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导学案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导学案部编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31 16:5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学习目标】
1.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战争的基本情况;掌握《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和危害。
2.了解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3.知道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基本情况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4.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学习重点】
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
【学习难点】
《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导入新课】
展示闻一多像及《七子之歌·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又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
【自主学习】
一、甲午中日战争
1.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9月,日军分多路围攻平壤。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3.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下令冲向日舰吉野号,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这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可惜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夺取了制海权。
4.日本分两路入侵中国。一路渡鸭绿江,占领九连城等地,直逼辽阳。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旅顺守将徐邦道血战四天,因寡不敌众而战败。日本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的大屠杀,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5.1895年,日本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2.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3.《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
1.《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3__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2.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这一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合作探究】
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当堂达标】
1.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指的是哪次战争的失
败?(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东沟海战烟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突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这首诗描述的场景是( )
A.虎门战斗 B.黄海大战 C.收复新疆之战 D.平壤战役
3、纪录片《走向海洋》这样写道:“黄海风云突变……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此战中,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
A 邓世昌     左宗棠     丁汝昌     关天培
4.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犯下了滔天罪行,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 )
A.南京大屠杀 B.旅顺大屠杀C.九连城大屠杀 D.威海卫大屠杀
5.北洋舰队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直接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C.辽东战役 D.威海卫战役
6. 近代中国某地的一份布告称:“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其中“割台湾”的条约是( )
《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
A.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 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
C. 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D. 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下图漫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的国内时局,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因素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北京条约》的签订
9.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为11060万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涨了近4倍。各国纷纷扩大在华投资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
《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10“此次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新亚洲霸主产生。触发当时在东亚地区角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的契机,因此具有世界意义。”该材料评述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当时的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其中,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了( )
A.中国香港岛 B.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地区
C.中国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等 D.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
12.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的舰队是( )
A.福建水师 ? B.北洋水师?? C.南洋水师?? D.东洋水师
13.《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危害最大是(  )
A.赔款2亿両白银 B.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C.增开沙市。重庆为商埠 D.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14.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这些内容的提出者是(   )
A.英国 B.美国C.日本 D.俄国
16.《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
该漫画主要反映了 (  )
A.清朝阶级矛盾尖锐
B.中国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日本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经过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由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布置作业】
课后活动习题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