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一、长征的原因1930年
至
1933年10万 4万
20万 3万
30万 3万
50万 7万毛泽东
(前三次)胜利
博古
李德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1933年10月至
1934年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周恩来
朱德
(第四次)军队人数博古、李德制定的反围剿口号博 古李 德“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让敌人侵占寸土”、“胜利或者死亡”失败中 央于都瑞金渡过湘江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二、长征的经过 “那次仗打完后,江水都成红色的了,江底到处是战士的尸体,我们老百姓都说,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毛泽东
贵州
敌人力量薄弱经过1934、10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不怕远征难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室内景遵义会议召开时间
会议内容1935年1月(1)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3)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②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你是如何理解的?(提示:从会议前后军事变化、历史上党的领导等角度思考)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你是如何理解的?遵义会议前:红军虽然英勇奋战,但处处被动挨打,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遵义会议后: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的指挥,开始扭转战局,走向胜利。新中国成立
(1949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建立新中国幼年③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取得了哪些军事胜利?想一想:中央革命根据地冲破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中央革命根据地冲破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005冲破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吴起镇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历经艰辛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部分将士留影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毛 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会宁会师楼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经过1934、10中央革命根据地1935年10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大主力红军甘肃会师1936年10月红军长征途中除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恶劣的自然条件,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还缺少粮食给养。复杂的民族关系。合作探究长征过程中红军克服了种种难想象的困难,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形成了一种新的民族精神——长征精神,什么是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怕吃苦、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三、长征的意义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颜。
——毛泽东《长征》
请回答:(1)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
?
(3)红军长征之“难”,主要是指什么?
?(4)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当堂训练?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条件,如雪山草地不畏困难、不怕牺牲、坚定信念、百折不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