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教案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教案部编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01 19:2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秋天的怀念
学习目标
感受文字的力量,体会母爱的伟大。
学习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并能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仿写。
教学重难点
能够从文章中准确找出描写人物形象的词句,并能分析体会人物心理。
学习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写人物的,并进行仿写。
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导入
问题导入:同学们,不久前我们一起学习了史铁生的一篇文章《秋天的怀念》,同学们还记得吗?那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篇文章中有什么地方打动了你,使你久久不能忘怀呢?(母亲对儿子的爱;“我”的不幸遭遇;母亲的苦)那么,文章中所写到的有与你生活中相近的吗?你能用准确的语言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吗?
今天,就让我们从阅读走向语言,一起来看看史铁生是怎样将这些身边的感动用文字准确的表达出来的。
请同学们看PPT,分小组讨论。
A组同学负责解决第一个问题:找出作者都怀念了自己什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B组同学负责解决第二个问题:找出作者都怀念了母亲什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小组内讨论,5分钟)
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加入对句子的朗读)
A组同学回答作者如何表现自我形象?
动作:砸、摔、捶打、喊
语言:“我可活什么劲儿!”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通过这些动作和语言,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自己?
瘫痪后,只注意到自己的病痛、不幸,对生活失去希望,对生命失去信心。冷漠,自我消沉的儿子的形象。
B组同学回答作者如何表现母亲形象?
动作:悄悄地躲;偷偷的听;悄悄地进来;扑过来;忍住哭声说;挡在窗前;一会儿站起一会儿站起;悄悄的出去。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艰难的呼吸着
语言:“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活儿……”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神态:眼边红红的;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作者怀念了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写下来的这些文字,你能从中感受到这位母亲的形象吗?具体谈谈
体谅、宽容儿子,默默忍受我的坏脾气,用自己的生命来呵护我,安慰我,直到生命的尽头。是一位伟大的、隐忍的的母亲。
分组朗读,A组读“我”的语言,B组读母亲的语言。读出感情。
此时的作者,在母亲病逝后,不仅知道了母亲的重病,也从自己瘫痪的事实中走了出来。又是一年秋天,作者提笔写下了这篇文章。正是因为作者对母亲深刻的爱,对母亲对自己语言、动作的回忆,才能将“我”与母亲的形象刻画的如此生动。
丰富的细节,难以磨灭的形象都是来源于入微的观察与爱。
想想身边的人,有没有一个人留给你的印象非常深刻呢?写下来。

交流、讨论
总结:
同学们在进行人物描写的时候,希望大家能从阅读走向写作、从文本走向积累。在平时多观察生活中细微的地方,多加积累,相信大家都能写出好文章。
作业布置
将仿写补充完整
阅读史铁生《我与地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