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导学案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导学案部编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31 16:5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学习目标】
1.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及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2. 通过学习本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抗击日本侵略者,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巨大力量。
【学习重点】
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建设;百团大战
【学习难点】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导入新课】
全民族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了敌后战场,配合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自主学习】
一、平型关大捷
1、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设伏,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将日军板垣师团全部歼灭。
2.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根据地军民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
3.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三、百团大战
1.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2.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讨论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的意义?
2、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响?
【当堂达标】
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起(??? ) A.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B.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开始?????D.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
2. 小明同学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次大捷”三个关键词,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西安事变?
3. 历史兴趣小组模拟“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延安的是
A.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B.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D.抗战的灯塔---敌后战场总后方
4.下列四幅影视作品宣传画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军民英勇抗敌的事迹。其中,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敌为主题的有(   )
①《地道战》  ②《血战台儿庄》 ③《铁道游击队》 ④《小兵张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们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能有力地证明这一台词的战役是( )
A. 武昌战役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淮海战役
6.1940年,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组织指挥八路军在华北两千多千米战线上对日军主动出击的八路军高级将领是( )
A. 彭德怀 B. 左权 C. 朱德 D. 贺龙
7.某教授说:“它虽然主要是一次大范围破路运动而不是一场歼灭作战,但它确实是八路军抗日斗争的高潮,而且它也确实履行了敌后战场的使命。”文中的这场战役(??? )。 A.宣告了抗日战争局部反攻的到来 B.取得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C.主战场在山东台儿庄 D.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8. 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这首诗描绘的是1940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这场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9.以下对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叙述正确的有(  )
①两个战场指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②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由国民政府统一领导
③在敌后战场共产党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④在正面战场国民政府的军队没有继续抗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 A.都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B.都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C.都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D.都是共产党敌后抗战的重大胜利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军军歌》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取得了什么成果?
(2)材料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4)通过以上探究,你从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中得到哪些启示?(2分)
答案: (1)行动:建立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成果: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的主力
(2)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 影响: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或日本的全面侵华开始
(3)台儿庄战役。
(4)启示:①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或两党合则国兴,两党分则民族和人民不幸)②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应以民族利益为重,实现第三次合作,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