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初步了解印度,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2.通过阅读教材说出古印度的地理位置,概括古印度文明的变迁:国家的出现,文明的鼎盛时期,文化成就等。
3.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掌握印度种姓制度内容、特点;了解种姓制度的影响。
4.通过阅读教材知道佛教的兴起概况和佛教对外传播;初步探究佛教的影响。
学习重点
森严的种姓制度和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学习难点
种姓制度的影响和佛教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11页,完成下列问题:
1.初步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2.通过阅读教材说出古印度的地理位置。
3.概括古印度文明的变迁:国家的出现,文明的鼎盛时期表现
4.了解古印度的文化成就。
问题思考:想一想 ,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请问: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似?
问题思考: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吗?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13页,完成下列问题:
1.印度种姓制度内容有哪些?
2. 印度种姓制度特点:
合作探究:印度的种姓制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 料: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政府一直试图消除种姓制度,但结果并不理想。复杂的世袭种姓制度将印度社会划分出等级森严的阶层。1955年起,印度法律允许跨种姓通婚。但大部分印度人仍只与同种姓的人联姻,以免受到配偶“高种姓”亲属们“为维护荣誉而进行的迫害”。最近,在孟买附近的巴尔克尔城,法院判处因不满姐姐与“低种族”通婚而杀害4人的迪利普·蒂瓦里等3名男子死刑。最高法院指出,这种“为维护荣誉而进行的杀害”是野蛮行为,并下令警方保护通婚的夫妇。法院将种姓制度叫做“民族的诅咒”。——东方网文章《印破陋习出新招:不同种姓通婚奖励1000美元》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页,完成下列问题:
1.知道佛教的兴起概况;
2.佛教对外传播情况;
合作探究: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从传统文化、文学、艺术、雕塑等方面试说明。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课堂达标检测
1.下列国家中,推行过种姓制度的有( )
A.古中国 B.古印度 C. 古埃及 D.古巴比伦
2.印度奴隶社会种姓制度所反映出的实质是( )
A.社会成员分工不同 B.四个等级间权力义务的多少
C.严格的等级关系 D.等级间的种族差异
3.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①吠舍 ②婆罗门 ③首陀罗 ④刹帝利。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4.比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及
其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
教学反思(略)
第3课 古代印度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
教材分析
《古代印度》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上第3课,新的部编教材对世界古代史的内容进行了较大的重编.原人教版教材利用一节课讲述了除中国之外的亚非三大文明古国,而新教材则将其编为一个单元,分三课时,分别讲述了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三大文明古国的历史.古代两河流域是本单元的第3课,也是世界古代史的第3课.
本课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森严的种姓制度;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三部分内容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古代印度河流域创造了灿烂的人类古文明;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创立的影响至今的一种制度;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就,佛教诞生在古代印度,是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根源的,种姓制度就是其社会根源.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是初三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初中生活,生理和心理上都有新的成长,精力旺盛,独立性增强,接受新知识和独立学习能力也趋于成熟,完全具有独立阅读教材,理解基础知识的能力。但他们还是一群十五六岁的少年,精力充沛,但不耐久;活泼热情,但不深刻。所以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持久的注意力,本课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强课堂内容的直观性、趣味性。充分利用古代印度文明的魅力—阿拉伯数字的产生;种姓制度的严格规定;佛教艺术的神秘广博等等,吸引同学们的兴趣。
在学习方法和技能方面,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和历练,掌握了初步的历史学习方法,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练习了合作探究的方法,这为学习本课基础知识和探究综合题目提供了条件;但鉴于同学们历史综合概括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欠佳,因此本课在安排自主学习和探究时,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并提供大量课外史料,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古代印度文明的先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目标,更好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初步了解印度,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2.通过阅读教材说出古印度的地理位置,概括古印度文明的变迁:国家的出现,文明的鼎盛时期,文化成就等。
3.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掌握印度种姓制度内容、特点;了解种姓制度的影响。
4.通过阅读教材知道佛教的兴起概况和佛教对外传播;初步探究佛教的影响。
教学重点
森严的种姓制度和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教学难点
种姓制度的影响和佛教的影响
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主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通过自主学习学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变“动力集中于老师一人身上”为“全体学生为主动力”。同时利用PPT增加教学宽度,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以最大可能实现课堂高效。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研习资料,探究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小组竞赛法等。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西游记》影视图片。
老师:同学们,你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吗?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西天”是现在的哪里?
对,是古代印度。为什么大唐帝国要到印度去取经呢?因为古代印度也是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今天我们学习《古代印度》。
二、展示学习目标(见第三部分教学目标)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行动有方向,学习有动力。
三、教学流程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老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11页,完成下列问题:
1.初步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2.通过阅读教材说出古印度的地理位置。
3.概括古印度文明的变迁:国家的出现,文明的鼎盛时期,
4.了解古印度的文化成就等。
学生:依托学案,自主学习教材第一部分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边学边记,找出上述问题。
教师指导:
1.阅读教材结合图片,说说古代印度早期文明遗址有哪些?
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
2.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在南亚次大陆。包括现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它北面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这里有两条河流,西部的是印度河,东面的是恒河。印度的名字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他为天竺。
3.印度河流域的国家的出现
时 间:公元前1500年左右;
种 族:雅利安人;
孔雀王朝: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问题思考:想一想 ,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请问: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似?
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后教师出示答案:埃及。
公元前1500年,来自北方的白种人自称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他们征服了当地居民,建立起一些奴隶制小国,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以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
问题思考: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吗?(印度文明)
阿拉伯数字计数法由于简便科学便为世界所通用,但是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被人称为“阿拉伯数字”。
古代印度的佛像艺术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13页,完成下列问题:
1.掌握印度种姓制度内容、特点;
2.了解种姓制度的影响。
学生:依托学案,自主学习教材第二部分森严的种姓制度,边学边记,找出上述问题1,探究问题2。
教师引导: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种姓制度内容:
等级名称
社会成员
权利和义务
婆罗门
祭司贵族
掌握宗教祭祀神权
刹帝利
国王、武士、官吏
掌握国家军事、行政权
吠舍
农民、牧民
手工业者、商人
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
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
首陀罗
被征服者
贫困失去土地者
几乎无权利,受剥削、压迫从事低贱劳动
种姓制度的特点:
1)种姓世代相袭。
2)种姓界限森严;
3)等级低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4)种姓实行内婚。
合作探究:印度的种姓制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 料: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政府一直试图消除种姓制度,但结果并不理想。复杂的世袭种姓制度将印度社会划分出等级森严的阶层。1955年起,印度法律允许跨种姓通婚。但大部分印度人仍只与同种姓的人联姻,以免受到配偶“高种姓”亲属们“为维护荣誉而进行的迫害”。最近,在孟买附近的巴尔克尔城,法院判处因不满姐姐与“低种族”通婚而杀害4人的迪利普·蒂瓦里等3名男子死刑。最高法院指出,这种“为维护荣誉而进行的杀害”是野蛮行为,并下令警方保护通婚的夫妇。法院将种姓制度叫做“民族的诅咒”。——东方网文章《印破陋习出新招:不同种姓通婚奖励1000美元》
影响: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甚至影响到近代。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老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页,完成下列问题:
1.知道佛教的兴起概况;
2.佛教对外传播情况;
3.初步探究佛教的影响。
学生:依托学案,自主学习教材第三部分,边学边记,找出上述问题。
教师引导:
1.佛教的兴起概况:
时 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2.佛教对外传播情况:利用历史地图,直观展示。
合作探究: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从传统文化、文学、艺术、雕塑等方面试说明。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课堂达标检测
简单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1.下列国家中,推行过种姓制度的有( )
A.古中国 B.古印度 C. 古埃及 D.古巴比伦
2.印度奴隶社会种姓制度所反映出的实质是( )
A.社会成员分工不同 B.四个等级间权力义务的多少
C.严格的等级关系 D.等级间的种族差异
3.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①吠舍 ②婆罗门 ③首陀罗 ④刹帝利。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4.比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及
其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
①自然地理环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地区都有大的
河流,具体是埃及的尼罗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印度的恒河和印度河、中国的长江和黄河。
②自然环境的相同之处:位于北纬20°~40°之间。气候湿润,
土地肥美、灌溉便利、宜于农耕,适合人类生存。
③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最早出现农业,农业发达;在
世界上最早出现国家,出现奴隶制文明;使亚非成为最早出现
统一国家的地区。
教学反思(略)
课件23张PPT。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吗?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西天”是现在的哪里?
对,是古代印度。为什么大唐帝国要到印度去取经呢?因为古代印度也是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今天我们学习《古代印度》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初步了解印度,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2.通过阅读教材说出古印度的地理位置,概括古印度文明的变迁:国家的出现,文明的鼎盛时期,文化成就等。
3.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掌握印度种姓制度内容、特点;了解种姓制度的影响。
4.通过阅读教材知道佛教的兴起概况和佛教对外传播;初步探究佛教的影响。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11页,完成下列问题:1.初步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2.通过阅读教材说出古印度的地理位置。
3.概括古印度文明的变迁:国家的出现,文明的鼎盛时期,
4.了解古印度的文化成就等。1.阅读教材,说说古代印度早期文明遗址有哪些?
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
2.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在南亚次大陆。包括现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它北面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这里有两条河流,西部的是印度河,东面的是恒河。印度的名字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他为天竺。?3.印度河流域的国家的出现时 间:公元前1500年左右;
种 族:雅利安人;
孔雀王朝: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想一想
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请问: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似??埃 及 公元前1500年,来自北方的白种人自称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他们征服了当地居民,建立起一些奴隶制小国,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以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问题思考: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吗?阿拉伯数字计数法由于简便科学便为世界所通用,但是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被人称为“阿拉伯数字”。
古代印度的佛像艺术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13页,完成下列问题:
掌握印度种姓制度内容、特点;了解种姓制度的影响。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印 度 的 “ 种 姓 ” 制 度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种姓制度的特点:1)种姓界限森严;2)等级低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3)种姓实行内婚。4)种姓世代相袭。印度的种姓制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材 料:
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政府一直试图消除种姓制度,但结果并不理想。复杂的世袭种姓制度将印度社会划分出等级森严的阶层。???? 1955年起,印度法律允许跨种姓通婚。但大部分印度人仍只与同种姓的人联姻,以免受到配偶“高种姓”亲属们“为维护荣誉而进行的迫害”。最近,在孟买附近的巴尔克尔城,法院判处因不满姐姐与“低种族”通婚而杀害4人的迪利普·蒂瓦里等3名男子死刑。最高法院指出,这种“为维护荣誉而进行的杀害”是野蛮行为,并下令警方保护通婚的夫妇。法院将种姓制度叫做“民族的诅咒”。??? ——东方网文章《印破陋习出新招:不同种姓通婚奖励1000美元》
合作探究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甚至影响到近代。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页,完成下列问题:
1.知道佛教的兴起概况2.佛教对外传播情况;3.初步探究佛教的影响。C 时 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佛教的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浴佛节
Buddha's Birth Day 农历四月初八,纪念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的佛教仪式节日,又称佛诞节。 农历七月十五,也称“鬼节”。俗传去世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盂兰盆节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佛成道日”,纪念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从传统文化、文学、艺术、雕塑等方面试说明。 合作探究古代印度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地理位置森严的种姓制度释迦牟尼创建佛教雅利安人入侵孔雀王朝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1.下列国家中,推行过种姓制度的有( )
A.古中国 B.古印度 C. 古埃及 D.古巴比伦
2.印度奴隶社会种姓制度所反映出的实质是( )
A.社会成员分工不同 B.四个等级间权力义务的多少
C.严格的等级关系 D.等级间的种族差异
B 课堂达标检测C 3.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①吠舍 ②婆罗门 ③首陀罗 ④刹帝利。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B 4.比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及
其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 答:①自然地理环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地区都有大的
河流,具体是埃及的尼罗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印度的恒河和印度河、中国的长江和黄河。②自然环境的相同之处:位于北纬20°~40°之间。气候湿润,
土地肥美、灌溉便利、宜于农耕,适合人类生存。③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最早出现农业,农业发达;在
世界上最早出现国家,出现奴隶制文明;使亚非成为最早出现
统一国家的地区。谢谢大家!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