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信息技术七上第3课《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课件(18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信息技术七上第3课《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课件(18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8-09-01 20:4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三课 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七年级信息技术学习任务学习提纲一、计算机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二、多种多样的现代计算机;三、计算机的发展展望;四、未来的计算机。一、计算机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科技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产生和进步。计算机基本运算部件发展从机械齿轮、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迄今为止,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四代。1.第一代计算机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件的计算机,称为第一代计算机。特点:体积大,笨重,运算速度慢。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2.第二代计算机兴起于四、五十年代,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元件的计算机,称为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与电子管相比,体积小、寿命长、功耗小,可靠性高。3.第三代计算机六、七十年代,集成电路迅速发展。以集成电路为主要元件的计算机即第三代电子计算机。4.第四代计算机七十年代,微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出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它们组成成的计算机就叫第四代计算机。计算机发展四个阶段比较二、多种多样的现代计算机三、计算机发展展望计算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后,正朝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第五代、第六代发展。巨型化目前巨型计算机是指具有几百GB以上内存存储容量甚至上百上千TB,每秒万亿次运算速度,外设完备的计算机。微型化计算机发展体积越来越小,速度却越来越快。网络化网络化是指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达到所用用户均可共享软、硬件和数据资源的目的。智能化智能化是要求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功能和感观,即具有识别声音、图像的能力,有推理、联想、学习的功能。四、未来计算机未来计算机将是微电子技术、光学技术、超导技术和电子仿生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课 堂 小 结1.迄今为止,计算机经历了4个主要发展阶段,
分别以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电子元件。2.按应用范围分,计算机可分为通用和专用计算机。3.计算机朝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谢谢观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