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2课时(课件+导学案+课后测评)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2课时(课件+导学案+课后测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9-05 13:42:31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第2课时导学案(原卷版)
【学习目标】
1·认识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水;
2·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
3·理解化合反应的含义;了解什么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体会水的三态变化对生命体的重要意义,初步建立节水观念。
【前置作业】
1、水电解气体检验正极:用 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 ,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负极:用 木条,气体能燃烧,火焰呈 ,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 。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 产生,液面 ,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 。
3、结论:(1)水是由 和 组成的。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且它们的体积比是 。
文字表达式: (分解反应)
4、微观解释:化学变化的本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 ,而 不可再分,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 。
5、分解反应:由 反应物生成 的其他物质的反应。特点: ;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学习了水电解会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氢气能燃烧,那么氢气燃烧能生成什么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1:水的合成
一、氢气燃烧
(一)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完成学案。)
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是 、无臭、 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难液化;
(二)氢气的燃烧
1、仔细观看视频,了解氢气如何检验纯度。
(1)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 ,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2)如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 。如听到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 。
2、仔细观看氢气燃烧视频,组内讨论完成下列学案。
(1)步骤:①检验纯度(气体不纯净点燃时,易发生爆炸);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 的烧杯;③用手接触烧杯。
(2)现象:氢气燃烧,产生 的火焰;烧杯内壁凝结有 ;烧杯 。
(3)文字表达式: 。
(4)结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即水是由 组成。
【跟踪练习1】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关于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2·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产生的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知识2:化合反应与物质性质
一:化合反应(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学案。)
化合反应:由 物质生成另 物质的反应; 2、特点:“多变一”;A+B+…→AB。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学案。)
1、物理性质
(1)定义:物质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举例:① 、状态、 、硬度、熔点、沸点、 等。② 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
(1)定义: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举例: 、毒性、腐蚀性、氧化性等。
【对比归纳】请同学们组内讨论,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的区别?完成下列学案。
1、理解上的区别: 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而 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2、叙述上的区别: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往往有“可、易、能、会”等字,如酒精燃烧(是 )和酒精能燃烧(是 )。
【跟踪练习2】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酸→二氧化碳+水
B.铁 + 氧气→四氧化三铁
C.氧化汞汞 + 氧气
D.石蜡 + 氧气→水 +二氧化碳
2·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熔沸点 B.溶解性 C.可燃性 D.导热性
三、课堂小结
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
四、课堂检测(独立完成,你一定行!)
1、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状态 C.熔点 D.氧化性
2、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把糖和水混合得到糖水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D、3体积水和7体积酒精混合成70%的消毒酒精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水制冰 B.用粮食酿酒 C.用干冰降雨 D.用木材制桌椅
4、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气、氧气、水都是化合物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第2课时导学案(解析版)
【学习目标】
1·认识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水;
2·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
3·理解化合反应的含义;了解什么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体会水的三态变化对生命体的重要意义,初步建立节水观念。
【前置作业】
1、水电解气体检验:正极:用带火星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用燃着木条,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3、结论:(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且它们的体积比是2:1。
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分解反应)
化学变化的本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5、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物质的反应。特点:一变多;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学习了水电解会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氢气能燃烧,那么氢气燃烧能生成什么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1:水的合成
一、氢气燃烧
(一)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完成学案。)
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液化;
(二)氢气的燃烧
1、仔细观看视频,了解氢气如何检验纯度。
(1)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朝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2)如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如听到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2、仔细观看氢气燃烧视频,组内讨论完成下列学案。
(1)步骤:①检验纯度(气体不纯净点燃时,易发生爆炸);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且凉的烧杯;③用手接触烧杯。
(2)现象: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烧杯发烫。
(3)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水。
(4)结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即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跟踪练习1】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关于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答案】D
【解打】A、氢气、氧气和水分别由氢分子、氧分子和水分子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气和氧气燃烧是化学变化,故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该选项说法正确;
D、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2·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产生的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答案】D
【解析】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氧气与负极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故错误。
故选D。
☆知识2:化合反应与物质性质
一:化合反应(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学案。)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特点:“多变一”;A+B+…→AB。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学案。)
1、物理性质
(1)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举例:①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②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
(1)定义: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举例:可燃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等。
【对比归纳】请同学们组内讨论,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的区别?完成下列学案。
1、理解上的区别: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而变化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2、叙述上的区别: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往往有“可、易、能、会”等字,如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和酒精能燃烧(是化学性质)。
【跟踪练习2】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酸→二氧化碳+水
B.铁 + 氧气→四氧化三铁
C.氧化汞汞 + 氧气
D.石蜡 + 氧气→水 +二氧化碳
【答案】B
【解答】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的化学反应,故选B。
2·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熔沸点 B.溶解性 C.可燃性 D.导热性
【答案】C
【解答】A、熔沸点,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B、溶解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C、可燃性,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D、导热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C。
三、课堂小结
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
四、课堂检测(独立完成,你一定行!)
1、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状态 C.熔点 D.氧化性
【答案】D
【解答】A、颜色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状态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熔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
D、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
2、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把糖和水混合得到糖水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D、3体积水和7体积酒精混合成70%的消毒酒精
【答案】B
【解析】化合反应首先是化学变化,A、C、D都是物理变化,故选B。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水制冰 B.用粮食酿酒 C.用干冰降雨 D.用木材制桌椅
【答案】B
【解答】A、用水制冰都是水分子,不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粮食酿酒是利用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用干冰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木材制桌椅不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气、氧气、水都是化合物
【答案】D
【解析】此题要求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去分析宇宙飞船发动机内发生的化学变化的过程。氢气和氧气混合并点燃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其微观过程是氢分子、氧分子裂解为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在此变化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而原子种类、原子数目等都没有发生改变。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第2课时课后测评(原卷版)
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密度 C.可燃性 D.沸点
2·已知水由水分子构成,而水分子又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水分子 B.氢原子 C.氧原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
3·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把糖和水混合得到糖水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D、3体积水和7体积酒精混合成70%的消毒酒精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分子是由氢单质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C.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黄金压成金箔 B.汽油作燃料
C.铜作导线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6·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铝+氧气氧化铝 B.氮气+氢气氨气
C.水氢气+氧气 D.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7·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氢气用作燃料 B.用灼烧法区别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C.金刚石切割玻璃 D.氧气用于炼钢
8·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产生的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9·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    色火焰,该反应的表达式是   。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 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检验其   。
10·下列是关于水的一些描述:①常温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②在101kPa下,水在100℃沸腾;③4℃时水的密度为1g/cm3;④水蒸发时能吸收大量的热;⑤在一定条件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⑥水能溶解食盐、糖等多种物质;⑦少量水泼到炽热的炭火上会生成可燃性的气体。
上述语句中,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描述水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11、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决定于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什么。即有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__________,有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___________。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因为分子可以分解,而原子不能再分,所以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
12、将钠从煤油的底部取出,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可看到钠在水面迅速移动,嘶嘶作响,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并渐渐缩小,直至消失。据此判断:
(1)钠的物理性质有:
硬度: 密度: 。 。
熔点: 颜色: 。
(2)化学性质有:
该金属能够与 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 反应(放热或吸热)。
1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分析归纳:
(1)酒精的物理性质: ;
(2)酒精的化学性质______;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______;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 ;
(5)酒精具有的用途 。
14·请简述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
(1)纯净水和食盐水 ;
(2)食盐和纯碱 ;
(3)食用醋和酱油 ;
(4)铝线和铜线 。
15·下列是水的电解实验中,对得到气体检验的操作。
(1)操作中,盛有氧气的试管口向上,盛有氢气的试管口向下,其中主要原因是      。

(2)检验氢气时,如果发生      声,表明氢气不纯净,声音      ,表示氢气较纯净,混有空气的氢气,点燃容易发生      ,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      。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第2课时课后测评(解析版)
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密度 C.可燃性 D.沸点
【答案】C
【解答】A、颜色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
B、密度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
C、可燃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正确;
D、沸点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
故选C。
2·已知水由水分子构成,而水分子又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水分子 B.氢原子 C.氧原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
【答案】A
3·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把糖和水混合得到糖水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D、3体积水和7体积酒精混合成70%的消毒酒精
【答案】B
【解析】化合反应首先是化学变化,A、C、D都是物理变化,故选B。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分子是由氢单质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C.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查水的组成基本知识。对于水的组成,从宏观角度讲,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讲,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5·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黄金压成金箔 B.汽油作燃料
C.铜作导线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答案】B
【解答】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
A、黄金压成金箔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将其变成薄片,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A错;
B、汽油作燃料是利用汽油的可燃性,汽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汽油作燃料利用了汽油的化学性质,故B正确;
C、铜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错;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是利用石墨的硬度小,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6·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铝+氧气氧化铝 B.氮气+氢气氨气
C.水氢气+氧气 D.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答案】D
【解析】A、两种物质铝和氧气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氧化铝,属于“多变一”的化合反应,故A错误;
B、两种物质氮气和氢气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水,属于“多变一”的化合反应,故B错误;
C、一种物质水反应后生成两种物质氧气和氢气,属于“一变多”的分解反应,故C错误;
D、两种物质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两种物质二氧化碳和水,既不是“多变一”的分解也不是“一变多”的化合,故D正确;
故选D。
7·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氢气用作燃料 B.用灼烧法区别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C.金刚石切割玻璃 D.氧气用于炼钢
【答案】C
【解答】A、氢气用作燃料是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灼烧法区分棉纤维与羊毛纤维,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8·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产生的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答案】D
【解析】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氧气与负极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故错误。
故选D。
9·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    色火焰,该反应的表达式是   。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 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检验其   。
【答案】淡蓝;氢气+氧气水;纯度。
【解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氢气+氧气水。
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 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检验其纯度。
10·下列是关于水的一些描述:①常温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②在101kPa下,水在100℃沸腾;③4℃时水的密度为1g/cm3;④水蒸发时能吸收大量的热;⑤在一定条件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⑥水能溶解食盐、糖等多种物质;⑦少量水泼到炽热的炭火上会生成可燃性的气体。
上述语句中,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描述水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答案】①②③④⑥;⑤⑦。
11、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决定于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什么。即有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__________,有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___________。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因为分子可以分解,而原子不能再分,所以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子 原子 原子
12、将钠从煤油的底部取出,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可看到钠在水面迅速移动,嘶嘶作响,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并渐渐缩小,直至消失。据此判断:
(1)钠的物理性质有:
硬度: 密度: 。 。
熔点: 颜色: 。
(2)化学性质有:
该金属能够与 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 反应(放热或吸热)。
【答案】(1)较小;比煤油大,比水小;较低;银白色。
水;放热。
1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分析归纳:
(1)酒精的物理性质: ;
(2)酒精的化学性质______;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______;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 ;
(5)酒精具有的用途 。
【解答】(1)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水溶性、溶解能力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填: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
(2)酒精容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填:易燃烧。
(3)酒精汽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汽化。
(4)酒精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填: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故填: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
14·请简述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
(1)纯净水和食盐水 ;
(2)食盐和纯碱 ;
(3)食用醋和酱油 ;
(4)铝线和铜线 。
15·下列是水的电解实验中,对得到气体检验的操作。
(1)操作中,盛有氧气的试管口向上,盛有氢气的试管口向下,其中主要原因是      。

(2)检验氢气时,如果发生      声,表明氢气不纯净,声音      ,表示氢气较纯净,混有空气的氢气,点燃容易发生      ,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      。
【答案】(1)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2)爆鸣;声音小;爆炸;纯度;
【解析】(1)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在检验氧气时,盛有氧气的试管口向上;由于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在检验氢气的纯度时,盛有氢气的试管口向下;故填: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2)检验氢气时,如果发生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净,声音很小,表示氢气较纯净;混有空气的氢气,点燃容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故填:爆鸣;声音小;爆炸;纯度;
课件23张PPT。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第2课时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导入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最小的气体;
3、难溶于水;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一、水的合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什么?猜想: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注意: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冷干烧杯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氢气的燃烧氢气具有可燃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不纯净的氢气燃烧则可能发生爆炸。故在点燃氢气时,一定要验纯一、水的合成新知讲解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检验氢气的纯度(1)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2)管口朝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
如听到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氢气的燃烧一、水的合成新知讲解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氢气的燃烧一、水的合成新知讲解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氢气的燃烧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
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
出大量的热,罩在火焰上方
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氢气+氧气水点燃(H2)(O2)(H2O)表达式:结论:燃烧生成了水,证明水含有氢元素、氧元素冷干烧杯一、水的合成新知讲解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氢气的用途 高能清洁燃料(可用火箭、宇宙飞船的燃料)
原因:
a、热值高。
b、燃烧后的产物为水,不污染环境。
c、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可以水为原料来制取。填充气球一、水的合成新知讲解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一、水的合成 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氢分子和氧分子是怎样变成水分子的?新知讲解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一、水的合成水的微观解释新知讲解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跟踪练习11·关于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2·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产生的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DD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二、化合反应H2+O2 H2O点燃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AB 特点:“多变一”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二、 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1)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2)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2.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可燃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等。新知讲解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思考: 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的区别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而变化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字,
如 酒精燃烧和酒精能燃烧1、理解上的区别:2、叙述上的区别:新知讲解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乙醇做燃料二氧化碳可以灭火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跟踪练习21·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酸→二氧化碳+水
B.铁 + 氧气→四氧化三铁
C.氧化汞 汞 + 氧气
D.石蜡 + 氧气→水 +二氧化碳
2·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熔沸点 B.溶解性
C.可燃性 D.导热性BC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课堂小结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板书设计1.水的合成
2.化合反应:
3.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A+B+…→AB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课堂检测1、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状态
C.熔点 D.氧化性
2、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把糖和水混合得到糖水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D、3体积水和7体积酒精混合成70%的消毒酒精
DB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课堂检测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水制冰 B.用粮食酿酒 C.用干冰降雨 D.用木材制桌椅
4、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气、氧气、水都是化合物DB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作业布置1、收集除氢能源外的新能源材料,增长知识视野。
2、完成课后测评!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全国最大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