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鸭与鸡》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的第二篇课文。第四组的主题是家养小动物。单元导学语:“鸡、鸭、猫、兔是常见的家庭饲养的小动物,对它们进行研究,我们会有很多发现。”在第19课里已经教学了《鸡》,学生对的的活动、脚印、吃食、喝水等特点方面的知识已经有所了解。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鸡与鸭的不同点,来学习鸭的知识。
在第一个环节是观察鸡毛与鸭毛的不同点。这里面有三个观察点:一是用放大镜观察鸡毛与鸭毛的; 二是将两种羽毛放入水中,观察; 三是将两种羽毛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用洗洁精清洗两种羽毛,观察清后有结果。
第二节环节是了解鸭的身体特点和鸭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这里我们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鸭子能在不里浮起来”,而鸡不能。当然,鸭在水里除了羽毛之外,它的脚上有蹼,嘴是“喙”有利手觅食。
第三节环节是区别鸭与鸡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第四个环节是“下面这些动物中哪些属于鸟类?”那么在这个环节里,我们就要知道“鸟类”的定义是什么:鸟的主要特征是:大多数飞翔生活。体表被羽毛覆盖,卵生(通过蛋孵)。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实验法、演示法、观察法。
实验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不是一味的从书上学来的知识,让学生去亲自动手。比如说将两种羽毛放入水中清洗。
演示法:主要是为了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比如在哪些属于鸟类这节环节。
观察法:是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应用于全课教学。
在教法选择上,我是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掌握身边的科学知识,增强能科学的兴趣。
三、说课堂教学程序
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两种小动物吗?
师:那么,我们把这两种小动物的嘴和脚对调一下(老师在拼图中调换鸡和鸭的嘴和脚)
现在你们认识这两种动物了吗?@
师: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鸭与鸡。(板书课题)
2、探究新知。
指导学生观察鸭和鸡的外形。
师:从鸡、鸭的外形上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让生自由说,师简要板书)
研究鸡和鸭的生活习性。
实验一、观察羽毛。
师:他的猜测对吗?每个小组的桌上有一根鸡毛和一根鸭毛,请用手分别摸一摸。看看能发现什么。
生动手做实验,师巡视
师:现在有谁来告诉老师鸭毛在水中没湿的秘密?
生:鸭毛上有油。(师板书)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实验二、清洗羽毛
师:鸭身上的油脂从哪里来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鸭子靠什么才能在水里生活了吗?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把握鸟类的共同特征。
师:鸭和鸡有那么多不同的地方,那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鸡和鸭,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并填写好表格,现在开始。(出示活鸡、活鸭)
生讨论,并记录好表格。(汇总最后为板书)
师:我们把所有像鸡、鸭这样的动物归为一类,叫鸟类。(板书)属于鸟类的动物必须具有鸟类的最本质的特征——有羽毛。
演示区分、哪些属于鸟类
师:鸟类师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现在教室里就有一群小鸟正等着你们还给它们自由,你们愿意解救它们,保护它们吗?
生答,师将“笼子”的小鸟放出来。
师:你们都知道这些鸟类朋友生活在什么环境吗?
3、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师:希望同学们课后多收集一些关于鸟类的知识,办一期主题为爱护鸟类的手抄报。
4、板书设计
鸭的图片 鸡的图片
嘴(喙) 又扁又宽 尖尖的
脚 趾间有蹼 趾平直细长
吃食 啄米粒、虫子 吞食小鱼、小虾和水草
羽毛 有油脂 没有油脂
生活环境 在平地行走 适于游泳
共同特征:全身长满羽毛,有喙,有翅膀,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