.A、B两点的线速度相等
C.若θ=60°,则vA∶vB=∶
D.若θ=30°,则vA∶vB=∶
15. 如图所示,用细线吊着一质量为m的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A.重力、绳子的拉力、向心力 B.重力、绳的拉力
C.重力 D.绳的拉力
16. 关于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描述的是线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
B.它描述的是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C.它描述的是质点在圆周运动中,向心力变化的快慢?
D.是描述线速度大小变化多少的物理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实验题(本题含2小题,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7.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如下操作中必要的 。
A. 打出几条纸带,从中选出打下的第1、2两点间距离接近2mm的纸带备用
B. 重锤的质量应尽可能大些
C. 实验中必须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 实验中必须先放纸带后开电源
18.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其中A、B为打下的第1、2个点,AB=2mm, D、E、F为连续取出的计数点,测得D、E、F到A的距离分别为S1、S2、S3。设计数D、E、F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重锤质量为m,实验地点重力加速度为g。一位学生想从纸带上验证打下A点到打下E点过程中,重锤的机械能守恒,具体做法如下:
(1)打下E点时重锤的速度vE = 。
(2)重锤重力势能减少量= ,动能增量= 。
(3)比较和发现,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造成这一误差的原因: .
三、计算、论证题(本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炮台高出海面45m,水平射击一个以36km/h的速度沿射击方向直线逃离的敌舰,如果炮弹的出口速度是610m/s,问敌舰距炮台水平距离多大时开炮才能命中。(g=10m/s2)
20.如图所示,A B和C D为半径为R=l m的1/4圆弧形光滑轨道,B C为一段长2m的水平轨道.质量为2 kg的物体从轨道A端由静止释放,若物体与水平轨道B 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求:
(l)物体第1次沿C D弧形轨道可上升的最大高度.
(2)物体最终停下来的位置与B点的距离.(g=10m/s2)
21.气球上系一重物,以4 m/s的速度自地面匀速上升.当上升到离地面高度h=9 m处时,绳子突然断了(g=10 m/s2).问:
(1)重物将怎样运动? 绳断后,重物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落到地面?
(2)重物落地时的速度多大?
22.人骑自行车上坡,坡长200 m,坡高10 m.人和车的质量共100 kg,人蹬车的牵引力为100 N,若在坡底时自行车的速度为10 m/s,到坡顶时速度为4 m/s.(g取10 m/s2)求:
(1)上坡过程中人克服摩擦阻力做多少功?
(2)人若不蹬车,以10 m/s的初速度冲上坡,能在坡上行驶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