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教材分析
本课上承三国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介绍了三国归晋之后西晋的发展脉络,下接后面两课人口南迁开发南方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主要包括“西晋短暂统一”、“八王之乱”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三个部分内容。本课头绪较多,但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着西晋建立后,统治阶层统治腐朽,奢侈腐化之风盛行,虽然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任务,但是,社会矛盾依然非常尖锐。第二部分内容主要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第三部分集中体现了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当然,在这部分内容的讲述中,教师需要指出在民族之间存在矛盾的同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学情分析
在影视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七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同时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究。但学生阅读史料尤其是古文史料时仍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当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合理分析相关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历史。同时,教师应当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树立史料意识,掌握较为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感受历史学科的魅力。
教学目标
通过对文字、图片、地图等史料的分析,知道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的背景。分析西晋统一和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认识这一历史时期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重点难点
重点:八王之乱和少数民族的内迁。
难点:理解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明确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三国鼎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三国分别是指那三国?势力最大的是哪个国家?
导入:
1.“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乐不思蜀”等成语。
2.直观利用朝代歌“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导入(或朝代更迭示意图)。
出示学习目标:
知道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的背景。分析西晋统一和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认识这一历史时期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过渡语:
同学们,“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故事,你们听过吗?在《中国历史朝代歌》里中间有几句。这二十个字中前十五个字是我们常讲的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的发展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北方民族大融合二是江南地区的开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北方民族融合”的相关问题。
师生共同解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重难点。
检查、巩固学习成果,温故知新。
用成语典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明确学生学习目标任务,有的放矢。
【感知历史】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自主学习:
说说西晋建立的情况,介绍一下西晋的统治。
晋武帝采取什么措施管理地方? 这种管理措施带来哪些隐患?
简介八王之乱的情况。
4.结合《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简介北方内迁的主要民族和迁徙方向。说说游牧民族内迁带来什么影响?
结合《十六国形势图》,说说西晋灭亡之后,北方政局出现了什么情况?哪一政权统一过北方,又是如何统治的?
整理史实:
充分利用表格、图示等方法整合本节课的基本史实。
出示这一时期政权更替示意图。
1.教师问题导学,学生自主学习本课基本史实。
2.学生交流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3.教师通过历史地图和文字等史料,穿插讲解曹操见许攸和赤壁之战等相关历史小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基本史实。
4.师生根据前面自主学习的内容,整理史实,完成本课的板书设计。同时联系多种记忆方法,如关键词记忆法,知识体系记忆法,数字记忆法等。
教师过渡语:
西晋时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实现了统一而王朝,它的统一,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晋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它的战乱和动荡又导致了北方大量人口逃往南方,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在初步学习本课的基础上,梳理基本史实。同时,充分利用趣味性的历史细节,丰满历史课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体验】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史料探究、体验感悟
西晋的统治与灭亡
1.统治风气
(1)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即当涂之昆弟(注:当权者的亲属)也。
——《晋书·段灼传》
《钱神论》论述。
石崇王恺斗富的故事。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形势图
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
3.西晋的灭亡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西晋灭亡的原因和启示。
二、民族迁徙与交融
1.《敕勒歌》
(1)西晋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
(2)甘肃嘉峪关魏晋墓葬砖画
教师教学策略:在学生交流展示基础上精讲点拨,注意指导精读史料的方法。
学生学习策略:精读史料——分析图片史料的细节,找寻文字史料的关键词、关键语句,理解材料的出处和可靠性,理解材料所要表达的观点。研究史料之间的关系。分小组讨论、展示。
一、西晋的统治与灭亡
1.统治风气
(1)材料描述的是西晋的什么制度?分封制。根据这一制度,掌握西晋政权的统治者主要都是什么人?大地主、大贵族。
(2)材料反映了西晋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在大地主、大贵族当权的背景下,社会上下道德沦丧、唯钱是图、奢侈享乐之风盛行。
2.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影响: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历时16年,导致了西晋的衰落。
3.西晋的灭亡
西晋灭亡原因:统治集团腐朽奢侈腐化之风盛行; 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八王之乱);内迁民族趁内乱起兵反晋西晋灭亡。
西晋灭亡启示:统治者要爱护百姓,勤政廉洁,维护社会稳定。
二、民族迁徙与交融
1.材料反映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什么生产生活情况?游牧文化。
2.这些画面反映北方各族内迁以后生产方式出现了什么变化?生产方式农耕化。这一变化说明出现了什么趋势?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师结束语:
西晋时期,陕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人口的一半。在长期的接触交往中,北方各族人民出现了民教交融的趋势。同时,中原人民饱受战乱之苦,不得不大举南迁,寻找生存之地,从而引发大规模的移民潮。客观上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技术带入迁入地区,并使这些先进的科技、文化得到迅速传播;从而有利于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对后世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史料探究,突破重点,进行主题学习。
【巩固检测 迁移运用】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巩固检测
1.标志着西晋走向衰落的历史事件是( )
晋武帝封王 B.“八王之乱”
C.“五胡”内迁 D.匈奴起兵攻晋
晋江名字的由来:晋人南迁,依江而居,故名晋江。说明北方汉人大规模南迁晋江流域的朝代是( ) A.西晋、东晋
B.隋朝、唐朝
C.北宋、南宋
学生完成课后检测练习,教师矫正反馈。
所学知识巩固检测,迁移运用。
板
书
设
计
部分过渡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