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知道国际单位中长度与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能利用生活常见的一些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
2.能利用生活中已知长度的物品进行长度的估测。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自主学习】
1.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1960年国际上通过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________,简称_________。
2.长度单位基本单位为______,比米大的单位有___________,比米小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的基本单位为________,比秒大的单位有_________,比秒小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确使用刻度尺方法 (1)
(2)
(3)
(4)
4.测量值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例23.32cm,三部分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测量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减小误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一、测量单位
1.阅读课本P21P22,感受人们为什么要制定国际单位制,看“信息窗”感受人类在时间计量上科技的进步,并完成下列问题。
(1)长度的基本单位 。时间的基本单位 。长度单位还有
______时间单位还有 。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学习讨论如何单位换算?单位换算方法:例50nm=50×1nm=50×10-9m=5×10-8m
2.阅读“信息窗”了解其他的长度单位。
二、测量活动
1. 想一想 为什么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测物体?说说你了解的测量工具:
2.活动1:用刻度尺测长度
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观察各种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仔细观察刻度尺,找出它的零刻度线,再看看它的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多少?量程(测量范围)是多少?
阅读课本P23【实验探究】, 掌握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动手测量课本的长度和宽度并填表。
2.活动2:长度的估测。
阅读【信息窗】完成课本上和作业1的问题。
3.活动3:时间的测量
按课本要求完成
三、测量误差
阅读P25【信息窗】,交流: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方法。
【交流与讨论】为什么各自的测量结果不相同?怎样才能减小测量的误差?
四、学习小结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写在下面。
2.本节你还有哪些疑问?写在下面。
【自我检测】
1. 试一试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2.5h= s 5mm= m
23m= nm 12dm= m cm
2. 给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某同学身高1.50_____, 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
窗户玻璃的厚度约为2.5_______,一节一号干电池的长度大约是6______。
3. 李明同学对于同一物体进行五次测量,记录如下:15.2cm 15.1cm 15.3cm 17.3cm 15.3cm 其中有一次测量明显错误,它是 ,该物体的长度为 。
4.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5.72cm,则准确值是 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
5. 如图2-2-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6. 图2-2-2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8.60cm B.1.60cm C.1.6cm D. 以上读数都不正确。
0cm 1 2 3 4
图2-2-1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