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2018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物质的性质(真题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初中科学2018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物质的性质(真题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9-03 17:02:18

文档简介

浙教版初中科学2018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物质的性质
一、选择题
1.(2018 台州)下图为自米水生产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清水池中的水是溶液 B. 过滤池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C. 消毒用的液氯是化合物 D. 供水系统流出的水是纯净物
2.(2018 嘉兴)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操作I一定是降温 B. 操作I一定是加溶质
C. 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 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3.(2018 湖州)通常情况下,下列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 )
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
B.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
C.1克食盐加1克水得到2克食盐的水溶液
D.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2克混合溶液
4.(2018 杭州)下列操作均在室温下进行,且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 数都发生变化的是( )
A.将一定量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升温 10℃
B.将一定量饱和石灰水升温 10℃
C.取一定量蔗糖不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蔗糖
D.取一定量氯化钠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水
5.(2018 金华)20℃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乙
D.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6.(2018 宁波)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 ???)
A.?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
C.?太阳辐射导效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
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
7.(2018 温州)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二、填空题
8.(2018 湖州)石油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源。从石油炼制的产品中可以获得一系列与甲烷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如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
(1)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在1500℃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和氢气,
① ② ③
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以上叙述中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 (选填序号)。
(2)请模仿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丙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9.(2018 衢州)甲烧杯中盛有30℃、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100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
(1)乙中溶液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饱和溶液。
(2)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0.(2018 衢州)一款名为“史莱姆”的水晶泥玩具,其主要成分是普通胶水、硼砂晶体和水。查阅资料知道:①硼砂晶体(Na2B4O7?10H2O)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用作清洁剂、杀虫剂,②人体若摄入过多的硼,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
(1)硼砂(Na2B4O7)中硼(B)元素的化合价为   。
(2)请至少写出一条关于硼砂晶体的物理性质    。
11.(2018 温州)2018年5月5日,夏威夷的基拉韦厄火山喷发。
(1)火山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有时会给人类带来灾害。请再举一例由地壳运动引起的自然灾害:________________
(2)基拉韦厄火山喷发的炽热岩浆流入海洋,导致海洋上空形成浓厚的白雾,白雾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浙教版初中科学2018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物质的性质
一、选择题
1.(2018 台州)下图为自米水生产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清水池中的水是溶液 B. 过滤池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C. 消毒用的液氯是化合物 D. 供水系统流出的水是纯净物
【答案】A
【考点】物质变化;溶液;
【解析】A. 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清水池中的水溶由可溶性物质,是溶液,故A正确;
通过过滤除去难溶性的固体物质,所以过滤池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故B错误;
消毒用的液氯是单质,故C错误;
D. 供水系统流出的水中仍溶有物质,是混合物,故D错误;
2.(2018 嘉兴)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操作I一定是降温 B. 操作I一定是加溶质
C. 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 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答案】D
【考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换;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A.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要使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方法有: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降低温度。所以操作I不一定是降温,故A错误;
操作I不一定是加溶质,故B错误;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①至③的过程中有固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少,①比③的溶质多,故C错误; D. ,②与③是同种物质在同种溶剂、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D正确;
3.(2018 湖州)通常情况下,下列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 )
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
B.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
C.1克食盐加1克水得到2克食盐的水溶液
D.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2克混合溶液
【答案】B
【考点】溶液;
【解析】A、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所以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的溶液小于2毫升;故A错误;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质量的大小与物质的状态、空间位置无关,且酒精与水是任意比例互溶的;所以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故B正确;
常温下,食盐的溶解度小于50g;所以1g食盐加入到1g水中,食盐不能完全溶解,所以得到的溶液质量小于2g;故C错误;
食盐溶液中的氯化钠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氯化银;所以混合溶液的质量小于2g;故D错误;
4.(2018 杭州)下列操作均在室温下进行,且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都发生变化的是( )
A.将一定量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升温 10℃
B.将一定量饱和石灰水升温 10℃
C.取一定量蔗糖不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蔗糖
D.取一定量氯化钠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水
【答案】B
【考点】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A. 溶解度升高,但是质量分数不变,故A 错误;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升温后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都发生变化,故B正确;
溶解度与溶质的量无关,溶解度不变,故C 错误;
D . 溶解度与溶液的量无关,溶解度不变,故D 错误;
5.(2018 金华)20℃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乙
D.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答案】A
【考点】溶解度;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A、由图可知,甲丙都晶体剩余,所以甲丙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而乙没有晶体剩余,但有可能恰好饱和,所以乙中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故A正确;
B、加入相同质量的溶质,只有乙中完全溶解,所以乙的溶质质量是最大的;故B错误;
C、相同质量的溶剂中加入相同质量的溶质,溶解的溶质越多,溶脂质量分数越大,所以溶质质量分数是:乙>丙>甲;故C错误;
D、升温时,如果能够继续溶解溶质则溶脂质量分数会增大,如果溶质不能溶解到溶液中,则溶质质量分数不会增大;故D错误;
6.(2018 宁波)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 ???)
A.?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
C.?太阳辐射导效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
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
【答案】C
【考点】比热容;熔化;
【解析】导热性反映了物体传导热量的能力,导热性好的物体在接受热量后温度升高且能将热量传递根据专家的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可知,在太阳的照射下,条形砖由于导热性好,所以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再将热量传递给上方的雪,所以雪熔化的快。而中间方形砖由于导性性差太阳照射下热量吸收少所以雪熔化速度慢。故C正确;
7.(2018 温州)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答案】C
【考点】饱和溶液;
【解答】溶液有晶体剩余一定是饱和溶液;由图可知乙丙中均有晶体剩余,所以一定是饱和溶液;而甲无晶体剩余则可能是饱和溶液;故C正确;
二、填空题
8.(2018 湖州)石油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源。从石油炼制的产品中可以获得一系列与甲烷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如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
(1)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在1500℃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和氢气,
① ② ③
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以上叙述中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 (选填序号)。
(2)请模仿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丙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①②;C3H8+5O23CO2+4H2O;
【考点】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
【解答】(1)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都属于物理性质;而 ③④都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答案为:①②;
(2)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丙烷充分燃烧也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3H8+5O23CO2+4H2O;
9.(2018 衢州)甲烧杯中盛有30℃、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100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
(1)乙中溶液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饱和溶液。
(2)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不是;(2)23.8;
【考点】 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1)甲溶液中没有剩余固体,有可能是饱和溶液;升温之后,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答案为:不是;
丙中溶液质量为:100g+5g=105g;溶质质量为:100g×20%+5g=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5g/105g=23.8%;故答案为:23.8;
10.(2018 衢州)一款名为“史莱姆”的水晶泥玩具,其主要成分是普通胶水、硼砂晶体和水。查阅资料知道:①硼砂晶体(Na2B4O7?10H2O)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用作清洁剂、杀虫剂,②人体若摄入过多的硼,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
(1)硼砂(Na2B4O7)中硼(B)元素的化合价为   。
(2)请至少写出一条关于硼砂晶体的物理性质    。
【答案】(1)+3;(2)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考点】 化合价计算;物理性质;
【解答】(1)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硼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4x+(﹣2)×7=0,则x=+3价。故答案为:+3;
(2)硼砂晶体(Na2B4O7?10H2O)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属于物理性质,故答案为: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11.(2018 温州)2018年5月5日,夏威夷的基拉韦厄火山喷发。
(1)火山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有时会给人类带来灾害。请再举一例由地壳运动引起的自然灾害:________________
(2)基拉韦厄火山喷发的炽热岩浆流入海洋,导致海洋上空形成浓厚的白雾,白雾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1)地震;(2)汽化和液化;
【考点】 地震;汽化和液化;
【解析】(1)地壳运动是由地球的内力导致的,而由地球内力导致的现象有地震、山脉、裂谷、海洋的形成等等;而属于灾害的是地震;故答案为:地震;
当炽热的岩浆流入海洋时,会对海洋中水进行加热,温度升高汽化加快,而热的蒸汽进入空气中遇冷液化,则是我们看到的白雾;故答案为:汽化和液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