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民族文化,体验苗家生活
《铁路修到苗家寨》说课设计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乌江中心小学的李学鹏,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铁路修到苗家寨》,这是一篇歌曲教学课,本节课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教学设计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 首先说教材
今天我所选用的教材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九课的《铁路修到苗家寨》。该歌曲旋律欢快流畅有四个乐句和一个扩充句组成。单段体结构,旋律以“5”“2”为骨干音,具有浓郁的苗歌调式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所以确立教学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陶冶情操、和谐身心,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我按以下三个维度设置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体验苗族人民庆祝火车通到山寨时所流露出的兴奋、喜悦心情。培养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培养学生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乐观的情感态度。
⑵ 过程与方法:运用聆听、模唱学习歌曲(游戏、律动等),运用小组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歌曲的学唱。
⑶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铁路修到苗家寨》,并乐于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模拟鼓点,自编身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
基于音乐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3.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铁路修到苗家寨》。
4.本课的难点是:《铁路修到苗家寨》二声部合唱部分的学习。
三、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基于本课的特点,我还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利用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来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说学法
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的第二条: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所以我主要运用模仿法、体验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学法。
模仿法:通过学生模仿自然音效如火车的咔嚓、呜等的声音来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这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学生不但兴趣大,还特别主动。这正是课标基本理念提出的第一条: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体验法:先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敲木鼓这个过程,使学生学会了敲木鼓的技能,然后通过编创新的节奏,为歌曲伴奏。这就非常符合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第二条: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小组合作法:为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学完第一段歌词演唱之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学习,完成二三段的演唱。这不但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自主探究法:在为教学中,我设计的用自己编创的节奏,为歌曲伴奏的整个过程,学生一直就在自主探究。
四、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属于小学第二学段,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逐步在增强。孩子在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上:能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对它们进行模仿。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在课堂上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在创造方面能够自制简易的乐器。在评价方面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的评价。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
情景导入——律动体验——学唱歌曲——参与表演——音乐分享
情景导入:
1.以游山寨为线索,坐火车。引出火车的轮子节奏“咔嚓咔嚓”,和火车的鸣声“呜”。
2.在模仿配合:呜……………(跟教师手势唱四拍)。
3.加上音高,模仿火车声。
4.现在我们开火车去到贵州苗寨游一游。到站停车。播放mv,聆听歌曲,欣赏苗族的一些风景。
(二)律动体验
1.教师为导游,开火车到第一个景点,教师用木鼓敲出节奏:
冬大 的大 |冬大 的大 | 冬大 的大 |冬大 的大 |冬大 大0
第一处景点到了。大家听一听,这个声音是怎么敲出来的。让学生感受三种不同的声音。激趣,他们有个规矩,外来的客人如果会敲他们的木鼓,会当做贵宾招待。大家想不想啊?
2.学生学习。
3.自主练习。
4.用学习的节奏伴奏。
5.边听边编,编创新的节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学唱歌曲
1.开火车到另一个景点。
2.播放歌曲齐唱部分。第二个景点到了,教师介绍这个景点的以歌会客。很远就听到了歌声。他们的规矩是:客人唱会这几句才能到他们山寨游玩。教师范唱,学生用“啦啦”模唱。
3.附点音符的训练。
5.渐强减弱的处理:
火车开进苗寨,声音越来越大。
火车开走了,鸣笛声越来越小。
4.加词演唱。学生轻声的练习。
5.这处景点特别大,我们步行是不行的,必须坐旅游观光火车才行。进入二声部的演唱。
A:教师弹琴学生完整的模仿火车声旋律。
B:加入第一声部,完整演唱。教师弹第二声部,适当时候出现第一声部关键音,确保第一声部的演唱音准。
最难唱的第二声部在开火车的过程中,已经在学生意识中形成了很深的印象。所以此时重点和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C:把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学习留给学生。
四、参与表演
同学们,我们可真是太幸运了,我们遇到了苗族的芦笙节,这可是苗族最盛大的节日,就让我们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庆幸福的生活吧。师生合作,木鼓伴奏,学生演唱并自创声势动作进行表演。全课洋溢在一种节日热闹的气氛当中。
五:拓展
音乐分享:推荐自己成熟的作品,让学生试听,激发学生对音乐创造的更大兴趣,我能,大家就能。
六、说板书设计:
铁路修到苗家寨
呜……………
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冬大 的大 |冬大 的大 | 冬大 的大 |冬大 的大 |冬大 大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