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课堂导学案
课题名称:《古代两河流域》
第一单元第2节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审核人: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内容及影响,知道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2.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
3.认识到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
二、学习重难点:
难点:《汉谟拉比法典》。
难点:理解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
学习过程:
乐探(5分钟)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含义:“两河”,是指 的幼发拉底河和 ;两河流域,又称“ ”,又称“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 的狭长地带。
2.文明起源: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 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断。
3.文明发展: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 。在后来1800年多年里,两河流域几度统一。古巴比伦王国时期, 建立了强大、统一的 国家。
(二)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过程:古巴比伦王国原是 中游的一个小国。第六代国王 对外采取 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王国,史称 。
2.统治:汉谟拉比实行 ,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 的时期。
(三)《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 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的石柱上,正文公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 :
(1)古巴比伦分为 的自由民、 的自由民和 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2) 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 ,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子儿女送去抵债。法典明显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
(3)法典中有许多关于 、雇佣、交换、 等方面的规定,说明 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3.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 源远流长。
2、乐研 (5分钟)
材料一:奴隶主可以任意买卖、赠送、抵押奴隶,打死奴隶按奴隶的平均价格赔偿,拐走和窝藏奴隶要判死刑。
材料二: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头,应折半赔偿。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认识它的实质?
3、乐拨 (2分钟)
大河流域的冲积平原,土质肥沃,有利于农耕,适合人类生存,往往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4、乐展 (8分钟)
1)、动荡不安的伊拉克一直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文明成果中,出自该地区的是( )
A.金字塔 B.佛教 C.楔形文字 D.象形文字
2)、《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着的文明古国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3)、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国国王是( )
A.巴比伦 B.汉谟拉比 C.腓尼基 D.婆罗门
4)、下列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它被誉为: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
B.它是非洲东北部的一个国家制定并实施的
C.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D.它反映了这一国家当时实行的是“种姓制度”
5、乐测 (10分钟)
5). 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文明成果。下列关于古巴比伦文明成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保存最完备的成文法典
B. 他们发明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C. 他们建造的“空中花园”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D. 摩享佐·达罗遗址反映了两河流域早期的文明成就①④
6).在《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说明( )
A.古巴比伦法律完备 B.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活跃
C.古巴比伦社会相当的发达 D.古巴比伦社会体制完备
四、知识梳理(知识网络构建)(10分钟)
五、作业:
六、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