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魏洛 阳蜀成都吴建业第16课 三国鼎立群雄逐鹿说战争第一篇章材料: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如何? 官渡之战前曹操的准备政治上:
把汉献帝从洛阳接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经济上:
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农民垦荒,兵士耕田,实力不断增强。官 渡 之 战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时 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 果 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 壁 之 战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公元208年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杜牧认为如果不是东风给予孙权便利,赤壁之战曹操就有可能获胜,你是否同意他是说法,为什么?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是什么?1.兵多将广,曹操骄傲轻敌。3.孙刘联军团结抗敌,战略得当;采用火攻,战术正确。2.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性。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重视利用自然条件;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以史为鉴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小结:200年曹操和袁绍以少胜多曹操战胜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孙刘战胜曹操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三国鼎立天下分第二篇章曹丕 220年 洛阳刘备 221年 成都
请说出图中三国的名称、建国时间、建国者和都城。孙权 222年 建业
魏蜀吴从东汉统一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议一议 因为东汉中期以来,统治黑暗;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军阀割据混战,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魏、蜀、吴统治者在完成了各自境内的相对统一,并采取了一些稳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人民生产生活状况有所好转。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从这些史实看,这既有利于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的融合。因此,我们说这是历史的进步。
三国的经济发展魏:兴修水利,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丝织业行销三国
吴:造船发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的联系魏
洛阳吴
建业蜀
成都 (pī)
曹丕
220年刘备
221年孙权
222年三国鼎立示意图快速抢答依据本课内容概括总结 :①一种局面:
②两大战役:
③三国鼎立:
④四个人物:
⑤五个时间: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魏蜀吴
袁绍、曹操、孙权、刘备、
200年、208年、 220年、221年、 222年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 )
BD、牧野之战B、赤壁之战C、巨鹿之战A、官渡之战基础巩固1.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是( )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2.三国时期开始于( )
A.219年 B.220年
C.221年 D.222年3.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知识巩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