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题名称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尝试观察涡虫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动物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2.关注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的预防。
教学重点
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 具
PPT课件、相关的视频等。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复习
1.回忆:水螅、海葵等腔肠动物有哪些特点?
2.展示图片
讲解:动物界还有一类动物也具有和腔肠动物相似的一个特点,有口无肛门。它们是扁形动物。
?
回忆上一课时的知识,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首先建立起两类动物的联系。
引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扁形动物作引领和铺垫。
自主预习
预习扁形动物,并回答问题:
常见的扁形动物有哪些
扁形动物的特征是怎样的
扁形动物与腔肠动物的区别和联系
学生边预习边思考
学习涡虫、猪带绦虫、日本血吸虫
涡虫的生态习性、外部形态、左右对称
猪带绦虫的结构特点
日本血吸虫的生活习性及危害,播放《血吸虫如何感染人视频》
观察与思考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能够获知涡虫、猪带绦虫、日本血吸虫的生活环境以及习性,对涡虫、猪带绦虫、日本血吸虫建立感性的认识。
?
?
概括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其他几种扁形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出示几种动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哪种动物是扁形动物,并说明理由。
3.播放《扁形动物视频》
1.总结归纳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2.从具体对一种扁形动物――涡虫的特征的分析初步认识扁形动物特征,再到抽象生成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这一重要概念。
比较扁形动物、腔肠动物
出示表格
学生填写表格,并归纳扁形动物、腔肠动物异同点
课堂练习巩固:
板书
设计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
二、扁形动物
(一)主要特征
1.身体呈两侧对称
2.背腹扁平
3.有口无肛门
(二)主要动物
涡虫、血吸虫、绦虫、华枝睾吸虫等
(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预防寄生虫病
教学
反思
课件14张PPT。扁形动物绦虫涡虫探究观察用放大镜观察涡虫的体长、体色、体型及体表的主要结构。
你能把涡虫分为均等的两半吗?代表动物——涡虫一、生态习性
涡虫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石块下,营自由生活;
以活的或死的蠕虫、小甲壳类及昆虫的幼虫为食物;
二、外部形态
身体柔软、柳叶形、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体长一般10-15mm; 前端:前端呈三角形,两侧各有一发达的耳突,嗅觉功能;
背面:背脊部隆起,具黑色素斑、颜色较深;
身体前端,背部两侧有一对黑色眼点,只感光,不成像;
腹面 :颜色浅,有口、密生纤毛;使涡虫能在物体表面作游泳状的爬行
口位于腹面近体后1/3处,无肛门;生殖孔位于口的稍后方;左右对称:又称左右对称,是指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摄食:咽部外翻,释放消化酶,消化食物颗粒,再吸入体内,进行消化;
消化:细胞内消化与细胞外消化并存
呼吸:体表扩散
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
感官:眼点、耳突、代表动物——猪带绦虫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
体长2-8m,700-1000个节片,头节有4个吸盘,顶突有小钩(2排,25-50个)。
人吃了未熟的含囊尾蚴的猪肉(米猪肉)后患病
猪带绦虫-头节代表动物——日本血吸虫
1、危害:血吸虫病,肝脾肿大、腹水、丧失劳动力,死亡
2、寄生部位: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
3、中间宿主:钉螺 4、感染状态:尾蚴
解放前,我国长江以南省份大约有1000多万人患此病,受此病威胁1亿多人。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背腹扁平,2左右对称,3不由三个胚层比较扁形动物、腔肠动物 图是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请注明各
部分名称:① _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_外胚层中胶层内胚层消化腔卵巢卵细胞芽体⑧________⑨________触手口二、填空题 (1)从腔肠动物开始,体壁出现了两个胚层,
即 和 ,两胚层之间还有一层没有
细胞结构的 。外胚层内胚层(2)珊瑚是由许多 群集成的群体,在一
定的 和 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岁月,会
转化为 。 珊瑚温度压力石油(3)水螅、海葵等腔肠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生活在 中,体壁由 、 和
构成;体内有 ;有 ,无 。 水内胚层外胚层中胶层消化腔口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