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教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04 11:48:34

文档简介

《古代两河流域》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组名: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2.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情况
3.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价值
二、【重难点】
重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地位
难点:正确评价《汉谟拉比法典》
三、【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6-8,用笔划出关键词 )
1、理解“两河流域”的含义
2、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发展历程(建国、统一)
3、说说汉谟拉比的统治
4、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实质、地位以及影响
四、【合作探究】 (对学、 群学, 解决以下问题 )
从《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中分析其实质是什么?
五、【当堂训练】
1、许多地区的人民把当地河流比喻为母亲,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巴比伦文明孕育 于( )
A.长江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两河流域
2、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百多年。”请你说出歌词所唱“刻在黑色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的文献是什么?( )
A.《汉谟拉比法典》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宅地法》 D .《拿破仑法典》
3、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它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前18世纪,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的国王是( )
A.凯撒 B.汉谟拉比
C.伯利克里 D.屋大维
4、被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方位于今天的( )
A.伊朗 B.伊拉克 C.印度 D.沙特阿拉伯
5、某部法典条文共282条,刻在一块巨大石柱上。法典宣扬“君权神授”,它还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任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这部法律流行于古代哪一地区?(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罗马 D.古巴比伦
6、两河流域是古代重要的历史舞台,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这些人叫做( )
A.雅利安人 B.腓尼基人
C.苏美尔人 D.法兰克人
7、下列遗址和文明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其中代表古代西亚文明成就的是( )
A.克里特王宫遗址 B.长城
C.圆形竞技场 D.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8、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志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如果奴隶主伤害奴隶的眼睛或者骨头,则只需向奴隶主赔偿奴隶身价的一半。
上述规定出自古代哪部法典?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这部法典的实质是什么?
这部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六、【归纳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从法典的内容看,它处处维护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保护奴隶主利益,具有不平等性和残酷性。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
【当堂训练】
1、D 2、A 3、B 4、B 5、D 6、C 7、D
8、(1)《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
(2)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3)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教学设计
课题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中国历史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2.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情况
3.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价值
重点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地位
难点
正确评价《汉谟拉比法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让学生猜猜该图是数学上常用的什么定律(勾股定理)
教师: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不仅最早发现了“勾股定理”,他们还发明了钟表等60进位的数字、星期制等历法知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们的文明,引入新课课题
观看,各抒己见
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知识吸引学生兴趣,进而产生探知欲望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展示古代两河流域的地图,让学生结合课本和地图找出“两河”是哪两条河以及它的位置?
提醒学生两河流域也称为“美索不达米亚”
2、古代两河流域开始建立小国的时间以及该地区初步统一的时间
3、历史小课堂
①楔形文字: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做笔,把文字刻在泥坯上,然后把泥坯烘干,成为泥板。这种刻在泥板上的文字因它的形状成尖劈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由于它被广泛使用,人们称它为“古代东方的拉丁语”。
(点拨:让学生区分埃及人用的是象形文字,苏美尔人用的是楔形文字,两种不同的文字)
②星期制度: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太阴历。他们规定七天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24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秒。我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计时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二、古巴比伦王国
过渡:虽然两河流域在公元前2400年有初步统一,但也有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那么最终是谁真正统一了两河流域?(汉谟拉比)
1、统一的时间
2、国王
3、国家性质
4、国王的权力
师:汉谟拉比国王除了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法典,这部法典叫做?
三、《汉谟拉比法典》
1、内容:《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高2.25米,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分为序言、本文、结语三部分,本文282条,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制度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2、合作探究
从《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看,它的实质是什么?
(从法典的内容看,它处处维护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保护奴隶主利益,具有不平等性和残酷性。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
总的来说,就是维护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局限性)
3、《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和影响
师:虽然《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它的出现在当时的社会以及后来的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谁能来说说它的地位和影响?
师:成文法典的意思是用文字记载下来的法典,这样就能减少法律解释的随意性,所以这部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五、知识拓展——空中花园
巴比伦空中花园,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称悬园。据说在公元前6世纪由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城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修建的。(现已不存)
空中花园据说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着齿轮的把手。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
观察图片
学生阅读课本,进行概括: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和阅读课本,找出相应的答案:
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学生:《汉谟拉比法典》
(学生思考)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概括出答案:
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影响:是研究当时历史的珍贵资料,对后来古代西亚和西方的法律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

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让学生多思考,多动脑
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史实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问题思考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学习这一课让我们知道,《汉谟拉比法典》不仅是古巴比伦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后人研究当时历史的珍贵资料。
总结提升
板书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
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位置:
建国:
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
时间:公元前18世纪
国王:汉谟拉比
国家性质:
国王权力:
3、《汉谟拉比法典》
内容:
地位: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影响:
课件26张PPT。古代两河流域历史中图版 九年级上 这个数学上非常有名的定理最早是由什么人发现并使用的? 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不仅最早发现了“勾股定理”,他们还发明了钟表等60进位的数字、星期制等历法知识。这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用到的知识,古代两河流域人类早在公元前4000到3000年的时候已经开始使用了。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学习目标
1.了解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2.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情况
3.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价值重点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地位难点
正确评价《汉谟拉比法典》1、理解“两河流域”的含义
2、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发展历程(建国、统一)
3、说说汉谟拉比的统治
4、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实质、地位以及影响
自学指导底格里斯河
Tigris River幼发拉底河
Euphartes River两河流域视频:
两河流域2、创造者:1、两河:古代两河流域3、建国: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苏美尔人约公元前3100年4、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9世纪阿摩利人建立楔形文字历史小课堂 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做笔,把文字刻在泥坯上,然后把泥坯烘干,成为泥板。这种刻在泥板上的文字因它的形状成尖劈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由于它被广泛使用,人们称它为“古代东方的拉丁语”。 楔形文字的许多符号具有多重含义,许多符号的准确含义只有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很难掌握。楔形文字后来流传到西亚许多地方,阿卡德、巴比伦、波斯对它略加修改,成为西亚通用的文字。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太阴历。他们规定七天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24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秒。我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计时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星期制度历史小课堂2、国王:1、时间:古巴比伦王国3、国家性质:公元前18世纪4、国王权力:汉谟拉比奴隶制国家强化中央集权,集军事、行政、司法和宗教于一身君主专制制度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高2.25米,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汉谟拉比法典分为序言、本文、结语三部分,本文282条,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制度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法典主要内容社会等级家庭奴隶制: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规定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部分内容: 从法典的内容看,它处处维护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保护奴隶主利益,具有不平等性和残酷性。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地位:影响:是研究当时历史的珍贵资料,对后来古代西亚和西方的法律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空中花园 巴比伦空中花园,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称悬园。据说在公元前6世纪由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城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修建的。(现已不存)
空中花园据说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着齿轮的把手。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巴比伦空中花园现存遗址巴比伦空中花园课堂小结:古代两河流域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公元前2400年统一《汉谟拉比法典》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维护奴隶主利益研究当时历史的珍贵资料君主专制古巴比伦王国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