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邓州市二高中09—10年度高三单元过关训练
动量(A)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一个质量为0.3 kg的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6 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同.则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的冲量大小I和对小球所做的功W分别为
A.I=0 B.I=3.6 N·s
C.W=0 D.W=10.8 J
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M(m<M)的物块A、B,第一次A以速度v0向静止的B运动,发生正碰后粘在一起共同运动;第二次B以速度v0向静止的A运动,发生正碰后粘在一起共同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一次系统动能损失较小
B.第二次系统动能损失较小
C.第一次系统的末动能较小
D.第二次系统的末动能较小
3.如图所示,质量M=50 kg的中空箱A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箱内有一质量m=30 kg的物块B,此时B的左侧面与箱的左端内壁面相距1 m.已知B与左端内壁面接触后不会再弹开,B与A接触面间的摩擦力不计.现用水平力F=10 N向右推A,经t=2 s后撤去F,那么,最后A与B一起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A.0.25 m/s B.0.4 m/s
C.0.67 m/s D.0.33 m/s
4.如图所示,甲、乙两人站在原来静止的小车的左右两端,当他俩同时相向而行时,发现小车向右运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车与地面之间无摩擦)
A.乙的速度必定大于甲的速度
B.乙对小车的冲量必定大于甲对小车的冲量
C.乙的动量必定大于甲的动量
D.甲、乙的动量总和必定不为零
5.2009年1月15日,一架美利坚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车A-320班机从纽约瓜蒂亚机场起飞过程中,因飞鸟撞击而动力全失,最后迫降在纽约哈德逊河面上.已知飞机及乘客的总质量为7.5×104 kg,撞击时飞机的速度约为500 km/h,飞鸟的质量为0.3 kg,飞鸟的尺寸约为10 cm,作用时间约为7×10-4 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飞鸟撞击飞机的冲力约为3 N
B.飞鸟撞击飞机的冲力约为6×103 N
C.飞鸟撞击飞机的冲力约为7.5×105 N
D.该飞鸟的密度一定与金属相近
6.如图所示,在质量为M的静止于光滑水平面的木块上竖直安装有一段光滑的圆弧轨道,轨道上端与圆心的连线水平.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水平初速度v0从木块下端进入其圆弧轨道,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小球和木块接触的时间内,木块的动量总是增大
B.在小球和木块接触的时间内,小球的动量总是减小
C.如果v0足够大,小球可以从轨道上端穿出,并超越木块向前运动
D.无论v0多大,小球都不可能超越木块向前运动
7.如图所示,A、B两球之间压缩着一根轻弹簧,整个装置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A球的质量为mA,B球的质量为mB,且mA=mB.若用板挡住A球而只释放B球,B球被弹出落于距桌边距离为s的水平地面上.若将A、B两球同时释放,B球的落地点距桌边的距离为(两种情况中,当弹簧恢复原长时两球均还在桌面上)
A. B.s C. D.s
8.质量为M的物块以速度v运动,与质量为m的静止物块发生正碰,碰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相等.两者质量之比可能为[200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
A.2 B.3 C.4 D.5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72分)
非选择题部分共4小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9.Ⅰ.(6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关于小球落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如果小球每次都从同一点无初速度地释放,则其在水平面上的落点一定是重合的
B.由于偶然因素的存在,重复操作时小球落点不重合是正常的,但落点应当比较密集
C.测定P点的位置时,如果重复10次的落点分别为P1、P2、P3……P10,则OP应取OP1、OP2、OP3……OP10的平均值,即OP=
D.剔除个别特别离散的点,用半径尽量小的圆把P1、P2、P3……圈住,这个圆的圆心就是平抛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P
Ⅱ.(11分)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等组成,如图甲所示.在空腔导轨的两个工作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小孔,向导轨空腔内不断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会从小孔中喷出,使滑块稳定地漂浮在导轨上,如图乙所示,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
(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试完成实验步骤⑥的内容.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越过弹射架固定在滑块1的左端,调节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
④使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的弹射架.
⑤把滑块2(所用的滑块1、2如图丙所示)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
⑥先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让滑块带动纸带一起向右运动.
⑦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⑥,选出比较理想的纸带,如图丁所示.
⑧用天平测得滑块1(包括撞针)的质量为310 g,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5 g.
(2)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两滑块相互作用前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__kg·m/s,相互作用后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__kg·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第(2)问中两结果不完全相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6分)一支将要竖直向上发射的火箭的质量为6000 kg,其点火后的喷气速度为2.5 km/s.忽略发射初期火箭质量的变化,取g=10 m/s2.问:
(1)点火后每秒至少喷射多少气体才能使火箭开始上升?
(2)如果要使火箭以2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则火箭每秒要喷出多少气体?
11.(19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半球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水平射向半球体,碰后小球被竖直弹起.若碰撞过程无机械能损失,试求:
(1)碰撞后半球体的速度大小.
(2)小球弹起的最大高度h.
12.(20分)如图所示,质量M=0.40 kg的靶盒A位于光滑的水平导轨上,开始时静止在O点,在O点右侧有范围很广的“相互作用区域”,如图中虚线部分所示,当靶盒A进入相互作用区时便受到指向O点的水平恒力F=20 N的作用.P处有一固定的发射器B,它可根据需要瞄准靶盒并每次发射一颗水平速度v0=50 m/s、质量m=0.10 kg的子弹,子弹打入靶盒A后,便留在盒内,子弹与靶盒的碰撞时间极短.已知每当靶盒A停在或到达O点时,都有一颗子弹进入靶盒A内.
(1)当第一颗子弹进入靶盒A后,靶盒A离开O点的最大距离为多少?
(2)当第三颗子弹进入靶盒A后,靶盒A从离开O点到又回到O点所经历的时间为多少?
(3)发射器B至少发射多少颗子弹后,靶盒A在相互作用区运动的距离不会超过0.2 m?
参考答案
1.BC
提示:取小球反弹后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有:
I=Δp=0.3×6 N·s-0.3×(-6) N·s=3.6 N·s
又由动能定理得:W=ΔEk=0.
2.C
提示:第一次碰前系统的动能E1=mv
碰后的动能E1′=v
ΔE1=v
第二次碰前系统的动能E2=Mv
碰后的动能E2′=v
ΔE2=v.
3.A
提示:撤去力F的瞬间,中空箱的速度v0=at=0.4 m/s
碰后A、B的共同速度v==0.25 m/s.
4.A
提示:取小车为研究对象可知,乙对车向右的冲量大于甲对车向左的冲量;取甲、乙和小车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甲、乙的动量之和不为零,方向向左,故知|p乙|>|p甲|.
5.B
提示:由动量定理:·t=Δp
即≈ N≈6×104 N.
6.AD
提示:小球与木块接触的时间内,弹力总是垂直圆弧轨道,故木块的动量总是增大,选项A正确;小球的动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B错误;当小球从轨道上端冲出时,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一定与木块相同,不可能超越木块,选项D正确.
7.D
提示:设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为Ep,当A左侧有挡板时,B球获得的速度为vB,有:mv=Ep;再设A左侧挡板取走后,A、B获得的速度分别为vA′、vB′,有:mvA′=mvB′,×mvA′2+mvB′2=mv,解得:vB′=vB;又因为B球做平抛运动的位移正比于抛出时的初速度,故s′=s.
8.AB
提示:设碰后M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2Mv′,可得v′=
又由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有:Mv2≥M()2+
可解得:M≤3m.
9.Ⅰ.BD (6分)
Ⅱ.(1)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放开纸带 (每空2分)
(2)0.620 0.618 (每空2分)
(3)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间有摩擦(或纸带受到阻力作用) (3分)
10.解:(1)设火箭每秒喷射出质量为m0的高速气体时,产生的反冲力大小等于火箭的重力.对于Δt时间内喷出的气体,由动量定理得:
F·Δt=m0Δt·v0 (3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Mg=60000 N (2分)
解得:m0=24 kg (3分)
即火箭发射时每秒至少高速喷出24 kg的气体才能使火箭开始上升.
(2)设每秒喷出质量为m的气体时能使火箭以2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则此时冲力大小为:
F′=Mg+Ma=7.2×104 N (3分)
对于Δt时间内喷出的气体,由动量定理得:
F′·Δt=mΔt·v0 (3分)
解得:m=28.8 kg. (2分)
11.解:(1)小球与半球体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
mv0=Mv1 (4分)
解得:碰后半球体的速度v1=v0. (4分)
(2)解法一 设小球与半球体碰后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v=mv+Mv (4分)
解得:v2=·v0 (3分)
故碰后小球弹起的最大高度h==. (4分)
解法二 小球与半球体碰撞的过程以及碰后上升的过程都无机械能损失,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v=Mv+mgh (6分)
解得: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5分)
12.解:(1)设第一颗子弹进入靶盒A后,子弹与靶盒A的共同速度为v1,根据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有:
mv0=(m+M)v1 (2分)
设A离开O点的最大距离为s1,根据动能定理有:
-Fs1=0-(m+M)v (2分)
联立解得:s1=1.25 m. (2分)
(2)根据题意,A在恒力F的作用下返回O点时第二颗子弹打入,由于A的动量与第二颗子弹的动量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第二颗子弹打入后A将静止在O点,设第三颗子弹打入A后,它们的共同速度为v2.由系统动量守恒有:
mv0=(M+3m)v2 (2分)
设A从离开O点到又回到O点经历的时间为t,且碰后A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
=0-(M+3m)v2 (2分)
联立解得:t=0.5 s. (2分)
(3)设B至少发射n颗子弹,且碰后A的速度为vn,由系统动量守恒有:
mv0=(M+nm)vn (2分)
由动能定理:-Fsn=0-(M+nm)v (2分)
根据题意:sn<0.2 m (2分)
解得:n>27,所以B至少发射28颗子弹.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