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点精细梳理
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
1. 长度单位及换算
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排列为km、m、dm、cm、mm、μm、nm.记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时,有以下方法:
按单位的大小顺序记忆:
先记住长度单位大小的排列顺序;
再记住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图所示);
需进行单位换算时,根据上图便可算出所需换算的两单位之间换算关系:如要知道km与cm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又如要知道nm与dm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
知识点2.正确选择、使用刻度尺、认识长度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前,首先要弄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的位置。
(2)选择刻度尺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来选择。
(例如:要测量一支钢笔的长度,精确到,则可选用分度值是、量程是左右的刻度尺;而在体育课上要测量跳远的长度,则可选用分度值是的皮卷尺。)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被测长度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若零刻线已磨损,则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正对刻度线读数。
(4)一本书的厚度为8_mm_; 课桌的高度约为80_cm_;
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8_cm_; 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0_cm__;
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_cm__; 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_mm__;
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_mm__; 教室门的宽度是0.95_m__。
手指的宽度约为1_cm__; 自行车的高度约为1.1_m__。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为100_μm__。 一元钱硬币的厚度约为2_mm__;
手掌的宽度约为1_dm__; 一个分子的直径是20_nm__;
分析:先把长度的几个单位都写出来,然后代入原题的数字,看一下是否符合常理,就可以了。比如:一本书的厚度为8__?8cm好像太厚了,8μm又太薄了不可能,那只能是8mm了。注意μm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眼睛能见到的最小的尺度了,用μm做单位我们尚且还能用肉眼看得到,但是如果用nm做单位,我们用肉眼就看不到了。
知识点4.测量结果的记录
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的。
其中数字部分由准确值加上一位估计值组成。例如,上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其中,是由刻度尺上准确测得的,为准确值;而是估读的,为估计值。由于在准确值的下一位已经为估计数字,是不准确的,所以再往下一位估计便无意义了,因此记录的结果只需一位估读值。
测量结果在书写的时候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知识点5.秒表的读法
时间的国际单位秒,符号s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m=60s
知识点5.实验误差
(1)误差与错误:
首先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指由于实验方法不正确或实验时违反操作造成的,错误是能够避免的。
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我们不能消除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误差。
错误与误差的最大区别是,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能消除。
(2)误差产生的原因:3种:测量仪器不够精密、测量方法不够完善、测量的人为因素。
减小误差的办法: 3种:
?一般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有效减小误差。公式为:。
?改进测量方法
?选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