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书为侣 (22张幻灯片+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走遍天下书为侣 (22张幻灯片+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31 17:36:57

文档简介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段落。
  2.把握主要内容,继续开展阅读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习惯。
  3.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
2.??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标签
??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同学们,如果你们独自驾舟环游世界,并且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们会选择带什么呢?
  生甲:带钱。
  钱?不行,这东西一用就完,况且不能娱乐。
  生乙:带照相机。
  不好,这么多的景点,哪儿装得下呀!
  这个问题还真让我们很难做出选择。可是有一个人却很坚定地说出了他的选择,想知道他选择的是什么吗?
  2.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走遍天下书为侣》这一课。
  指名读课文题目,回答“侣”是什么意思。(“侣”就是伴侣、同伴。)
  课文题目是什么意思?(走遍天下,书都是自己的同伴。)
  3.他为什么选择书作为他一路上的伴侣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 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
  (2)用查字典的方法,弄清生字的部首、笔顺和笔画。
  (3)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学生按照提示自学。
  3.交流学习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1)认读生字、新词。(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乐 一 犹 一 背   种
  (2)记忆生字。
  ①按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侣 娱 豫 诵 编  上下结构:盒 零 某 半包围结构:趟
  ②重点指导记忆。
  豫:左边是“予”,第二画是点,第三画是横钩。  诵:与“通”对比记忆。
  (3)理解词语。
  毫不犹豫:一点儿也不迟疑,坚决果断。
  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
  2.想一想,作者为什么选择书陪伴自己旅行呢?在文中画出答案。
  出示三个句子,集体交流:
  (1)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2)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3)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3.自由读这几句话,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读了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儿体会到的?
  生甲:读了第一句话,我体会到读一本书时,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我是从“总能”和“不管”这两个词体会到的。
  你能把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读出来吗?(指导学生朗读。)
  生乙:读了第二句话,我体会到作者非常喜欢读书,就是一本书,他也百读不厌。我从“一遍又一遍”中体会到的。
  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指导学生朗读。)
  生丙:读了第三句话,我体会到作者很喜欢书,因为他把书当作了朋友,当作了人,读书就好像是在和朋友说话一样,而且书也是想读就随时能读的。我是从“就是”和“随时想去就去”中体会到的。
  作者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而且书可以随身携带,想读的时候就能拿出来。这是一种多么随意、多么亲切的感觉呀。
  你能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吗?(指导学生朗读。)
  5.把这三句话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加深体会。
  四 总结感悟
  1.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3. 收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 课后习题
  1.填写合适的词语。
  一(本)书   一(副)扑克牌   一(次)旅行
  一(幅)画 ? ? ? ? ? 一(个)八音盒 ? ? ? ? ? 一(位)伴侣
  2.把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1)这有什么关系呢?
  这没有什么关系。
  (2)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即使你熟悉家中的一切也不会弃家而去。?
  (3)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
  即使你以前见过你的朋友,也还愿意再见到他们。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如果……就……  即使……也……  因为……所以……  不但……还……
  (1)一本你喜爱的书(不但)是一位朋友,(还)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2)(如果)我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就)带上一本书。
  (3)(因为)我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所以)我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4)(即使)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里遨游。
  4.下面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写在括号里。
  (1)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你会选择带什么东西呢?书。(设问)
  (2)这有什么关系呢?(反问)
  (3)书就是一位朋友。(比喻)
课件22张PPT。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简介 尤安·艾肯 英国著名的儿童作家,曾获英国《卫报》小说奖,出生于1924年9月4日,卒于2004年,享年79岁。尤安·艾肯生前出版过92本小说以及大量的诗歌与短文。
每两年一次的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安徒生奖,被称为“小诺贝尔文学奖”,定在4月2日,即童话大师安徒生生日那天颁发。在这一天,获奖作家都会发表一篇极其精彩的演说辞,他的名字将会伴着他的声音,迅速传播到地球上的每一个国家。 尤安·艾肯在1974年的献辞里说,如果有一天,她真的独自漂流在茫茫的大海上,身边只有一本书为伴,在这种情况下,一本书就是一位好朋友,是一处你随时乐意去就去的熟地方。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只属于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用同一种方式去读同一本书。 资料宝袋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对照自己的方法,思考、借鉴、改进。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



诵(lǚ)(伴侣)(yú)(娱乐)(tàng)(一趟)(sòng)(背诵)字词乐园趟诵零编某侣娱盒豫 字词乐园毫不犹豫:   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文中指在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上,自己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字词乐园自由读课文 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羡林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 《走遍天下书为侣》。整体感知 1.作者为什么会选择书陪伴自己旅行呢?a、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b 、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c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2.读了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体会到的? a、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从“总能”和“不管”体会到读同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 b 、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从“一遍又一遍”体会到作者非常喜欢读书,就是同一本书,他也是百读不厌。 c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从“就是”和“随时想去就去”体会到作者很喜欢书,因为他把书当作了朋友一样,当作了人似的,读书就好像是在和朋友说话一样。而且书也是想读就随时能读的。 3. 把三句话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加深你的体会。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作者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而且书可以随身携带,你想读的时候就能拿出来。如果是一本人物传记,就好像是你在交一个朋友;如果是一本介绍名胜古迹的书,那就好像是到那个地方旅游了一趟似的。 词句解析①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的确是一种妙喻。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挚,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更重要的是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②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这句话是作者在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词句解析  ③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词句解析 ④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指读者因阅历、体验不同而感受不同。作者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读书方式、方法,收获也是独特的。以自己的方式阅读,对书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使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词句解析回归整体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或者仔细品位作者的读书体会,你有什么启发呢?和大家谈一谈。阅读链接
女作家茹志鹃是一位酷爱读书的人。她家里有一帧条幅,上面写着两个字:“煮书”。茹志鹃曾经向人解释说:“书,光看是不行的,看故事情节,等于囫囵吞枣。应该读。读,就仔细得多了。然而,读还不够,进而要‘煮’,‘煮’是何等的烂熟、透生彻,不是一遍两遍可成的。 拓展提升中外名人读书法马克思读书“三字秘诀”:博、记、读。
鲁迅读书“三性”: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
茅盾“三式”读书法:第一遍,鸟瞰式;第二遍,
精读式;第三遍,消化式。
李公朴读书有“三条路”:第一条是读活书;第二
条是活读书;第三条是读书活。拓展提升朗读诗歌《神奇的书》
1、画一画书神奇在哪里。
2、说一说作者的表达方式。
3、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4、背一背这首诗歌。拓展提升 神奇的书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 能像一册书, 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没有一匹神奇的骏马, 能像一首诗, 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即令你一贫如洗, 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拦 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 可是它装载了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拓展提升小 练 笔
在平时的读书过程中,你是怎样读书的?有什么样的读书方法?写一写与大家一起交流。拓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