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组《与诗同行》课件 (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组《与诗同行》课件 (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01 21: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R·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与诗同行 徜徉在诗的怀抱里,我们感受着诗的神韵与瑰丽,同学们,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搜集、整理和欣赏诗的活动,我们都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诗的腹地,深入感受诗歌的别样情怀!一、自己动手写诗1、找出同龄人写的诗,读一读;
2、想一想他们是怎样把自己的感受用诗歌表达出来的;
3、动手写一写;
4、在小组里交流你写的诗,听听同学的看法,再改一改。
5、小组推荐优秀诗作全班交流。儿童诗的写法及特点:(1)明喻法。描写事物的特点,适合描写实物和大自然景象,甲好像乙,直接比喻。如:《爸爸的鼾声》。
(2)暗喻法。表现丰富的联想,不说出比喻的事物,读者自己联想。例:
妈妈
妈妈是一个闹钟,
每天早晨叫我起床。(3)排比法。表现节奏,加深印象。用同一个词或同一种句型描写一件事物。例:

风儿,微笑。
在树上荡秋千,
在草原上赛跑,
在院子里拿树叶儿玩飞镖游戏。(4)拟人法。活泼、可爱、有趣。把事物比拟成人,做人的事。例:
汽水
跟你握握手,你就冒气。
请你脱脱帽,你就生气。
干干脆脆,一口把你喝下去。
看你还,神不神气。(5)夸张法。制造特别效果,加深印象,把描写的数量、时间、行为等加油添醋,夸大描写。例:
交通警察
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
就是交通警察。
因为他有“气功”,
只要单手轻轻一推,
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也不动了。二、举办诗歌朗诵会1、选择要朗诵的诗篇;
2、策划举办诗歌朗诵会。三、合作编本小诗集1.准备好选入诗集的诗。小诗集中还可以适当穿插诗歌故事或相关资料,也可以配上插图,或者辅以书法。
2.可以请父母、老师或同学写序。
3.注意封面设计的精美,诗集名字的引人注目,编排好目录。
4、秀一秀,评一评,看看哪组的诗集内容更丰富多彩,编排更有创意。四、举办诗歌知识竞赛 将搜集到的诗歌编成题目,用比赛的方式看看哪些同学的诗歌知识最丰富。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我们去看海
走啊,一起走,我们去看海
海风已吹进我们的心中
耳边已响起潮声澎湃
走啊,去看海,海是我们的梦
海的胸怀如此的宽大
海的家园如此的富足
海是我们的另一个家
看见海,就像走进了宝库 我们在海的怀抱里跳跃
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
海在我们的怀抱里欢笑
潮起潮落都有动听的歌
去看海,一路唱着热情的歌曲
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 金波:全名王金波。诗人、儿童文学作家。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等二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追踪小绿人》等;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评论集《追寻小精灵》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作者简介词语积累【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例句】海面上波涛汹涌澎湃,你最好不要出海捕鱼。
【鲜亮】鲜明,漂亮。
【例句】这件衣服的颜色鲜亮,非常适合你。
【启迪】启发;启示。
【例句】认真读读这篇文章,它会给你有益的启迪。 这首诗的作者是金波,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对大海的 之情,对大自然的 ____之情,同时也对大海的 。喜爱热爱向往追求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大海有许多告示:
1、 。
2、 。
3、 。
4、 。海江百川,胸怀宽大。海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财富。海跳跃着鲜活的生命。海永远不会停止呼吸。2 致老鼠
  我喜欢你们——
  一双机灵的眼睛,
  粉红的耳朵。
  虽然爱做坏事,
  可我还是喜欢你们。
  如果我到了你们的王国,
  一定要你们 洗脸、洗手、洗澡、刷牙。
还要教会你们
  自己劳动,
  做事不要偷偷摸摸。
  我还要给你们
  介绍个朋友——
  它的名字叫猫。作者简介 阎妮:旅法著名作家、画家,生于北京,现居巴黎。笔名山飒。出版诗集和小说散文集《阎妮的诗》《雪花下》《红蜻蜓》《再来一次春天》等,长篇小说《柳的四生》《围棋少女》,诗书画集《书法家的明镜》等。词语积累【机灵】聪明伶俐;机智。
【例句】上周周末,妈妈给我买了一只机灵、可爱的小兔子。
【偷偷摸摸】形容瞒着别人做事,不敢让别人知道。
【例句】我家的“精灵鼠”做事总是偷偷摸摸的。 这是一首有趣的童诗,诗人用一颗童心,写出了和一般人眼中不同的老鼠。虽然老鼠爱做坏事,但诗人还是喜欢它们,希望它们改正缺点,爱清洁、爱劳动,光明正大地做事,并说它们如果改正了缺点,还可以和猫做朋友。诗人把老鼠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对有缺点的朋友没有歧视。让老鼠和猫交朋友,更是诗人美好的愿望。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爸爸的鼾声
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车
它使我想起
美丽的森林
爸爸的鼾声
总是断断续续的
使我担心火车会出了轨
咦??
爸爸的鼾声停了
是不是火车到站了词语积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
【例句】卧室里传来爸爸呼噜噜的鼾声。
【断断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例句】乐曲断断续续地从敞开的窗户中飘出,在夜空中回荡。1、本文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2、本文把爸爸的鼾声比作什么?本文作者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爸爸的鼾声比作山上的小火车。 这是一首温情的童诗。诗人敏锐地捕捉到“爸爸的鼾声”作为写诗的题材,使爸爸的鼾声变得十分有趣。全诗表现了浓厚的亲情。给诗加“腰”朗读课文:
①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②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词语积累【纤弱】纤细而柔弱;不粗壮。
【例句】我最喜欢娇嫩纤弱、玉洁冰清的水仙花。
【逸闻趣事】指世人不太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
【例句】这是一则关于祖父的逸闻趣事。
【思索】思考探求。
【例句】他思索了一阵,提笔写下了这道难题的解答过程和答案,把大家看得目瞪口呆。【皎洁】(月亮等)明亮而洁白。
【例句】一轮明月高高升起,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就像蒙上了一层轻纱。
【亲昵】十分亲密。
【例句】他们从小一起长大,自是亲昵。
【略胜一筹】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指比较之下,稍强一点。
【例句】他在绘画方面比你略胜一筹。【依偎】亲热地紧靠着。
【例句】孩子乖巧地依偎在妈妈怀里。
【融为一体】融合为整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
【例句】在他的画笔下,天与云与山与水,融为一体。 本文写的是苏小妹出题,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说了“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小妹认为太平淡;黄山谷加为“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仍摇头。后她吟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和黄山谷玩味之后,不禁叫绝。这则故事让我们了解了诗歌遣词用字的妙处。本文主要讲了什么?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这个“腰”还不够美没用上理想的字 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弱,又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和互相依偎的姿态。诗中的“秋”朗读课文:
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最后一句话说“我”增长了知识,请问“我”增长了什么知识?作者简介 桂文亚:女,1949年生于台北,祖籍安徽省,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当过讲师、记者、《联合报》副刊编辑、中国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长,现为《民生报》儿童组主任、儿童丛书主编、美国《世界日报》儿童版主编、北京《东方少年》杂志特约编审。创作以散文为主,出版作品集有《幽默笔记》《思想猫》《美丽眼睛看世界》《妈妈手记》等。词语积累【妙处】神奇美妙所在。
【例句】只要你细细品味,就能体会出这句诗的妙处。
【吟哦】有节奏地诵读。
【例句】父亲一边欣赏花园美景,一边吟哦诗句。
【古典】古代流传下来的在一定时期认为正宗或典范的。
【例句】妈妈很喜欢听古典音乐,尤其是古筝曲。【呆板】死板;不灵活,不生动。
【例句】她的眼睛呆板无神,仿佛是铅铸的一般。
【际遇】遭遇(多指好的)。
【例句】小李十三岁那年的际遇改变了他,从此他勤奋刻苦最终获得成功。
【龙钟】身体衰老,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例句】那个老爷爷已是老态龙钟,儿女打算接他去城里享福。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通过作者回忆自己儿童时代读古诗的乐趣,告诉我们要学习读懂古诗和欣赏古诗的方法。2、最后一句话说“我”增长了知识,“我”增长了什么知识?
我增长的知识是:读诗时,要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比较同一类题材的不同写法和诗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了解一下诗人的身世际遇等。读完之后,我们了解了哪几种读诗的方法?联系生活来读古诗,就容易读懂;
读诗时在头脑里描绘出一幅幅画面,就能进入诗的意境;
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可以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
如果了解诗人的身世际遇,我们就不难与诗人心意相通了。 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诗的世界。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