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一篇章
宋元都市——平民的幸福清明上河图1.宋元时期的大都市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大相国寺盛况
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每月举行多次庙会。寺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2.热闹的瓦子
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什么叫“瓦舍”(瓦子)?瓦子出现的原因?在瓦子里人们可以进行什么样的活动?瓦子即“瓦舍”,是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原因:宋代城市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扩大。药店酒店说书木偶戏卜卦皮影戏顶竿图耍猴蹴鞠白 打:不用球门,以踢出花样动作为输赢。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3.宋元时期的戏剧
宋元时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形成的朝代和兴盛的朝代分别是什么时候?杂剧演员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说唱艺人俑 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 4.传统节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苏轼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猜一猜: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春节
学习与探究:
宋代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2008年,国家新增了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你认为有什么意义呢?
感受中国自身的历史传统,促进文化传承
享受节日所带来的心灵愉悦 ,丰富人民的生活。第二篇章
宋词元曲—更贴近百姓的文学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做词牌。
二、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这三首词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风格情怀?词人的情怀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什么样的关系?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词风豪迈而飘逸。词风委婉、细腻、清秀,感情真挚。
豪放词风、报国情怀,词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三、元曲关汉卿 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窦娥冤》 年轻寡妇窦娥遭受无赖陷害,被贪官判处死刑的故事。她临刑前对苍天发下三桩誓愿,陈述冤情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窦娥死后,誓愿一一实现,冤情昭雪。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 关汉卿 郑光祖白朴元代杂剧作家有200多人左右,剧目600种左右,现存150多种。请同学们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论述你眼中的宋朝。多角度 看历史 宋朝采用“重文轻武” 政策,军事上未能顶住外族入侵,俯首缴纳岁币换取了和平的三百年,在“苟安”中的宋朝人却创造出经济上的极大富足和文化上的极度辉煌,大大丰富了市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了宋朝人们的幸福感。 课后作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请同学们以“如何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