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拜年》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第三册第中的一课《小拜年》,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设计理念与教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说说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小拜年》是根据湖南花鼓音乐改编而成的儿童歌曲,2/4拍,五声只调式。这是一个有两个对置乐句组成的复合乐段,前奏和中间扩充部分(间奏)用了同一素材;间奏用了模拟锣鼓声的“咚咚锵”衬词,增强了欢庆的气氛。热烈欢快的旋律,唱出了人们耍狮子、闹龙灯,庆新年的欢乐场面,特别是配上打击乐器后,更是锦上添花,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二、说学情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为此,我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因为这样的教学最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三、说教学目标:
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成功的教育必须以对学生的认识位前提,基于以上分析,根据新课标要求及单元目标的分析,结合教材的理解和对教学对象的认知能力、身心发展等因素的认识掌握,我为这一节针对二年级学生的、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小拜年》,使孩子们了解过春节的一些习俗,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过新年的热烈氛围。
积极参与歌曲编创活动,用拍手、拍桌来模仿锣鼓声,表现过年的气氛。
结合二年级孩子模仿能力强,爱唱却唱的不够准确,爱表现却自律能力较低的学习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用欢快的情绪表演《小拜年》,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正确把握附点节奏,这也属于二年级孩子思维的困惑区。
四、说设计理念、教法与学法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体验,在本课教学中精心设计将情感内容贯穿于歌曲的学习、体验之中,学生在不断加深的情感体验中感受音乐,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深化情感体验,使音乐的感染和情感熏陶相互交融,在注重体验与实践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新课堂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鉴于以上理念,让学生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依据课程标准和二级孩子的学习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法”、“示范法” 、“听唱法”等方法,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音乐、接受音乐、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那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动中感受音乐,在乐中学习音乐?我对本课的教学活动的安排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差异等为基本理念;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多种教学形式和丰富有趣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学习音乐、创造音乐、享受音乐,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身心特点,将我的教学过程预设为以下四个板块: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节奏训练、突破难点 3、学唱歌曲、层层递进 4、音乐创造、展现自我
通过组织学生看、听、唱、演等活动,力求在每个环节中突出音乐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理解音乐,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教学过程中吧!
首先进入第一板块: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孩子们伴随着歌曲《小拜年》的音乐,律动进教室。让孩子们一进教室就融入新年的氛围中,这样的情景引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无疑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搭起孩子、老师和教材三者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接着,我以《小拜年》的旋律作为背景音乐,对孩子们说:今天小精灵给你们带来一份礼物,(课件出示一份礼物图片)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着什么吗?我这预设孩子们兴趣高涨会非常愿意融入我为他们创设的情境当中,紧接着我又说:送礼物的小精灵说:“想打开礼物,可是要解决难题的噢!”
这样的设计为创设一种欢快、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给他们一点点学习小障碍让孩子们觉得学习有意思,有挑战性。
如此引入本课后,我马上进入本课的第二个板块:节奏训练,突破难点
课件出示题目:请仔细听下面这段节奏,并轻轻将他模仿出来(播放音乐),待他们模仿结束后我再问:谁能告诉我这声音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
这里我预设孩子会说:鼓,锣。紧接着课件出示锣鼓节奏:
XX X | XX X| XX XX | XX X||
通过请个别孩子们模仿,再集体模仿,熟悉节奏。
“你们模仿得真像,现在老师给这条节奏加上鼓和锣的声音(播放字),你听(师边念边拍桌子和手)
课件出示节奏:
XX X | XX X| XX XX | XX X||
咚咚 锵 咚咚 锵 咚咚 锵锵 咚咚 锵
我将孩子们分为两组,一组表演鼓,一组表演锣,通过分组练习,集体练习巩固掌握这条节奏。
我再进行点评,你们模仿得真像,那老师要加大难度,你能用音乐来唱一唱锣鼓声吗?我们先来听一听(播放锣鼓音乐)
咚咚 锵 咚咚 锵 咚咚锵锵 咚咚 锵
这里的乐句演唱我通过指明唱和集体演唱来进行学习。让孩子们能牢牢掌握乐句的正确演唱。
以上板块的设计通过节奏训练,来表现过年敲锣打鼓的热闹场景。不仅面对全体学生,还注重个性差异,使每位孩子有兴趣来学习,培养了他们节奏感和合作能力,在你敲我打的过程中,学生兴趣高涨。
快乐的节奏,把我们带进了本课的第三板块:学唱歌曲,层层递进
我将这一板块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难点解决, 第二部分是学唱歌曲,第三部分是表现歌曲
首先说说难点解决
通过谈话导入,打开神秘的小礼物,观看视频耍狮舞龙问孩子们什么节日会耍狮舞龙呢?这里我预设孩子们会说出过年,接着和孩子们一起来回忆过年的风俗。
“过年的风俗习惯真是丰富多彩,假如现在就是大年初一,老师要给大家拜个年”
教师将附点节奏融入拜年的语句中,并在出现附点的地方作揖提示大家,这里我第一次触碰了我的教学难点。接着我请孩子们模仿我说话的节奏给老师也拜个年,在孩子们的多次模仿过程中,我又再一次触碰了我的教学难点,为学唱歌曲打下结实的铺垫。
在孩子们的拜年声中,我马上进入第二个步骤,学唱歌曲
都说歌是听会的,所以,在这一板块里我安排三次的聆听机会,每次的聆听都是带着问题的,第一次听的时候我让孩子们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第二次听的歌曲中他们是用什么方式庆祝新年呢?而歌曲中哥哥和弟弟分别用什么庆祝新年呢是我第三次的聆听要求。三次聆听后,我相信孩子们对歌曲的旋律有一定的模唱能力,这时我课件出示(第一段歌词),请孩子们有节奏的和老师一起来念一遍,
读完后,我通过用蚊子一样的声音来唱歌曲、师生对唱,带附点难点句解决等方式来学唱歌曲。
以上2部分的设计,让孩子们仔情境中体验学唱歌曲《小拜年》的气氛,通过不同的演唱方式,难点句再唱再解决等方法让全班孩子都学会如何正确演唱歌曲。
在孩子们会唱歌曲第一段后,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这里我又安排了一次聆听,
让孩子们听听歌曲的第二段,过年了爸爸妈妈又在做什么?有了前面的演唱基础
后,预设孩子们会说出“爸爸戴红花,妈妈笑哈哈”课件(播放字幕)
学唱歌曲的第二段,我还是用以上用的学唱方式,用蚊子一样的声音来唱歌曲
师生对唱,带附点难点句解决等方式来学
整个歌曲的教学设计,都是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们,以孩子们为主体,让他们在不
断的体验中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和逐渐学会演唱歌曲的能力。到现在为止,孩子
们个个情绪高涨。因此,我将本板块的最后一部分留给孩子们去表现歌曲。让孩
子们与课件mv一起演唱。
接下是本课的随后一个环节:音乐创造,展现自我
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双响筒与碰铃,多媒体出示节奏
XX X | XX X| XX XX | XX X||
咚咚 锵咚咚 锵 咚咚 锵锵咚咚 锵
师:老师用双响筒来代替鼓,用碰铃来代替锣,请锣的同学来打“锵”,请孩子们练习一次后就跟着音乐一起表演
当然,由于时间的紧迫,学生们的创造在这一节音乐课上不可能一一的展现出来,我将选择其中较好的小组的创编在本节课上进行当众表演,并鼓励其它组,课后进行再加工,下一节音乐课为老师和同学进行表演。
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本节课的教学得到了适时的拓展,而且,还将这一内容扩大到了课后,为下次的音乐课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最后,师生同唱歌曲《小拜年》离开教室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小拜年》的教学设想,我的说课也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