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 课件(3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项链》 课件(3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30 20:5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第三单元 小说10 项链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他就是于 勒《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中的人物。 他是的文章 《我的叔叔于勒》写的是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于勒一生由贫穷到发财又到沦落。
今天我们学习莫泊桑的另一名篇,也是取材于一个普通小职员家庭,人物的命运也是大起大落,它就是——《项链》。1. 了解莫泊桑和社会背景。2. 理清情节,在情节发展中注意人物的表现。3. 分析评价人物玛蒂尔德。学习目标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等。作 者 简 介 莫泊桑的小说在艺术手法上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短篇小说。他的作品重视结构的布局,行文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故事情节巧妙真实,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这中;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塑造了很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法国的莫泊桑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同为世界文学史上三大短篇小说大师。
《麦琪的礼物》
《警察与赞美诗》
《最后的藤叶》
《变色龙》
《套中人》 社会背景 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政府贪污风行,社会道德沦丧,资产阶级的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唯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小资产阶级羡慕上流社会,想极力跻身于资产阶级的行列,他们为此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
作为19世纪后期法国最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长期在政府小科员圈子中生活,深入地观察到了正向帝国主义发展的法国第三共和国的黑幕,对于小资产阶级的普遍心理也有很深的了解。他的创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腐化堕落、道德沦丧和拜金主义,真实地描写了人世间的炎凉,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了深切同情。《项链》就是此类作品的代表。情节与线索线索 ——项 链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识项链7. 十年后,当她再次见到女友,为什么要告诉女友十年前的事实?1. 借项链前,玛蒂尔德有哪些想法?2. 得到请柬后,她的情绪是怎样变化的?3. 借项链前后,她的情绪是怎样变化的?4. 舞会上她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舞会后她想到的是什么?为什么?5. 丢项链后,她怎样处理这件事?6. 玛蒂尔德怎么还债的?现实 梦想冰冷身 世家 境生于小职员之家
只得嫁给小书记住宅寒伧 墙壁黯淡
家俱破旧 衣料粗陋桌布三天没洗
喝一般的肉汤用廉价女佣平庸
黯淡贵妇人幽静的厅堂、宽敞的客厅
华美而香气扑鼻的小客厅精美的晚餐亮晶晶的银器
盛在名贵盘碟里的佳肴跟最亲密仰慕的男子闲谈高贵
优裕狂热一 现实 与 梦想高高兴兴地拆懊恼地丢恼怒不耐烦哭起来抑制住悲痛平静迟疑地 提出要求郁闷、不安、忧愁惊喜犹豫不决高兴得心都快跳出来了迟疑而焦急地问跳、搂、狂热地亲、跑狂热 陶醉  想赶快逃走,为了不让那些穿着珍贵皮衣的女人看见。决定赔偿找到同样的项链四处借钱买挂新项链送还项链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辞退女仆迁移住所提水刷洗
杯盘倒垃圾洗衣争价钱、受嘲骂还债内心的坦然 痛苦高兴愁苦狂热沉迷惊惶愁苦
不堪欣慰悲?苦?现实与梦想的矛盾收到请柬懊恼没有服饰借项链参加舞会丢项链赔项链还清债务识项链生活经历波澜起伏 跌宕多姿 引人入胜情感波折小说构思的独特之处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七八片九十片,
飞入芦花总不见。
 —清·无名氏《冰雪诗》A 精巧的构思。1. “借项链”是命运的转折之由,在玛蒂尔德身上,为什么是必然?明确:序幕写她的梦想,为下文她参加舞会赶制新衣及借项链作了充分铺垫。2. “失项链”看似偶然,为什么又真实可信?明确:狂热和逃跑,很容易丢失东西。 小说的结尾是出人意料的,同时也是合乎情理的,请在文中找到巧妙的暗示: 作用:增加情节的波澜,
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高潮迭起,动人心魄。B 戛然而止,耐人寻味。高潮的设置——识项链。  作用:异峰突起,出人意料,这样的结局对主人公和读者都是一个强烈的震撼:巨大的代价,残酷的玩笑,深刻的嘲弄,令人拍案叫绝,玛蒂尔德悔恨、辛酸;读者也深感惋惜、不平。言犹尽而意未尽。同时,这样的结局不仅是一个深刻的悬念,更是对玛蒂尔德追求虚荣的绝妙讽刺。细腻出色的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的几种方式
1.运用人物内心独白直接剖析心理 
 活动;
2.从旁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或感觉;
3.通过动作表情的描写反映人物的心
 理活动;
4.以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目的:深刻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
思想品质。本文正是通过细腻深刻
的描写,惟妙惟肖地揭示了玛蒂尔
德的内心世界,突出她爱慕虚荣,
追求享乐的性格。归纳本文心理描写玛蒂尔德: 爱慕虚荣,追求享乐;  对命运不屈服,积极抗争,勇于承担责任,吃苦耐劳,自尊自强,诚实守信。  启示:人物形象评价不能片面化,要切合实际。5.同时对贵族阶级穷奢极欲和不惜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作了抨击和暴露。1. 作者对她有美好的姿色却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处境表示遗憾;2. 对她为一条假项链差不多葬送自己和丈夫的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3 . 对她和丈夫偿还项链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给予了肯定;4. 对女主人公的虚荣心作了批评;那么,作者对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看法呢?研究性拓展   世界文学史上还有像玛蒂尔德一样有着复杂性的人物形象,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我们都应辩证地分析、评价这些人物形象。睡在棺材里还搽粉玛蒂尔德赔项链癞和尚戴花厕所里开电风扇玛蒂尔德丢项链玛蒂尔德借项链死爱脸疯美出臭风头穷出风头乐极生悲自讨苦吃一 串 假 项 链十 年 苦 人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