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专题三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919186419111924192119271945193718401949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国共十年对峙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天国梦民主共和梦社会主义梦近 代 中 国 梦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一:天国梦起
二:天国梦盛
三:天国梦衰
四:天国梦灭:时间、标志、原因。
五:天国梦思:三个反思总结知识框架兴起的原因理论特点军事上:西征、北伐政治上:《天朝田亩制度》政治上《资政新篇》军事上:军事防御战挽救天国标志:天京事变洪秀全兴起过程一:天国梦起材料一 长期以来农民在地主的压迫下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地租为收成的一半以上。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为支付战争赔款和弥补军费开支,清政府加重赋税征收,各级官吏横征暴敛,农民负担更为沉重。正如世人所言:“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污吏,何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清政府沉重捐税地主土地并盘剥阶级矛盾激化西方侵略,商品涌入,使沿海自产商品滞销。材料三 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连连不断的自然灾害材料四 洪秀全几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屡试不第后,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为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等文章。
——以上材料出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和发动群众1:兴起原因:
(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
(2):清政府的沉重苛捐杂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与盘剥。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直接
(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和发动群众。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内部原因:阶级矛盾 -----根本原因?2:洪秀全(1814.1.1~1864.6.1),?拜上帝会创始人,太平天国农民运动领袖。广州花县(今广州花都)人。1843年6月,与冯云山等创立拜上帝会。1851年1月11日,率会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随后建号太平天国。1856年9月,因内部矛盾激化和石达开叛变分裂,太平天国走向失败,虽经努力也未能挽救。著有《洪秀全集》。洪秀全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人,尽是姊妹之群,何得起尔吞我并之念”理论来源:西方基督教、儒家大同、农民平均主义
理论特点?3:理论特点:将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1)、1851年初 金田起义——起义爆发
(2)、1851年9月 永安建制——初建政权
(3)、1853年3月 定都天京——同清对峙4:过程各王府1:军事上:北伐西征、天京突围
2:政治上:《天朝田亩制度》二:天国梦盛武昌天京天津北京扬州(1):北伐
①时间:1853年5月~1855年5月
②结果:失败(原因:孤军深入;兵力不敌。)
③战略得失: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
(2):西征(控制了安徽、湖北、江西大部分地区)
(3):天京突围(夺扬州)
1:军事上:北伐西征、天京突围2:政治上:《天朝田亩制度》(1853)⑴内容:①土地:原则:无处不均匀;方法: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圣库制度。⑵目的:
建立“四有二无”社会
⑶评价:土地产品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皇上帝大幅,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凡收成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
——《天朝田亩制度》空想性2:政治上:《天朝田亩制度》(1853)⑴内容:①土地:原则:无处不均匀;方法: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圣库制度。⑵目的:
建立“四有二无”社会
⑶评价:
①明确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决裂,体现其革命性。
②但是依然要求维系小农经济,体现其落后性。
③妄想在低生产力的背景下实现绝对平均,体现其空想性。土地产品1:天京事变
(1)时间:1956年8月
(2)起因:东王杨秀清与天王的争执(权力之争)
(3)过程:48页第三段
(4)结果:石达开出走
(5)危害:天国由盛转衰
2:挽救天国的行动
(1)政治上:《资政新篇》
(2)军事上:后期防御战
三:天国梦衰军事危机信仰危机①:背景(天国由盛转衰)、目的(振兴天国)
②:主要内容
a:政治:正对太平天国后期事权不一,结党联盟等现象,提出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b:经济:效法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建立以机器工业为主的经济体系。
c:教育与社会改革:兴办学校、开报馆、设医院、建教堂、禁寺庙,禁鸦片
d:外交:主张与外国自由通商,文化交流和平等往来,鼓励外国人在华投资。
③:评价。(补充:它超越了农民阶级的阶级属性,只字未提农民关心的土地问题。)
(1)政治上:《资政新篇》这个方案在当时的中国能实现吗?为什么?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未能真正推行。材料一 太平天国的人们对《资政新篇》中由“百万家财者”设立银行,“准富人请人雇工”等,不用说是极为刺眼的。
材料二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江浙尚未诞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资产阶级,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依旧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④: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没有发挥实际作用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作用符合违背社会发展趋势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缺乏群众基础满足了农民利益,有广泛群众基础群众基础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并试图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内容处于衰落时期处于强盛时期背景都是太平天国纲领;都带有反封建意义;都未真正实施同《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天》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但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资》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但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有人认为,《资政新篇》在经济纲领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试谈谈你的看法。《天》: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资》:发展私有制,资本主义色彩平均主义的空想,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在经济主张上存在矛盾之处,且《资》没有涉及土地问题,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与《天》主张的平均主义有本质的区别。学习思考: 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由传统意识向近代观念转变的轨迹,也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行进历程,对后人继续救国之路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借鉴意义。①:中外势力联合绞杀
②:天京被围困
③:军事防御战失败(2)军事上:后期防御战1、时间:1964年6月(1964年6月1日,洪秀全去世。)
2、标志:天津陷落
3、原因:
客观原因: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四:天国梦灭材料1:太平天国何以最终失败呢?最大的原因,是他们一帮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来自相残杀,太平天国的势力便由此大衰。 ----孙中山
材料2:分散落后的自然经济使得作为个体小生产者的农民自私;不思进取,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用宗教等形式;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难以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毛泽东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经济: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自私、保守、狭隘、散漫等特点。
政治: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天》具有落后性和空想性,《资》又脱离农民革命的实践。
思想: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迷信宣传)
组织: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始终保持内部团结,难以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永安建制的时候就规定了爵位的世袭制,定都天京后,封建特权思想和封建等级制度更是恶性发展。由于内部矛盾重重,出现天京事变。)反思总结一:太平天国与传统的农民运动到底有什么区别?
反思总结二:太平天国对中国的社会是推进了还是阻滞了?
反思总结三: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五:天国梦思原因新:出了阶级矛盾激化外,还受外国侵略的影响。
任务新:担负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地位高: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思想新: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败因新:被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理论新:利用西方宗教作为理论。反思总结一:太平天国与传统的农民运动到底有什么区别?(新在哪里?)阅读材料,讨论:你同意哪一观点?为什么?观点一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农民战争,其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的社会发展。
观点二 鸦片战争后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时代潮流,而太平天国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天国,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没有积极作用。反封建求民主;反侵略争独立;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反思总结二:太平天国是推进与阻滞?反思总结三: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材料一:每一次较大的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中国之所以没有像印度那样成为殖民地,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太平天国成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灵感来源。12岁时就立志做洪秀全第二……甚至他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也是受太平天国理念的影响。 ——徐中约《中国的奋斗》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气焰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影响了后来的民主革命运动
积极: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火焰;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消极:由于其阶级的局限,农民阶级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其失败是必然。对太平天国的评价教训(说明)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1、(2015·重庆文综·6)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链接高考2、(2015·江苏单科·6)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