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0课《成语故事》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0课《成语故事》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31 18:5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10 成语故事部编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 上册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10、成语故事máo dùn mài kuā zěn xuān yǎn táo?矛 盾 卖 夸 怎 宣 演 逃   10、成语故事矛盾 锐利 戳穿 楚国
俸禄 演奏 逃跑 单独
自相矛盾  张口结舌
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
     10、成语故事矛盾10、成语故事《自相矛盾》矛:古代兵器,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成的枪头。
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的武器。《自相矛盾》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
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
哑口无言。 《自相矛盾》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文中谁
在说大话呢?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夸口”:说大话“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自相矛盾》3、“张口结舌”什么意思呢?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呢?“张口结舌”: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语言、行动前后不一致,相抵触。你能说说“自相矛盾”的意思吗?《自相矛盾》4、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什么。 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滥竽充数》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滥竽充数》《滥竽充数》“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这句话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吹 竽 《滥竽充数》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可是他的儿子齐湣王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①宣王喜欢讲排场,三百人一齐吹竽。②南郭先生很会弄虚作假,钻人家的空子。滥竽充数成功的原因滥竽充数失败的原因说明了什么①齐宣王喜欢讲排场,三百人一齐吹竽。①齐湣王 喜欢吹竽的人一个挨一个吹给他听。②南郭先生很会弄虚作假,钻人家的空子。②南郭先生本来就不会吹竽。没有真才实学而弄虚作假的人,最终总要败露的。  
读《滥竽充数》思考:
1)南郭先生准备混进去给齐宣王吹竽时是怎么想的?
2)他拿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时又是怎么想的?
3)当南郭先生逃走时,他又是怎么想的?《滥竽充数》说说“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意思。 这个成语说明 没有真才实学而弄虚作假的人,最终总要败露的《滥竽充数》 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滥竽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