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30 16:2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练习
一、选择题
1.尼罗河畔的金字塔至今仍是巍峨壮观,它们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这种建筑物是用来作为( )
A. 天文标记
B. 祭祀
C. 神堂
D. 法老的陵墓
2.右图是一位九年级同学在国外拍摄的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奇异雕像的照片,该雕像所在的文明区域是(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3.有一批旅游者从杂志上 看到一幅建筑物的图片(右图),激起了他们的兴趣。如果他们想目睹该建筑物的真实面貌,应该去的国家是( )
A.印度
B.埃及
C.希腊
D.伊拉克
4.下图所示地区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在这里最早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雅典
5.民主法制建设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A.《拿破仑法典》 B.《权利法案》
C.《汉谟拉比法典》 D.《独立宣言》
6.《古巴比伦的兴衰》记述了这样的场面: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被判割耳朵。判罚的依据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人权宣言》
7.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是( )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C.尼罗河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
8.“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是古代某国一法典的条文。该法典的实质是( )
A.维护该国的种姓制度
B.保障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平等
C.维护该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确保该国分封制的实行
9.我们熟知的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和王后的陵墓。对其叙述错误的是( )
因形似汉字“金”而得名
B. 因用黄金堆砌而得名
C. 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D.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二、阅读题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
第196条??如果一个自由民挖出了另一个自由民的眼睛,他的眼睛也该被挖出来。第199条??如果一个自由民挖出别人奴隶的眼睛,或者打碎别人奴隶的骨头,他将付它价值的二分之一。第200条??如果一个自由民击落了另一个自由民的牙齿,他的牙齿也该被同等的打掉。——《汉谟拉比法典》
??
(1)据图一,说说古代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产生的相同条件有哪些?
(2)图二所示文明古国的遗存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3)据材料二,说说《汉谟拉比法典》实质。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古代亚非文明古国有何相同特点?
6.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谟拉比法典》的掌握情况。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古巴比伦的兴衰》”及对话内容可判断是《汉谟拉比法典》。故本题选A。
7.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在这个基础上了创造了古代埃及文明。在这个意义上说是“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故本题选C。
8.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这句英文的意思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出自《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故本题选C。
9.B解析:本题考查印度的种姓制度。阿育王是印度国王,国王掌握国家的军事和行政大权,属于刹帝利。
二、简答题
14.(1)都发祥于大河流域;都出现在北纬20~北纬40度的区域,气温条件适合于农作物的生长。
(2)法老的陵墓。
(3)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奴隶制法典。
(4)都是农业文明的代表;都建立中央集权、国王专制的国家。(或经济上农业为主、政治上中央集权。)
试题分析:
(1)图一反映的古代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产生的相同条件有都发祥于大河流域;都出现在北纬20~北纬40度的区域,气温条件适合于农作物的生长。
(2)图二所示文明古国的遗存的主要用途是法老的陵墓。
(3)据材料二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奴隶制法典。
(4)古代亚非文明古国的相同特点:都是农业文明的代表;都建立中央集权、国王专制的国家。(或经济上农业为主、政治上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