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4张PPT。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程目标: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中国古代社会最高首领的继承制度:王位世袭制
二、西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分封制度
三、西周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宗法制自主学习:
浏览课文,找出古代中国早期主要有哪些政治制度?想一想原始社会时期实行氏族公社制,那时候“天下为公,选贤与能”,通过禅让制来推选部落联盟首领。一·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如何选举部落联盟的首领?夏朝建立后,“禅让时代”结束,“夏传子,家天下”的时代开始,这说明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禅让制:领袖把权位传给有才能的人,而不传给自己的子孙亲族,称为禅让。尧将“共主”位传给舜,舜传禹。禹准备传给益,但禹的儿子启也很有才干,并得了不少部落的支持。后来启抛弃禅让制,代之以世袭制。 世袭制:领袖把权位只传给自己的子孙或族人,称为“世袭”。尧舜禹大禹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想一想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大禹成为夏朝的王。材料:
禹继位后,社会进一步发展,阶级已经形成,组成国家的各政治、军事要素已经具备,国名“夏”,禹就是“夏后氏”(夏朝)的第一位国王。……他的儿子启杀掉益而夺得王位。从此,“禅让时代”结束,“夏传子,家天下”的时代开始。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背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2、王位世袭(1)建立:
(2)特点:
(3)方式:
(3)影响:
3、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兄终弟及,父子相传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以后的约三千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成为君主承传的正统定规。 材料一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
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礼记·礼运》
材料三 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夏本纪〉史料阅读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制度?想一想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变化呢?这种变化是历史的倒退吗?3、王位世袭制是从何人开始的? 4、夏商初建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参与商王决策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执掌军权
相、卿士侯、伯掌管政务定期纳贡
奉命征伐 大家是否看过《封神榜》?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周灭商的故事。一个疆域辽阔的周王朝建立起来以后,该如何进行治理?它是否沿用了商王朝的统治方式? 在当时尚无先进的通讯和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周武王自称天子,所有诸侯国都是由天子授权分封的。把这块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封给你,你在此建立国家。申国申侯受封周朝实行分封制度第二年,周武王病逝,其子继位,是为周成王,由周公旦辅政。周公旦周成王周5.营建东都洛邑,把殷顽民迁到该处以便监视4 .把夏故地封给成王弟唐叔,称为晋3.把鲁、齐、燕三国改封到东方和北方1.把殷遗民迁到宋2.把殷故地封给武王弟康叔,称为卫周公旦平定叛乱后,开始第二次分封《荀子》: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成王长大后,周公还政成王“家天下”的宗族
色彩得田而耕,
缴税、服役管辖国邑管辖食邑服务,食禄天子统治天下,
管辖王畿。周代分封制度奴隶天子把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诸侯,建立国家。诸侯等可以如法炮制。等级森严特点?西周社会结构示意图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分封制
①概念: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诸侯国。
②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③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④内容:一方面,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依次分封;
另一方面,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⑤作用:
A.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B.通过分封,西周开发边远地区,统治区域不断扩大,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C.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消极:诸侯王有很大的独立性。一旦王权衰弱,分封制就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为诸侯分裂西周埋下隐患 。
结果:西周后期,破坏;
春秋时期,瓦解;
战国时期~秦朝,废除。
(被郡县制取代)
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破坏.成语“问鼎之心”(也作“问鼎中原”)的典故:⑥分封制的破坏(春秋战国时期)
A.原因:
a.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b.西周后期,王权衰弱。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一个诸侯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诸侯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
小儿子。
天子 “大宗”一定“大”吗?“小宗”就一定“小”吗?就周王室而言:
在诸侯国内:
在卿大夫封地内:想一想: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内容: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王位之争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你的依据是什么呢?议一议宗法制度的内容:
1、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2、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3、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4、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请你预测分封制对周朝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扩大统治区域、交通网络、众星捧月宗法制的影响?①在当时,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在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了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②在现在看来,宗法制仍然有着深远影响,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等是其积极方面,而重男轻女的传宗接代思想、任人唯亲、家长制的不良风气就是消极方面。问题探究 蒋孝严抵达桂林祭祖,这是他在蒋家认祖归宗,首次以蒋家人身份回大陆扫墓祭祖。 周星驰宁波寻根问祖 中国特有的族谱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二者互为表里。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里表核心宗法制在政治
制度上的体现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家国一体”)
③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1、 相传,我国古代早期部落联盟首领尧在年老后,将位置让给舜,舜年老时将位置让给禹,而禹死后,其子启即位,以后王位就在一家一姓中传承,这反映了:
A、分封制已经开始实行
B、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C、夏朝实行了宗法制
D、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混乱课后习题B2、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3、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1)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2)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3)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4)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1234 B.123 C.234 D.23CB4.某诸侯年青时购买一女,生子甲。三年后正式娶另一诸侯之女为妻,先后生子乙、丙。以后又以数女充实后宫,生子丁等十余人。该诸侯死后,能合法继承其位的应该是
A、甲 B、乙 C、丙 D、丁B5、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评述,正确的有( )
①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 ②受封诸侯有 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③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④受封诸侯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为日后的分裂割据创造了条件
A. 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B6.(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之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楚王问鼎的真正用意是什么?A、关注青铜鼎的铸造 B、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
C、想替代周王号令天下 D、有与周王平分天下的野心C西周时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鼎。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西周时已有表示等级制度的规定,即周礼。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为了维护哪一制度?宗法分封制度。3.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A 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它保证贵族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国”“家”结合起来,强化王权。 A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C 知道各省简称,熟悉西周封国,即可解答。选项中各省的简称依次是:(豫、冀)(湘、鄂)(鲁、晋)(粤、桂)。C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B1.“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解析】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度,周王把天下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从而建立起一个个的诸侯国,也叫“封邦建国”。柳宗元的《封建论》就是对这一制度的经典论述。
【答案】 A3.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解析】 西周宗法制下,王位由嫡长子继承。A项不正确,唐太宗李世民并不是唐高祖的嫡长子;B、D均不符合宗法制原则;“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体现“嫡长子继承”原则,故选C。
【答案】 C5.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 ( )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解析】 本题考查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对宗法制的掌握。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外人”“自己”,说明贾母以贾家为内,林家为外,家族观念强烈,而家族观念是宗法观念的一种表现,故C项为正确答案。A、B、D三项均没有抓住材料所反映的本质意图。
【答案】 C6.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解析】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也是嫡长子继承制,B、C、D三项均是次要影响。
【答案】 A7.“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解析】 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分封了齐国、楚国、鲁国等。但是到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分封制被彻底打破,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